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中肯的A夢提供幾個方向參考
1) 海外研究供給低/需求高、台股研究供給高/需求低
資金面先拿勞退基金當標準
2007年前海外股票投資部位幾乎是零
現在可以佔五成以上
就是告訴你大趨勢在海外投資(還有被動投資)
壽險/投信這幾年資金也都往這邊去
壽險海外部位(65%)現在多到連金管會都準備要列管
有資金就有交易/研究需求
各家投顧或法人這幾年預算增加最多部份
不是ETF、就是海外
不然就是海外ETF
2) 海外產業限制低、台股一進去就綁死
台股不管sell/buy side基本上都是大飽和
現在進去投顧沒經驗直接當分析師的
不知道可以分到什麼慘業去?
進去是要看台G電/Apple還是去看電機化工?
好啦..或許再過幾年也能像MLCC一樣翻身..
海外現在每家就那三隻小貓在看
橫向隨便你發展
又一堆新公司新產業新趨勢
看完美股看歐股
看完歐股看ASEAN
天花板根本不存在
紅海跟藍海dochi?
3) 人的名、樹的影
群益美股這個職位由來已久
拜某NCCU/UIUC正妹所賜
美股報告一篇PTT 20頁起跳
雖然我是覺得有點誇張啦..
不管怎麼說這邊出來的學長姐夠多
品質也有保證算小有名聲
雖然小紅鳥薪資bonus不像大樹這麼神勇
但新鮮人後面轉職buy side做海外投資不會太困難
而台股國內投顧T1就元大/凱基
其他家應該說各有所長
偶爾會看元富、會看統一、會看國票報告
但富邦的話...大家都知道是sales比較出名...
當然如果是要去找老婆的話
想去大樹或富邦我就沒意見了
剩下都是拉哩拉雜的碎碎念
講極端一點
如果說沒實際拜訪公司就不能做投資分析的話
不要說Apple/Intel/Amazon
台G店/大立光/紅海大家也都不要買了
哩工賀母賀阿
資源少也是有資源少的研究方法
能自己出國拜訪的來來去去就那幾家
不能出國的該看還是得想辦法看
再說偶爾出國一次見面就要IR跟你掏心掏肺?
全台灣看海外的起跑點都一樣
跟看台股後面一堆眉眉角角比
海外單純的多了
現在sell/buy side看海外就只是想找個相對沒那麼菜的
想找個資深的回來培養新人還嫌困難勒
帶一個中等資歷的回來再慢慢用手上資源養上去就好
偏偏連中等資歷qualify的人都不多
做這行已經很累了
選路上人少的
後面路大條的
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