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THINK BEFORE ACT - 馬斯講座 第7課

作者: dvag (W)   2019-01-18 23:01:13
最近跟一些朋友聊到賽車隊,有些是業界內的人士、有些是業界外的。業界內的人有些因
為本身也參與比賽,因此對於賽車隊有一定的認知,業界外的人則對我們的行業感到相當
的好奇;雖然自己稱不上什麼專業的車隊,但在英國F3、日本F3、Asian Formula
Renault、China GT、 Blancpain GT與CEC裡也參與了相關的運作工作,本次在這裡跟大
家分享分享一下我對於賽車隊的認知。
賽車隊的基本要素為人、場地、工具設備與車輛。首先談人,賽車隊的工作人員大致上有
車隊經理、行政、工程師、技師、後勤管理、新聞官等等,隨著車隊的規模越大分工也就
會越細緻。小車隊的成員通常都要身兼數職,例如車隊經理兼行政與後勤,還要兼寫新聞
稿等等;工程師兼技師搭PIT房、裝車等等,這些都得看有多少的資金預算來做一樣的事
。好的車隊就可以合理的運用預算與人力資源,將所有人員的調配達到最佳的工作效率。
那什麼是差的呢?第一種就是自助餐的預算要達到米其林三星的效果,這樣不切實際會造
成人員過度疲勞,反而比賽成績不理想;第二種就是有米其林三星的預算,但做出了吃自
助餐的效果;花了足夠的預算,卻請了一些不知所謂的人員來比賽,造成冗員過多,加上
管理不當人員無所適從,那比賽成績也可想而知了!
其次是場地,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車房,這是用來整備賽車的地方。按照標準而言,每一場
比賽結束後車輛應該要返回車房進行整理跟維修,在歐洲與日本都是按照這標準來進行,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大的車隊都有拖車頭,而小的車隊至少也會租一台平板拖車,在比賽前
後進行車輛運輸工作;不過在亞洲或國內比賽,說實話我們一年看到賽車在車房的時間大
概只有賽季結束的時候,因為海關保稅、賽程等種種的問題,我們的賽車長期擺在貨櫃裡
,直到下一場比賽前才會運到賽車場,然後進行相關的準備工作,例如維修車輛與更換零
件等等,這也就是為什麼大家看到歐洲或日本的賽車這麼的漂亮,而亞洲的賽車只要是年
份高一點的就是一整個殘破,沒辦法,命不同啊!
工具,所謂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這句話在賽車之中絕對是真理。部分業界內人士都
以為,買了台賽車就可以去比賽了!尚不知這台賽車需要很多專用的工具來維護!由於賽
車的昂貴性,工具也是成正比成長。例如:換輪胎的氣動工具,你可以選擇家用的、工業
用的或是賽車用的,價格可以相差數千倍。家用的肯定是不夠扭力又容易壞,工業用的夠
扭力但太笨重,所以呢?只能買賽車用的!透露一下,隨便一支好點的氣動換胎工具不包
含配件,都要幾十萬新台幣。
車輛相信大家都很明白了,GT的車隊就有GT的賽車,方程式車隊就會有方程式賽車;除
了車輛本身以外,還要準備這台車所需的相關備用零件如車包圍、底板、車身套件、輪圈
、變速箱內的零件、電路系統零件等等,這些也跟車隊的規模有很大的關係。所以大家可
以看到,大部分的車隊都是專注在某一種品牌或系列運行,以節省備貨的成本,後勤管理
起來也比較容易,然而你也可以看到一支車隊裡什麼車都有,這種的我私底下稱作 "土豪
車隊 "。
總的來說,賽車隊是一個相當不容易的行業,雖然我還是希望能有更多人投入到賽車運動
裡,但在成立賽車隊之前還是得三思而後行!
文/ MARS KANG
亞洲雷諾方程式,英國、日本三級方程式 KRC車隊總監
Audi R8 LMS杯主播
※原文節錄自路馳雜誌第十五期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