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一封「回信」,
給遠在國外,與家裡鮮少聯絡的小姑姑一封信。
最近這個暑假裡,小姑姑開始與我從E-MAIL上聯絡,
這封信是小姑姑鼓勵我考試加油以及分享一篇文章給我,於是我的回信。
(P.S 我的家庭有兩個姑姑,大姑姑在台灣,
小姑姑從她高中之後就在美國留學念書定居。家裡就只剩和我爸還有阿嬤,
我是從兩歲就是單親跟爸爸,阿公則是在十幾年前就先離開阿嬤了)
==========信的內容很長,慎入==========
謝謝姑姑的鼓勵還有這篇文章的分享,收穫良多!考試也順利結束了,正在等待結果。
阿嬤最近這一兩年,尤其是我上大學後的這段期間,
大學在外地念書,所以基本上只有在寒、暑的長假期間,比較有時間在家裡和家人相處,
爸爸依然在忙於工作,目前穩定,身體部分狀況也比以往健康許多並維持。
但變化較大的是阿嬤,可能是她獨處一人的時間變多了,
人老時多半希望是子孫們圍繞著,可在我們家的現實因素之下無法有這樣圓滿的情形,
因此阿嬤這一兩年明顯記憶力下降,反應及聽力原本就有些不方便,
情況也變得更不樂觀了。
她老是會開始重複問我同樣的問題,且是非常簡單的生活小事,可能上一秒才問過我的,
例如目前已經八月下旬,她問著我:「學校幾號開學呢?」
我前前後後其實跟她講了無數次,可能是前一天,可能是幾個小時前,
她又再問我,而我才剛剛告訴她的,
並說:我昨天就有跟妳說的,阿嬤妳不是問過我了嗎?
這類的記憶力明顯下降的徵兆很多出現在生活小事裡,
像是她開始會把健保卡、身分證等找不到、說搞丟了等等,
一開始我跟爸爸的第一反應都是非常驚訝而無法理解的,
認為這樣基本的小東西怎麼自己會不曉得放到哪裡去,
後來第一次發生時,健保卡、身分證都有重辦過一次,
而等到重新補發時,她又繼續在翻箱倒櫃中找到舊的了,
阿嬤自己當下就很苦惱的拿來給我看:「我忘記放在哪裡了,
但是剛剛全部翻過一遍,到處找才被我找到了。」
在學校時,平日上課期間,阿嬤自己一個人在家就會打電話過來問問我,每個禮拜,
甚至到了周三,就會開始問我:「這禮拜有沒有要回來?」
有一次接到她的電話,是她問我:「貞貞,妳知不知道我們家的電話是幾號?」
阿嬤最近知道我學校又要開學了,所以比較常黏我,
搬到新家後,我們三個人,爸爸、阿嬤、我,各一個房間,
我大多的時間就是看看電視,不然就是會在房間看看書或用電腦做事,
她開始會來房間看看我,有的時候,可能想找我,但又覺得怕我們會嫌她煩,
她會很可愛的故意偷偷敲一下門:叩!然後我趕快打開門,因為我知道是阿嬤,
但她又會走掉了,裝作沒有事情。
當我叫住她時她又會說:「妳都在忙什麼啊,要不要來阿嬤房間睡?」
最近她的房間裝了冷氣,
她就會說:「我房間有冷氣比較涼,來我房間睡覺擠一間,還可以省一些電哦!」
偷笑的對著我說。
爸爸上班公司有團體制服,或者需要穿正式襯衫,
有一次爸爸趕著出門,希望阿嬤可以幫他燙一下衣服,
她也二話不說地把衣服接手過去了。
這些是種種阿嬤這一兩年來最近的狀況,她明顯變的行動緩慢,反應也不如以前,
畢竟以前她總是跟我說著,她說人家問她年齡,她快八十歲了人家都覺得很羨慕她,
但是該老的該來的還是會來,
她老了,她開始會想黏著我們,想念我們這些小孩子,
無論是姑姑妳們、爸爸、還是我,
在阿嬤的眼中永遠都是她的孩子,她無私奉獻疼愛的孩子。
我沒有特別去道聽塗說什麼樣的習俗還是傳說,
但是我有個想法始終願意相信,
聽說人如果,快要離開這個世界時,會特別想念身邊的人,
或者是,會讓身邊的人更強烈感受到她的愛、和思念,還有牽掛。
我不是故意要說得好像多麼嚴肅似的但是,
至少對我來說,以我的角度,我從小就沒有母親這個角色在陪我成長,
如果要認真來感謝母親這個位置的養育,是阿嬤。
所以其實在我很小的時候,我就曾經做過類似阿嬤已經不在我身旁的夢,
對於那時還小懵懂的我,當然是個噩夢。
小時候就是和阿嬤一起睡覺長大的,
所以作噩夢時都會哭醒過來,然後偷偷在阿嬤身邊抱著。
我想傳達的其實只是,我已經強烈感受到阿嬤多麼思念我們,
而身體也逐漸衰退,我不知道「那一天」會在哪一天來臨。
但光是現在在她身邊的我們,已經感受到她的不捨,也希望能多陪陪她就多陪伴她,
我想距離更遠的妳們,不知道是否感覺也更強烈呢?
她還是會希望透過我來幫忙傳遞對姑姑妳們的消息和思念,
她似乎想表示,哪一天我們全家都到齊了在她身邊,會是她想看見的最快樂的畫面。
祝 平安 OO 2014.8.21 Taiwan
=====以上是純粹要回覆信件,故標點符號錯字等請見諒=====
寫了這封信,
無非是因為其實姑姑們,和我爸(等於是姊弟),
他們其實從我小時候一直以來的姊弟關係都不太好,
兩個姑姑也都五十出頭歲了但未婚,我爸也快五十歲了。
老爸是這二三十年來,可能是因為早結婚還有生下了我,
所以阿公過世之後,幾乎變成他是家裡的經濟支柱,照顧阿嬤等等。
他就常在跟我說,為什麼另外兩個人(姑姑)就能這樣放著家裡不管,
阿嬤有多少次打電話過去,找在美國的小姑姑,卻都是答錄機的回覆。
以我的角度當然是,聽聽老爸的抱怨希望他的心情可以好一些,
因為家庭經濟支柱都落在他身上,壓力真的是我也無法想像的。
或許我無法理解到底是多大的原因因素可以讓她們都消極的與家裡聯絡,
難道是姊弟關係嗎,還是對於父母的不諒解呢?
(阿公阿嬤早期對姑姑爸爸們的管教比較嚴苛)
雖然這陣子大姑姑有開始回來看看阿嬤,陪她聊天在家住個一兩晚。
我的想法,看到阿嬤每次說話家裡比較可以陪伴她聽她說話的也只有我,
我能做的,看能否透過這樣的信件,寫給小姑姑妳,
遠在美國的妳,能否有一絲的感受到,妳們的媽媽,我的阿嬤,
有多想念你們,多愛我們這些,
永遠都在她心中最疼愛的「孩子」。
在寫這封回信的時候是邊打字邊哭完的,由衷希望心意意思能傳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