[新聞] 改變英格蘭足球面貌的荷蘭雙煞

作者: zkow (逍遙山水憶秋年)   2017-10-28 23:59:14
穆倫及蒂森:改變英格蘭足球面貌的荷蘭雙煞
荷蘭人阿諾爾德-穆倫(Arnold Mühren)及弗朗斯-蒂森(Frans Thijssen)在上世紀80
年代給球迷帶來了截然不同的東西,這是他們前所未見的。伊普斯維奇決定圍繞著他們構
建球隊,鑒於他們優秀的個人技術,英格蘭足球變得更好。
“與荷蘭相比,英格蘭有更多的長傳。許多國家的足球都是在中場拉鋸及倒腳,踢推進式
的足球,但英格蘭這種直接的踢法更有趣味。球迷認為踢英格蘭風格的足球或許無異於自
殺,但如果英格蘭想再次奪得世界盃,他們應該要忽略球迷的看法及他們的存在,而不要
順應他們的意見。”
這個說法在當今言猶在耳,出自荷蘭前國腳穆倫,他在1979年踢完國家隊的比賽歸來後,
在伊普斯維奇向當地的傳媒所說。他與同胞蒂森在一個關鍵時刻登陸英格蘭。要知道,20
世紀70年代的英格蘭聯賽是本土球員的天下,外援在許多年後才持續地發揮影響力。英格
蘭隊未能出線進入1974年及1978年世界盃,然而俱樂部在歐洲賽場上的成績不錯,但利物
浦等成功的球隊得到的認可是基於他們的意志及努力,而不是流暢、快節奏、協調的歐陸
風格,對他們來說也許有些不公。
這也是一個足球流氓橫行無忌的躁動時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伊普斯維奇主帥博比-羅
布森在1978年8月以15萬英鎊的價格簽下穆倫,他是俱樂部的第一位外援,又是英格蘭第
一位荷蘭籍的全職足球員。 1979年2月,他的前特溫特隊友蒂森迅速追隨而來。蒂森的技
術極其出眾,擅長盤球過人。
兩人不僅轉變了伊普斯維奇的踢法,還是外援,特別是荷蘭球員到英格蘭效力的先驅。除
了擔當領路人的角色,兩人還以組織核心的身份讓人重新認識英格蘭足球。
在尋覓外援方面,1978年夏季是一個重要的轉捩點。南安普頓主帥勞裡-麥克梅尼米簽下
了南斯拉夫邊後衛伊萬-戈拉茨;裡基-比利亞及奧塞-阿迪萊斯加盟凱斯-伯克金肖執教的
熱刺;伯明罕則簽下了阿根廷邊後衛阿爾貝托-塔蘭蒂尼(雖然只上陣了23次);謝菲爾
德聯也引進了一位阿根廷球員,主帥哈裡-哈斯拉姆把亞曆克斯-薩維利亞收歸帳下。
可以預料的是,比利亞及阿迪萊斯的到來最轟動,但單純就對球隊定位及風格轉變的影響
力而言,穆倫及蒂森轉會到伊普斯維奇造成了更深遠的影響,是一個不難得出的結論。
當羅布森引入組織核心穆倫時,他知道穆倫需要踢幾場比賽才能融入到球隊裡,亦知道球
隊需要經過重建才能變得更加強大。 “以前,我們迅速長傳給前鋒的踢法取得過成功。
”他說道:“穆倫需要大約五場比賽的磨合,但在完成了這個過程之後,你會清楚看到我
們的變化。”
僅在幾個月之前,伊普斯維奇在決賽以1-0擊敗了奪冠熱門阿森納,憑藉羅傑-奧斯博爾內
的進球捧起了足總杯,但博比-羅布森沒有被激情所礙。他意識到需要把伊普斯維奇提高
到另一個層次,簽下穆倫及蒂森令他有機會改善後衛及中場之間的組織。
奧斯博爾內一直都是伊普斯維奇的重要球員,除了打進足總杯決賽的制勝球,這位在薩克
福出生的球員還在一年前十分成功地盯防住了約翰-克魯伊夫,協助伊普斯維奇在波特曼
路球場以3-0擊敗裡努斯-蜜雪兒斯執掌的巴賽隆納。
球隊在1979年1月還有另一項人事變動——布萊恩-塔爾波特轉投阿森納,使邊後衛喬治-
