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下班來回應一下,幾個問題先澄清
1 IBD業務內容跟投資研究,自營相似 - 只能說學校學的基礎一樣...業務本質我覺得差很多,至少我是沒看過自營的跑來IBD,equity research也很少
2 都很競爭,只能說NY/LN/HK市場你是跟全世界的人競爭,local當然是跟local競爭,不管什麼業務線都一樣
回到你的問題,我理解你想問的就是怎麼進外資投行跟在台灣local做能不能跳外資投行?
首先外資投行是就是專業化且精兵路線,每個人在自己崗位把事情做好。什麼叫做好?沒跟台灣同業在一個項目合作過我無法比較,但個人舉中資同業為例。外資在規劃的考慮深度,材料細節的把握程度,對於產業的理解深度等都有很高的要求。不是說中資能力不好,而是相對而言,中資可能在某些細節比較隨便。比如說2021年bilibili回港上市中把名字寫成百度,而這就是種不專業的體現,也是差異化所在。
專業化則是外資在細分領域有著專業分工:
- 行業組:TMT,FIG,consumer,healthcare等
- 市場組:股票,債券,併購等
各個組之間要轉換都要一段時間學習相關專業,而我理解台灣(不確定,有錯請同業補充),則是學得較雜,可能就分輔導跟承銷,可能股債都碰/各行業都碰
這就回到你的問題了,台灣的經驗能勝任以上嗎?我相信local在工作細節,產業理解能做到很好,但做為一個experienced hire,你能貢獻什麼其它的能力?
亞洲最大的股票市場之一,HK,你做過HK IPO嗎?是專注什麼產業?專注什麼產品?
我看下來認為台灣人要進外資投行最有機會的還是靠產業理解,看過科技公司sales來TMT,醫科生來healthcare,電機系來TMT,所以你說台灣券商能不能跳外資IBD,有符合招人需求就可以,但我就是沒怎麼看過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