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2-19 中國時報 【林欣誼/台北報導】
近日電影《悲慘世界》話題與票房正熱,台灣重新推出《悲慘世界》三大冊全譯本
,採大陸譯者李玉民的譯本,春節前上市,銷售衝出佳績,讀者重溫這部十九世紀大文豪
雨果的經典鉅作。
雨果傾半生完成一八六二年出版的《悲慘世界》,以一八一五年至一八三三年間的
法國社會為背景,描寫主角尚萬強從窮困的偷竊犯翻身成為工廠老闆與市長的際遇,他因
受主教感化決定從善,救濟窮人,收養妓女的女兒,援助勞工,卻因過去案底而一生受警
長追獵。
雨果為這本書構思了四十年,據傳書中的尚萬強、警長與主教都真有其人。雨果仔
細蒐集資料,甚至實地探訪黑玻璃製造業工廠、苦役監獄,藉這本書描繪工業時代初興,
底層人民受壓迫與法國革命的情況。他以高潮迭起的故事探討善惡、正義,諷刺資產階級
與司法黑暗,充滿人道關懷。
有趣的是,據說當時雨果將《悲慘世界》書稿寄給出版社後,因遲無回音,便去信
以問號一字「?」詢問,結果收到編輯以「!」表達讚賞的回信,被譽為史上最短書信。
《悲慘世界》原著一百多萬字,中譯本長達兩千多頁,台灣流傳的濃縮節譯本不計
其數,全譯本則以貓頭鷹出版社的李玉民譯本、遠景出版社的鍾斯譯本為代表。但論者指
出,化名「鍾斯」的真正翻譯者,是大陸前輩翻譯家夫妻李丹、方于,他們也是最早將《
悲慘世界》全書譯為中文的人。
李丹與方于同為一九二○年代的公派留法學生,回中國後一心想翻譯法國鉅作《悲
慘世界》。但一九二九年譯成第一冊後,歷經抗日戰亂,譯稿四散,一九五八年再度重譯
出版,又歷經文革磨難。最後李丹來不及譯完最後一冊便病逝,由方于獨力於一九八四年
譯完,出齊五冊。
現任首都師範大學教授的李玉民出生於一九六三年,翻譯資歷卅年,他的譯本也流
傳甚廣。大陸書迷比較兩者翻譯,多認為李丹、方于貼合法文原著,詞彙較復古,李玉民
則巧妙轉為中文用法,情感傳神,各有擁護者。
《悲慘世界》也曾被譯為《孤星淚》,至今香港仍沿用這個譯名。一九八○年代被
法國作曲家勳伯格(Claude-Michel Schonberg)和鮑伯利(Alain Boublil)共同改編成
音樂劇,登上英國倫敦、美國百老匯劇院,成為歷久不衰的熱門劇碼,經典的魅力流傳至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