伯利及米克-米爾斯、門將保羅-庫珀、中場軸心約翰-瓦克、射手保羅-馬里納等球員成為
羅布森下一階段改革的重要部分。
深得羅布森信任的副手西瑞爾-萊亞向球迷表示,穆倫是“一位傳球犀利、視野極佳的球
員”。縱使英格蘭足球比起荷蘭足球快得多到無可估算,而且長傳及快傳的比例更高,但
穆倫擁有充裕的戰術意識,可以在對手持球的情況下,及早掐斷他們的傳球路線。
穆倫的轉會是羅布森在“伊普斯維奇最艱巨的交易之一”。志在必得的羅布森為了確保交
易得以完成,專程前往穆倫在荷蘭的住所,說服他簽約。穆倫同意飛往伊普斯維奇進行談
判。當飛機飛越訓練場上空的時候,羅布森讓他的球員向飛機揮手。
雖然受到熱烈的歡迎,穆倫卻決定不與伊普斯維奇簽約。一向紳士的羅布森仍然以禮相待
,並彬彬有禮地表示如果穆倫改變主意,可以立即通知他。在返回福倫丹的老家途中,穆
倫果然改變了主意。他在後來提到自己不想錯過投效羅布森的機會,因為他感受到羅布森
的熱烈歡迎,而且羅布森理所當然地讓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幾個月後,羅布森詢問穆倫能否推薦其他荷蘭球員,蒂森的名字就在這個時候出現。穆倫
擅用左腳,能夠隨心所欲地輸送傳球到四周,而蒂森則擅長盤球突進及奔襲,往往都出現
在中場右路之上。蒂森是羅布森在伊普斯威奇最昂貴的收購,以20萬英鎊的價格成交,他
在1973年及1974年效力特溫特,于歐洲優勝者杯對陣伊普斯維奇時,首次吸引了羅布森的
注意。
足球文化的不同立即就對穆赫倫產生明顯的衝擊。在首秀對利物浦的比賽之前,他找理療
師湯米-伊格萊斯頓接受按摩。 “他告訴我,要在比賽初段做三至四次的急跑。”穆倫回
憶道,“而其他球員並不需要做這樣的熱身。”
不僅是比賽的準備讓穆倫感到意外,他在後來又敘述自己在伊普斯維奇效力初期,發現帶
球過人及把球帶到角球旗的位置,就能夠得到球迷的熱切歡呼。他對此感到嘖嘖稱奇。他
的首秀是8月主場對利物浦的比賽,伊普斯威奇以0-3的比分完敗。
對於他及公眾來說,他的歐陸風格踢法是怎樣融合到一支倚靠中後衛長傳給射手馬里納的
球隊,是一個沒有清晰答案的問題。在他的首場比賽裡,與穆倫對位的是利物浦中場特裡
-麥克德莫特。比賽結束後,麥克德莫特問他對於這個聯賽有什麼體會,穆倫對這個問題
顯得措手不及。
在指出他沒有拿得到許多控球之後,麥克德莫特說道:“小子,歡迎來到英格蘭。”穆倫
注意到,“他們兩人都碰不到球,因為皮球都在我們在頭頂上飛”。困惑的穆倫在事後向
羅布森表示,如果俱樂部想要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效用,他必須要能夠用腳拿到球權。他
接著又說,如果球隊要繼續直傳的踢法,他出任邊路球員會更好。
對於這支新近重建的球隊,幕後指揮的羅布森及萊亞開始落實他們對其定位的想法,關鍵
是他們尋求球隊能夠掌握更流暢的歐陸踢球風格。羅布森認為這對球隊應付國內及國外賽
事是十分重要。
伊普斯維奇在那個賽季的第四場比賽,是在主場波特曼路球場迎戰戴夫-塞克斯頓執教的
曼聯。除了羅布森想提高球隊踢球的流動性,事實上他亦認為直傳為主的踢法無助于戰勝
擁有高大、強壯、勇猛中後衛的對手,而曼聯就是這樣的對手——他們在中後衛的位置上
有大個子戈登-麥卡奎因坐陣。
