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先姑且不論好用不好用 畢竟介面使用是可以調整跟改善的
但台灣pay最大的問題在品牌定位不明
當提到apple pay 提到街口支付
這些支付品牌的定位是非常明確的
也就是使用者看到品牌標誌你就知道這個標誌是什麼意思 而也可以立即判斷自己是否可
以使用這個服務
但台灣pay卻完全不是這樣
雖然行動支付公司定義台灣pay為多元金融卡支付品牌
但並非台灣pay直接獨立設立
而是從原本HCE手機信用卡支付品牌直接轉成金融卡支付 並且仍保留手機信用卡功能
近期還導入HCE debit card交易
一個具有感應支付與掃碼支付雙重特性的支付服務看似豐富
實則雜亂無章
首先台灣pay本身有個app 另外還技術支援部分銀行app可以連結掃碼支付
因此銀行app中也出現了台灣pay的品牌名稱
可是銀行app中的台灣pay卻無法進行感應支付僅能掃碼支付
另外台灣pay中感應支付又同時包含走信用卡通道與台灣自建金融卡消費的smart pay支付
通道
目前debit card與combo card可以同時走這兩個通道 可是像郵局卻只上其中一個通道
這就出現了一個可笑的奇觀
全家可以刷感應信用卡 限定中信與台新 也可刷smart pay 但郵局在台灣pay所設定的只
可以使用debit card信用卡通道 smart pay付款通道無法使用
所以一個看似兩種功能很豐富可以有選擇性的服務 而且全家也確實提供了這兩個通道可
供扣款 但是卻仍然無法使用
光要讓使用者搞清楚台灣pay這個品牌服務所提供的服務內容就夠不容易了 你還要知道台
灣pay的app跟銀行app的台灣pay居然提供不一樣的服務
最可怕的在於 財金公司決定將smart pay這個推了好幾年卻連銀行行員都不清楚這是啥的
本土金融卡支付品牌併入台灣pay中
天啊 smart pay還包含"實體”金融卡支付服務欸
台灣pay注定將淪為品牌定位不明導致經營失敗的個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