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清代到日據初期,台灣的知名媽祖廟多往湄洲祖廟刈火(又稱割火),如:鹿港天后宮、北港朝天宮、大甲鎮瀾宮等。多有相關的史料或器物。
但是身為湄洲分靈廟之一的北港朝天宮為何同樣也有割火的儀式?
想請問大大們,北港的割火是是從何時就開始的呢?
那清代同樣具有高知名度的大天后宮或者鹿港天后宮等媽祖廟是不是有可能具有類似的儀式。
如果有的話,台灣也有比朝天宮歷史更悠久的媽祖廟,如:朴子配天宮(1687,康熙26年)麥寮拱範宮(1685,康熙24年)建廟。而北港朝天宮是(1700,康熙39年)所建。
為何台灣仍有許多媽祖廟仍然會前往北港割火。有可能與笨港的商業經濟發達、朝天宮具備聖父母殿有關,或者是其他的因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