羅布森指導球隊傳地面球,鼓勵他們作出更多的傳控,以求最大限度利用穆倫的卓越才能
。這使伊普斯維奇錄得一場3-0的勝利,穆倫的屬性發揮了明顯的作用。他的傳球顯得泰
然自若,並且能夠利用空間把球挑傳到禁區。這位荷蘭球員與克萊夫-伍茲有良好的串聯
,馬里納的梅開二度與塔爾波特的一個進球,讓球迷看到了一支與數天前被利物浦擊敗的
那支球隊截然不同的伊普斯維奇。
穆倫在其後說道:“在老東家特溫特,我的場均觸球有大約60次。在那個星期對利物浦的
比賽裡,我的觸球不足30次,在今天對曼聯的比賽有接近40次。我需要控球。”雖然賽果
令人鼓舞,但風格及人事上的變動沒有在每場比賽上發揮效用,伊普斯維奇的主場戰績不
穩便是明證。
在1978年11月主場被西布朗以1-0擊敗後,伊普斯維奇在英甲22支球隊裡位列第18位。羅
布森在賽後接受採訪的時候表達了明顯的不滿。 “每次我們輸球之後,董事會就來找我
,要把合同續一年。”他以戲謔的口吻說道,“我知道我在這個情況下不會下課,但我相
信主帥的價值只能用他在任何時間下對一群球員的影響來估算。在這一刻,我沒有任何效
用。”自1969年開始執掌伊普斯威奇的羅布森公開質疑他自己是否具備改變足球理念的智
慧。
羅布森再次選擇了荷蘭人,以填補塔爾波特留下的空缺,他落實了從特溫特簽下蒂森的轉
會,這對伊普斯維奇足球的發展而言有重大的意義。在作客德比郡的比賽裡,羅布森立即
冒險派上比賽狀態欠佳的蒂森上陣,他對於球隊作客棒球場取勝感到高興,特別是蒂森在
控球時表現出來的沉著冷靜——他傳出了幾個有力的直塞球,又在很大程度上能夠像塔爾
波特一樣,佔據在突前的位置上。
蒂森的第一個進球出現在4月中對陣諾維奇的比賽裡,穆倫在當中作出了貢獻。這不足為
奇。隨著這兩位“魔術師”的助陣,羅布森開始覺得支付合共35萬英鎊得到兩位荷蘭中場
大師絕對是物超所值,這個價格在當時還不足以收購一位出色的球員。
1979年3月一場周中的比賽格外困難,特別能夠考驗穆倫能否適應不利的氣候條件。在這
個傾盆大雨的晚上,伊普斯維奇與戈登-米爾內領軍的考文垂踢成1-1,取得1分,任何球
迷及主帥對穆倫在泥濘場地上的表現存有的疑慮都煙消雲散。在比賽的第36分鐘,穆倫接
應伍茲的傳球後,傳球到禁區內,皮球打中考文垂後衛吉姆-哈根,然後洞穿“天藍部隊
”門將萊斯-希利把守的球門。
雖然喬治-伯利為了確保萬無一失而補了一腳,但羅布森顯然透過引入新援而得到他想要
的進球及創造力。此外,穆倫還在比賽的某個時刻用胸部接應伯利的傳球,然後一氣呵成
地輕易突破安迪-布雷爾的盯防,博得了波特曼路球場人群的滿堂喝采。
幾天後,伊普斯維奇球迷見證球隊以2-0擊敗阿森納,這次輪到蒂森的表演,他在球隊處
於劣勢的情況下進球,踢出了強有力的表現,在比賽裡的多次關鍵對抗占得上風。諷刺的
是,蒂森在這場比賽的光芒徹底蓋過與他對位、新近離隊倒戈、深受球迷喜愛的塔爾波特
。伊普斯維奇的勇態未見頹勢:穆赫倫在4月初於聖安德魯斯球場的一個18碼墊射,攻破
了伯明罕門將尼爾-弗裡曼的十指關。那場比賽,伯明罕個伊普斯維奇踢成1-1 。
從12月中延續到2月的不敗戰績,加上強勁的季末表現,使伊普斯維奇的最終排名攀升到
第6位,鑒於比起他們在一年前的1978年奪得足總杯時高出12位,這是一個不差的成績。
穆倫在這個賽季于左中場的位置上取得8個聯賽進球及兩個足總杯進球,奪得俱樂部的年
度最佳球員獎。荷蘭足球的到來令英格蘭公眾愛上了它。
