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 ABH557: 火箭該不會是泰坦火箭吧 05/27 17:21
就是泰坦火箭三號E,而且上層級火箭是半人馬(Centaur)火箭
https://i.imgur.com/sqglWjs.jpg
所以Voyager有一句房間台詞是對半人馬老師說的:
「謝謝你,在我離開地球時幫助了我。
也許是我的錯覺,但我覺得你一直都在注視著我。」
因為航海家一號在發射的第二階段太早關閉燃料推送(超過500公斤燃料沒燒掉)
導致上層部的半人馬火箭必須加大燃料推送彌補損失,要是提早燒光就完蛋了
幸好最後半人馬火箭在燃料耗盡前還是成功把一號推送到預定高度和速度
一號本來和二號一樣是要趁著四行星呈幾何排列(都在太陽同一側且角度較小)
時利用四行星的重力來加速,把四行星探索時間從30年大幅降低到12年
但是一號在探索到土星時管制室發現土衛六有大氣層
於是下令一號靠近土衛六深入探索,放棄了及時離開土星系統的機會
也終止了後面的天王星與海王星的探索任務
(NASA:這叫做變更任務!從現在開始一號的任務就是星際探索!)
一號現在仍然跟NASA處於聯繫中,定期發送資訊回來
但是對於一號到底甚麼時候離開太陽系這點
因為他會一直送資訊回來嘛,所以科學家就一直在根據這些資訊來定義新空間...
直到2013年NASA才決定說「從這裡開始就不是太陽系!叫泛星際空間!」
懶得定義新名詞了吧(X)
2017年時,NASA時隔37年再次同時啟動探險家一號的全部推進器
來測試是不是還能動...不是,是為了修正軌跡,據說可以確保多兩三年的資料傳輸
本來一號預定12年(最保守估計的話只有5年)的任務現在都到第43個年頭了
目前推測電力還能撐到2025年,可以繼續傳輸訊號到2036年
不過宇宙空間的保存性總是超乎想像,說不定還能撐更久也說不定
畢竟1990年時NASA也說最多撐到2020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