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在今年有參與大甲媽祖遶境,與朋友一起前往繞境的終點站新港奉天宮
因為發現路邊有再販賣所謂的「拜祖」麵線,於是讓小弟對於這個字產生了興趣。
有去了解一些典故,過去大甲媽祖的宗教活動是叫【北港進香】,早期的時候因為
某些因素沒辦法回去湄洲祖廟,因此前往北港朝天宮刈火,所以也有人稱為謁祖進香。
信徒將此活動稱為「拜祖」,似乎一度將朝天宮作為的湄洲祖廟代表者的意味。
年復一年之下,大甲媽祖進香活動規模越來越盛大,參與信眾也越來越多。
然而在1987年(民國76年),鎮瀾宮因故與朝天宮斷香,也恢復了前往湄洲祖廟的『謁祖』活
動,而與北港朝天宮斷香的原因,除了利益與其他因素以外,正好也有兩個重要的部分。
1.祖廟認同差異
大甲方面:認為因為過去無法到湄洲進香,前往朝天宮進香只是權宜之計,真正的祖廟仍然在
湄洲。
北港方面:大甲媽祖到北港進香已有約百年歷史,且旗幟亦寫著謁祖進香,而且也是帶著香擔
前來的,因此可視為謁祖活動。
2.廟宇地位大小
鎮瀾宮在恢復湄洲謁祖進香活動後,認為自身的地位提昇,能夠與同為湄洲分靈的朝天宮平
起平坐,於是將活動名從進香更改為遶境,刈火名詞改為添火,原先仍有意前往北港,然而
朝天宮卻認為活動改為遶境名詞,似乎是大甲方面要來北港「巡視」一樣,因為有矮化嫌疑
,因而引起北港地方人士不滿,鎮瀾宮因此與附近的新港奉天宮討論合作事宜。
不久後更改活動名稱為【繞境進香】,並以新港奉天宮作為繞境活動新的終點站。
大甲方面強調與新港奉天宮是平等的會香。但是在新港當地,卻有新港攤販兜售『拜祖』
相關祭祀物品,而北港人也強調此拜祖非比拜祖,是不同的含意。不知道對於所謂的『拜祖
』大大們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