1979年末,兩位荷蘭球員對伊普斯維奇球迷的影響力在當地報紙《晚星報》舉辦的一次投
票裡可見一斑。球迷在這次投票裡要選出伊普斯維奇在70年代的最佳陣容,儘管蒂森及穆
倫都在相對較近的時候從荷蘭來投,但兩人的得票遙遙領先。考慮到伊普斯維奇在70年代
的最後七年裡,只有奪得足總杯那一年不在聯賽前六名之內,這可以解釋到球迷迅速喜愛
穆赫倫及泰森的原因。
不僅是在薩福克,足球評論家也越來越頻密地向聽眾提及這支令人興奮的伊普斯維奇隊中
,兩位荷蘭球員造成的衝擊,許多人都相信他們仍未達巔峰。外援成為其他俱樂部必有的
特徵,教練開始考慮引入外國的人才來試驗新陣,改變了無新意的4-4-2陣式。西布朗也
簽下兩位荷蘭球員,分別是馬丁-約爾及羅密歐-宗德文,伯明罕亦依樣葫蘆簽下圖瓦納-
范米爾洛及布德-布羅肯,沃特福德及考文垂則分別簽下讓-洛曼及路德-凱澤爾。
就像伊普斯維奇,熱刺已經有比利亞及阿迪萊斯,但這家北倫敦俱樂部的陣中有更燦爛的
球星,尤其是葛籣-霍德爾及蘇格蘭球員史蒂夫-阿奇巴爾德,他們後來都在巴賽隆納取得
成功。於是,特別是對伊普斯維奇而言,穆倫及蒂森的引入打開了一個令人振奮的市場,
亦推高了球迷的期待。他們暢想能夠在這裡看到阿賈克斯及荷蘭國家隊別具風格的踢法,
後者在1974年及1978年世界盃奪得亞軍。
羅布森樂於滔滔不絕地提到這支以嶄新面貌示人的球隊所展示出的優雅、動感的踢法,他
向傳媒表示,伊普斯維奇如今可以經常連續踢出16至17次不間斷的傳球。
穆倫及蒂森的成功之道還在於他們能夠在足壇上名留青史。穆倫在家鄉俱樂部福倫丹踢了
一個賽,然後在1971年轉投阿賈克斯。他在阿賈克斯的新隊友包括克魯伊夫、約翰尼-雷
普、約翰-內斯肯斯及他的哥哥、擅長攻門得分的中場蓋裡-穆倫。這支阿賈克斯在70年代
初期連續奪得三屆歐洲冠軍杯,雄霸歐洲。
在穆倫效力阿賈克斯的第二個賽季,他協助球隊成為第二支同年奪得荷甲、荷蘭杯及歐冠
的球隊,不久後又奪得世俱杯。雖然不是經常的主力球員,但他在1973-74年賽季的一個
亮點是在主場以2-1擊敗勁敵費耶諾德的比賽裡打進制勝球。阿賈克斯的半場時落後0-1,
他的哥哥打進關鍵的扳平球,他則實現了反超。
為了覓得更多的首發上陣機會,穆倫在1974年轉投特溫特,他在阿賈克斯留下了上陣62次
打進16球的紀錄。在特溫特效力的四年時間裡,他上陣超過100次,打進39球。翼鋒蒂森
是他在特溫特的其中一位隊友,他在一年前為NEC奈梅亨上陣超過80次後轉投特溫特。
蒂森在奈梅亨的大部分比賽都出任右翼鋒,有時會移至中路。他的進球效率不差,在特溫
特上陣167次打進47球。兩人在1975年的歐洲聯盟杯決賽代表特溫特上陣,總比分以1-5不
敵門興格拉德巴赫,他們在此前的半決賽淘汰了尤文圖斯。兩年後,他們發揮了關鍵的作
用,協助球隊奪得荷蘭杯。
曾經在內斯肯斯及克魯伊夫身邊踢球的穆倫來到薩福克後,毫不意外地同樣會有試圖控制
比賽的想法。 “我們通過逐個球員推進,等待切入的時機。”他說道,“這就是踢球的
方式,球是用腦袋,而不是用雙腳去踢。”他說得很簡單,但這是不爭的事實。每次控球
的時候,穆倫完全知道他想要怎樣踢。
穆倫及蒂森都認為,如果皮球自然而然地置於一位球員的控制下,只需要一次觸球,就可
以就球轉移到另一個地方。如果拿球的球員要停下來衡量他的選擇,就意味著傳球給下一
位球員的時間變得太遲,從而影響隊友在接下來的行動。 “英格蘭球員要到拿球時才開
