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進金融業不到一年
才開始評估這數據怎麼用 就因為這新聞被主管警告不要繼續
我很不理解 這種事情為什麼有責任的是銀行?
銀行沒有出售任何使用者的個資
只是買別人的數據 排除一些不良的用戶
為什麼新聞搞得很像銀行違規?
這2年應該大部分銀行相關部門都有評估過提案阿
API怎麼收費 報告怎麼收費 也有銀行買
就因為個案或抱怨就突然撇清說不用了
這樣銀行經營的穩定性何在?實在很委屈!
裝whoscall的人如果不想給那麼多個資
不是應該自己刪除app
怎麼會反過來怪別人怎麼去利用?
每個都是刁民心態 又要用又要嫌
然後挑軟柿子吃 最後大家都沒事 只有銀行吃悶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