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二) (新生203) 尚˙維果 之 亞特蘭大號 L'Atalante (1934)
這部片有奇情、有痴心、有激情、有詭譎、有浪蕩、有荒蕪。這部片帶有歡愉。
這部片關於苦難,也關於夢想。這部片發生在一艘無政府主義的船上,有著社會主義的氛
圍,他抗議但不革命,因為但這部作品不航向任何彼方。因為尚維果不是癡妄的賭徒,他
不許諾未來也不批判過去,未來就在那裡,在生活的點滴裡,在現在,在錯落擺盪的光影
裡。
(以下文字轉載自光點戲院國民影展液態影展簡介)
這是一部關於夢、關於純真的影片。敘述一個鄉下女孩嫁給一個駁船船長,開始他們四處
為家的運河生活。但是女孩嚮往巴黎的繁華世界,終於在某天深夜離船而去。整部影片像
是一個接著一個的夢,無論鏡位、光影與聲音都美得令人難以招架。導演讓演員完全發揮
他們的演技,在沒有「樣本」可循的情境下,每個演員各自創造出一種獨特的表演方式。
最後在尚‧維果的整合下,呈現出一種奇特的氛圍。電影中散發出官能慾望、感性與憂鬱
交錯的味道。讓這部講述社會階層問題,極度貼近現實生活的影片,竟然帶有濃厚不食人
間煙火的韻味。
(以下文字轉載自光點戲院國民影展液態影展簡介)
美好的事物常有一個悲慘的開始。
導演尚‧維果的父親是著名的無政府主義者,因叛國罪入獄,並離奇地於獄中自盡。從小
就因肺結核而飽受病魔纏身的他,背負著「叛國賊兒子」的罪名,匿名改姓到鄉下讀書。
承襲了父親的無政府主義思想,他著名的短片《尼斯景象》、《操行零分》,甚至《亞特
蘭大號》,都帶著濃厚的無政府主義色彩,《操行零分》更因此遭到禁演12年。
當《亞特蘭大號》完成時,尚‧維果已經病重,無法親自參與剪接,在他親眼看到第一個
剪接的版本後,片商為了迎合市場重新剪接,刪減成65分鐘新版本,加上流行歌曲,並以
此歌曲名稱將片名改成《駁船經過》,結果票房不佳草草下片。一個月後尚‧維果就因敗
血症病逝,年僅29歲。而後,納粹攻佔巴黎時,下令摧毀部分影片的拷貝,《亞特蘭大號
》就是其中之一,影片的原始拷貝從此失傳。戰後,靠著英國電影資料館館藏的拷貝,與
殘存於各地的底片,將影片重新修復並且發行,票房依然失敗。但它的威力開始在世界各
地的影展與評論圈中發酵,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年輕導演的唯一長片,屢屢晉身各種「影史
10大佳片」榜單。
如今,在法國有無數間藝術電影院叫《尚‧維果電影院》;而法國本身每年鼓勵獨立製片
,最具原創性的最高榮耀獎項就是《尚‧維果獎》。尚‧維果被公認是法國新浪潮之前,
最具新浪潮精神的導演,他曇花一現的創作生涯,無疑是電影世界的一大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