始動腦子。”穆倫說,“你必須要在合適的時機傳球。在荷蘭,我們不會去想第一位持球
的球員,而是想到第三位將要持球跑動的球員。如果我拿到皮球,那麼第三位球員就要立
即跑動,因為他知道我一旦傳球給第二位球員,第二位球員就會馬上傳球給他。如果我有
所延誤,他也要相應地推遲他的跑動,到時候時機就已經消逝了。我們追求的,就是那個
特殊時刻傳出特殊的一球。”
在這些藝術家的妙筆之下,伊普斯維奇繼續有出色的表現。他們在1979-80賽季名列第三
位,並晉身足總杯四分之一決賽。值得特別一提的是,他們在1979年10月的歐洲聯盟杯比
賽以7-0大勝斯凱德,穆倫那場比賽梅開二度,蒂森也取得進球。在同月稍後時間,穆倫
在主場接應阿倫-布拉齊爾的傳中,淩空撞射攻破熱刺的球門,讓伊普斯維奇取得1-0的領
先優勢,他們最終以3- 1獲勝。在那個賽季的節禮日,他又在伊普斯維奇峰迴路轉地3-3
戰平勁敵諾維奇的比賽裡進球,另外在元旦以4-0擊敗西布朗的比賽裡亦有進帳。
伊普斯維奇繼續以摧枯拉朽的進攻令足球專家大為吃驚,特別是1980年3月在波特曼路球
場以6-0大勝曼聯最值得令人稱許。除了蒂森取得進球,他與穆倫還製造出許多得分機會
。難以置信的是,曼聯門將加里-拜利在這場比賽撲下了三個點球,包括蒂森操刀的一個
。伊普斯維奇在這場比賽大開殺戒,並把不敗紀錄延長至連續16場,平了俱樂部的紀錄。
大衛-米勒在《每日快報》報導這場比賽時提到,伊普斯維奇在那時延續了三個月的復蘇
要歸功於“身材瘦削而結實的荷蘭雙煞從容、精湛的運球技巧”。由於曼聯中場雷-威爾
金斯缺陣,兩人駕馭了比賽,他們的進攻效率從蒂森的進球可見一斑:他沒有錯過麥克奎
恩犯錯的機會,打進了伊普斯維奇的第五球。
伊普斯維奇的不敗戰績從12月初開始直至賽季的最後一周比賽,延續了23場,最後排在第
三位。專家評論他們的踢法與其他競爭對手比較是另闢蹊徑,他們展示出來的成功傳控踢
法令人驚訝。羅布森鼓勵球員把球交給蒂森,即使蒂森受到緊密的盯防,他仍然確信他的
技術可以擺脫對手。
在荷蘭雙煞共鳴的熣燦效果之下,羅布森在1980-81賽季開始之前大膽地向傳媒表示,他
相信俱樂部接近擁有史上最強的球隊。 “比阿爾夫-拉姆塞爵士奪得英甲冠軍的那支球隊
更棒。”他說道,“也比1975年及1977年的球隊更佳。要記得,我們在1975年幾乎打入足
總杯決賽,並差一些就能奪得聯賽冠軍。在1977年,我們在耶誕節以兩分的優勢排在榜首
,本應可以奪得聯賽冠軍。對於足球比賽,我們志在必得,如果是比賽以外的事情,我們
就沒有那麼高效。”
到1980-81賽季開始的時候,即使是偉大的克魯伊夫也意識到穆倫及蒂森對英國足球的影
響。克魯伊夫稱蒂森的拿球能力結合穆倫的傳球和覆蓋範圍,令他們二人可以說是“歐洲
最強大的中場組合”。
羅布森在季前告訴他們,如果蘇格蘭中場核心約翰-瓦克在比賽裡向前推動,他希望他們
後撤以防範反擊。瓦克在四人中場當中是位置最靠後的一位,穆倫、蒂森及埃裡克-蓋茨
則在較前出的位置上,瓦克的角色是要打斷對手的節奏,但他在進攻的時候非常進取,並
能夠頻繁地取得進球。他在這個賽季的歐洲聯盟杯打進了14球,平了賽事紀錄,伊普斯維
奇最後在決賽以總比分5-4擊敗阿爾克瑪律奪冠。瓦克在這個賽季打進36球,獲選為英格
蘭年度最佳球員。
羅布森視他的每一位球員在進攻及防守上都擔當著重要的角色,他特別寄望邊後衛伯利及
