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認真地回答你這個問題。
答案是"很複雜"
https://youtu.be/sDrTAZX6S3g
這是一個美國老頭的演講
他是退休的美國自然資源管理部門主管,退休後在做私人池塘管理
(美國的私人池塘很多都比台灣的小型水庫還大了)
裡面的範本是美國的大嘴黑鱸
以相對單純的池塘淡水魚類來說,答案就已經夠複雜了
不管抓大抓小都會造成問題
簡單講
一般的抓大放小觀念在這種封閉式池塘會造成:
沒有45公分以上的黑鱸去吃25公分以下的黑鱸>小黑鱸過剩>其他魚類遭殃
如果抓小放大的話:
成年的黑鱸食物來源不足
他的結論是:生物會自己找到平衡點,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抓
在美國,這種抓放算是蠻嚴格的控管,而且需要準確且長期的研究
大小數量時間都有管制,甚至同一個時間,同一個魚種,上游跟下游的規範也不一樣
我自己的結論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
我常常說"一個就好"
一隻魚跟一個垃圾。
如果你是會帶魚的人,那每次釣魚完,從你要帶走的漁獲裡放一隻魚回家
為了避免你損失太大,也請你從釣場帶一個不屬於你的垃圾回家
這樣累積起來,台灣環境會越來越好
至於漁民的問題,我覺得美國的管理方式可以參考
就是嚴格管理漁具,包括販售與擁有
至於漁會跟一些相關部門,就只能靠教育了.....
※ 引述《freshguy (懷念不如相見)》之銘言:
: 各位好...
: 一直以來我在想一個問題:所謂捉大放小是正確的保育嗎?
: 如果是把有繁殖力的成魚抓走很多,剩下中小型魚還沒辦法繁衍,
: 那麼 整個族群的生產力不是影響很大嗎?
: 如果說像吳郭魚、台灣的小型溪魚這種早熟魚類,那捉走大尾或小尾其實差別不大
: 因為性成熟時間只要一年。三四個月後就會有一大批亞成魚成熟。
: 但如果像黑鮪魚這種好幾年才能成熟產卵的大魚,是不是應該推廣捉小放大?
: 像是前面說的,假設五年才能成熟繁殖,結果大部分五年以上的都被抓去吃,
: 剩下的小魚又要等個幾年...那不是不如捉中小型來吃,大的長期讓牠們繁殖?
: 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