米爾斯飾演重要的進攻角色,希望他們能夠偶爾推進到蒂森及穆倫的前方,拉開寬度。穆
倫意識到其他進攻球員的角色。在布拉齊爾及馬里納領銜鋒線的情況下,他的工作是把吸
引對手的防守球員,然後向射手喂球,讓他們可以靠近門將給出致命一擊。他告訴這些隊
友,當他拿球的時候,他們應該向自己的方向移動,然後馬上轉身向對方門將的方向跑。
在1980年10月卡羅路球場舉行的聯賽杯第三輪重賽,蒂森與穆倫的雙劍合壁令人心曠神怡
。蒂森連過五人後把球塞給穆倫,後者的射門打中橫楣彈入球門,伊普斯維奇得以領先。
在翌月的歐洲足協杯第三輪面對淘汰了曼聯的波蘭球隊維德祖羅茲,伊普斯維奇氣勢磅礡
地以5-0取勝,穆倫得以展示他的其他能力。他揮腿重擊踢了一個傳中給馬里納,馬里納
魚躍頂球破網。
他們在比賽裡信賴彼此,最明顯的例子莫過於在1981年1月的足總杯第三輪主場對陣這個
賽季的冠軍阿斯頓維拉。伊普斯維奇全力進攻,羅布森的球隊取得1-0的領先,球隊踢得
最精彩的時候都不乏兩位荷蘭球員的身影。第14分鐘,穆倫與蒂森的一次配合讓後者得以
反守為攻。蒂森巧妙地擺脫了盯防的對手,並迂回地跑了一段距離後傳球給穆倫。穆倫用
左腳傳球給右方的瓦克,後者立即把球卸給布拉齊爾,接著布拉齊爾傳球給馬里納,並由
馬里納破門。
在當中有關鍵作用的是泰森出眾的控球能力策動了這次攻勢,再結合穆倫優秀的傳球打開
了缺口,接著瓦克及布拉齊爾精彩的處理說明了其他球員也成為了伊普斯威奇不可或缺的
部分,荷蘭巫師的踢法也離不開他們的配合。
羅布森在球隊在這個賽季的頭15場比賽保持不敗,到3月中旬,伊普斯維奇是聯賽冠軍的
有力爭奪者,他們在32比賽裡輸了兩場。不過,他們的狀態從1-2不敵曼聯開始轉差,阿
斯頓維拉趁虛而入奪得冠軍,他們的最後積分比伊普斯維奇多4分。伊普斯維奇在翌季亦
以同樣的積分差距屈居於冠軍利物浦之後。
要應付歐洲聯盟杯、聯賽及足總杯三條戰線,對於陣容規模相對較小的伊普斯威奇來說,
形成了不小的壓力,亦釀成了後來的傷病。伯利從1月開始休戰,凱文-比蒂在足總杯半決
賽以0-1不敵曼城的比賽裡受傷。羅布森的球隊要應付三項不同的比賽,他們合共有24場
杯賽比賽,值得注意的是,維拉只踢了4場杯賽。
在歐洲賽場上,坐擁蜜雪兒-普拉蒂尼及約翰尼-雷普的聖埃蒂安人才雲集,他們在歐洲聯
盟杯四分之一決賽靜候伊普斯維奇。表現出現的伊普斯維奇在首回合作客以4-1擊敗了對
手,《每日快報》的喬-梅林形容比賽是“歐洲前所未見地令人震驚的表演”,他們在
40000名主場球迷的面前逆轉了0-1落後的局面。
在下半場比賽剛剛開始後,穆倫的25碼妙射非常精准和致命,主隊門將讓-卡斯塔涅塔無
力挽救,伊普斯維奇反超比分。羅布森稱這是“極好、幾乎是無懈可擊的表現”,又指他
的球隊“擊潰了一支很棒的球隊,是球隊在近10年來在歐洲取得的其中一次最美妙的勝利
。”
他們的中場三叉戟穆倫、蒂森及瓦克硬撼聖埃蒂安的讓-弗朗索瓦-拉裡奧斯、普拉蒂尼及
熱拉爾-讓維翁,他們技勝一籌。穆倫對於球隊打進扳平一球有不小貢獻,他與蓋茨做了
一個撞牆配合,然後傳中給遠柱的馬里納,馬里納用頭錘破網。這是聖埃蒂安在那個賽季
于這項比賽的首個失球。
下一場比賽是在足總杯四分之一決賽面對諾丁漢森林,比賽在城市球場舉行。穆倫及蒂森
都取得進球,比賽很精彩,踢成3-3平手,,穆倫在三天后的重賽淩空抽射打進制勝球,
伊普斯維奇在1980-81賽季首次晉身足總杯半決賽,他的重要性不可忽視。
接著,在歐洲聯盟杯四分之一決賽的次回合迎戰聖埃蒂安,伊普斯維奇面臨的壓力較小,
因為他們在首回合取得3-1領先優勢。他們再以3-1拿下了比賽。在這場比賽裡,蒂森的搶
斷做得很好,操控了中場,又能夠把任意球踢到恰當的進攻空隙上。史蒂夫-庫裡在《每
日快報》上豪言“蒂森肯定比英格蘭的其他外援更勝一籌,包括來自阿根廷的阿迪萊斯。

雖然伊普斯維奇在歐洲聯盟杯半決賽的戲劇意味沒有那麼濃重,但他們不乏展示優越能力
的機會,他們在主客場都以1-0擊敗裡努斯-蜜雪兒斯的科隆。
對於穆倫及蒂森而言,歐洲聯盟杯決賽對陣阿爾克瑪律的兩場比賽,讓他們可以進一步演
示他們對伊普斯維奇的塑造效果。外界都預期波特曼路球場上演的首回合比賽是一場中場
博奕之戰,認為蒂森、穆倫與阿爾克瑪律的揚-彼得斯、克利斯登-奈加特會有一番龍爭虎
鬥。然而,結果是伊普斯維奇的雙核壓制了對手,以3-0取得勝利。
阿爾克瑪律擁有彼得斯及約翰尼-梅特古德這種高水準的球員,因此這個成績不可謂不佳
。穆倫及蒂森施展他們的球技,把大部分的攻勢都控制在通過中場發動。伊普斯維奇在半
場結束時領先一球,到下半場的時候,比賽節奏很快就加快了。下半場開始不足一分鐘後
,蒂森接應瓦克的傳球後第一時間射門,皮球被門將埃迪-特雷伊特爾擋了出來,向蒂森
的方向飛回去,他幸不辱命把球頂過失衡的特雷伊特爾,使伊普斯維奇的領先優勢擴大至
兩球。馬里納打進了球隊的第三個,奠定了勝局,確立了他們大幅領先荷蘭人的局面。
這個賽季對蒂森來說至關重要。在阿姆斯特丹奧林匹克球場舉行的次回合,他在比賽第3
分鐘就打開紀錄。這個進球與穆倫及蒂森的其他進球一樣不僅是實力的表現。雖然蓋茨的
角球被梅特古德頂了出來,但蒂森趕到皮球的落點抽射,打穿了特雷伊特爾的把守。
兩支球隊你來我往地進球,阿爾克瑪律甚至發動了全面進攻,在後方只留下兩位球員。即
使阿爾克瑪律在這個晚上以4-2取勝,仍無法抵消伊普斯維奇在首回合的大勝,伊普斯維
奇以總比分5-4獲勝,奪得歐洲聯盟杯冠軍,這是羅布森執教伊普斯維奇的最佳成績。
在奪得他們第一個主要歐洲錦標的過程裡,羅布森的球隊淘汰了來自多個國家的六支球隊
。他們的球員囊括各個獎盃同樣也是史無前例。蒂森獲選英格蘭足球記者協會年度最佳球
員,是自伯特-特勞特曼以後首位獲得該獎的外援,他的隊友米爾斯及瓦克分別位列第二
及第三名。瓦克被評為英格蘭職業足球員協會年度最佳球員,蒂森及馬里納分別是第二及
第三名。
在這個前所未有的賽季裡,蒂森為俱樂部上陣52次打進6球,包括在歐洲聯盟杯決賽兩個
回合的兩球。穆倫則在這個賽季上陣65次打進了8球,證明了自己是球隊重要的一員。在
歐洲聯盟杯決賽之後,克魯伊夫再次不吝讚美之詞:“博比-羅布森的球隊可能是歐洲最
具觀賞性的傳控球隊,這主要是源自穆倫及蒂森的影響。”
羅布森在波特曼路球場執教13年以來只簽下了14位球員,穆倫及蒂森是當中的翹楚。這對
前特溫特隊友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把伊普斯維奇由一支體力化踢法的球隊轉變成一支以華
麗、速度及技術著稱的球隊。在巔峰的時候,他們可以當仁不讓說是所有英格蘭球隊當中
踢法最悅目的球隊。
羅布森的高瞻遠矚應記一功。除了把伊普斯維奇提升到另一個層面,他還率先打破了英格
蘭主帥墨守成規于4-4-2陣式的格局。羅布森把青訓系統培養出來的人才與通過性價比高
的收購得來的球員融為一體。在穆倫及蒂森到來之前,七八十年代來英格蘭投效的外援,
大多難以適應這裡的環境。蒂森後來解釋他適合在英格蘭踢球的原因時提道:“博比-羅
布森改變了踢球的風格,他叮囑後衛,要傳球給在中場的我及穆倫,這種風格非常適合球
隊。”
在1982年至1985年,穆倫在這三年效力曼聯,然後回到阿賈克斯踢了接近100場比賽。他
在曼聯的第一個賽季隨隊到訪過溫布利球場三次,先在聯賽杯決賽不敵利物浦,接著在兩
個回合的足總杯決賽擊敗了布萊頓。穆倫又協助曼聯闖進1985年足總杯決賽,並擊敗了埃
弗頓奪得冠軍,但穆倫並沒有在決賽上陣。在他離開之後,“紅魔”的球迷或許會想念他
的傳球和視野,直至保羅-斯科爾斯的出現,他們才能看到有人能夠具備相同的意識、視
野及完美的傳球。
在1988年歐洲杯決賽,瑪律科-范巴斯滕名揚四海的進球正是源自穆倫的傳中,裡努斯-蜜
雪兒斯率領的“橙衣軍團”成為歐洲王者。蒂森在1983年離開伊普斯維奇之後,不能再創
下像在羅布森麾下那樣的成功。他首先轉投溫哥華白帽,接著短暫效力布萊恩-克拉夫執
執的諾丁漢森林,隨後回到祖國輾轉效力福圖納錫塔德、格羅寧根及維特斯後掛靴。
英格蘭足球的黑暗歲月充斥足球流氓,球場災難頻發,英格蘭職業足球員協會主席戈登-
泰勒一反他在早前對外援的審慎態度,在闡述穆倫及蒂森是如何令英格蘭足球變得更好的
時候說道:“伊普斯維奇的阿諾爾德-穆倫、弗朗斯-蒂森及熱刺的裡基-比利亞都幫助英
格蘭足球度過1980年代的不景。足球突然成為焦點所在,政客爭相表示他們是球迷。這樣
的反轉出乎人們的意料,這在很大程度上是外援的影響而造成。”
顯著的是,穆倫及蒂森都認為他們的踢球理念幫助他們在英格蘭取得成功,他們把足球比
擬作棋藝博奕。穆倫相信球員要打破心態上的枷鎖,這比起辛勤跑動及純粹的竭力爭勝來
很更加重要。同樣是荷蘭球員的約翰尼-雷普在1981年聖埃蒂安不敵伊普斯維奇之後表示
,他認為羅布森的球隊“踢得非常聰明,他們是用腦袋踢球”。
這種取態及足球智慧在2017年的英超是理所當然,但80年代的英格蘭聯賽被視為不如其他
聯賽,特別是重視防守的意甲聯賽。羅布森開拓荷蘭的轉會市場對於改善英格蘭足球的水
準是一個重大的時刻。十年後,鄧尼斯-柏格坎普及路德-古利特的到來進一步勾起球迷及
主帥對歐洲大陸人才的興趣,亦提升了荷蘭球員在荷甲以外的名聲。就像穆倫後來所說,
他及蒂森是在英格蘭足球發展之際來投。他說道:“英格蘭不是想找鏟球犀利及制空能力
強的球員,因為90%的英格蘭球員都做得到。”
在穆倫及蒂森加盟伊普斯維奇的時候,剛好教練越來越受到在70年代打響名堂的阿賈克斯
影響,令人振奮、踢法開放的荷蘭國家隊亦打動了他們,因此英超球迷及主帥都響往創造
力。伊普斯維奇意識到他們要改變做法,他們的調整起了不菲的效果,取得重大的成功。
穆倫及蒂森充實到馬里納、蓋茨、布拉齊爾及瓦克等球星裡是一個成功的配方,羅布森的
放手一博,賺得盆滿缽滿。
https://bbs.hupu.com/20596292.html
作者: fqfqfqqq (要帥不帥的男人)   2017-10-29 00:02:00
好文推比利奇現在懸了會不會找德波爾呢X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