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aa123aaa (ç†è§£è‡ªèº«çš„ç¶åº¦)
2016-02-09 13:01:39你媽把祭拜看成是"有限"的事情,簡單的說就是責任區分的態度。
她的觀點也沒什麼不好,各人公媽各人拜,比較不會有糾紛
但她為什麼會有這種觀點,也肯定跟她以前有ㄧ些不好的經驗相關。
不用急著否定她,而可以去理解一下她那些經驗,
如果你不知如何跟她溝通,那麼就不用更她正面爭執這些觀念。
甚至私底下去祭拜,不用告知她太多。
實際上,如果把祭拜當作是對先人的思念、愛與祝福,讓自己更紮根,
這是很好的心念與連結,可以幫助彼此(生與亡)的心,更平安溫暖,
飲水思源,緬懷先人,在華人社會是好事情,只怕你沒心而已,不怕你多做。
父系祖先、母系祖先,都是我們的祖先,
因為過去是父系社會,資源和時間有限,責任分工下,
避免祭祀上的意見不合,才會有你媽這種想法。
而緬懷先人的方式,不一定要去塔墓,
事實上,只要我們的靈魂曾經有緊密的連結,
那麼你拿ㄧ張照片,用簡單的香、花、水,供奉,
想著對方的美好,跟對方說說話,祝福對方,也希望對方祝福自己,
你的心思頻率設定的精準,就ㄧ定可以發生連結與共振,
因為你們是親屬,有強烈的靈魂、業力的連結。
即使對方已經投身他道,但是記住,靈魂與業力是共振的,
無論對方在哪,只要心念有感,力量夠強,就必然會有應。
(參見電影:星際效應-愛是超越時空維度的)
因此,時常心懷您的阿嬤,甚至寫首歌給她,
祝福她,也希望她祝福你,這個愛的心念,就會帶給我們愛的力量。
(參見蕭煌奇-阿嬤的話)
祝福您與您的阿嬤,平安吉祥。
※ 引述《Isaolin78 (Isaolin)》之銘言:
: 前陣子外婆過世了,自己是希望能常常去拜她,
: 就像她生前我去她家探望她那樣。
: 本來是沒有想太多,覺得有思念的時候就去看她,
: 不過後來媽媽跟我說,外婆所屬的"公嬤(陳家)",我(林家)不能去拜,
: 不然日後陳家的祖先若沒人拜,就會糾纏著我討香火。
: 尤其陳家祖先在外婆過世後都沒有陳家親戚去拜,我就更不應該去。
: 希望能請教版上大大們,媽媽這樣的是對的嗎?
: 如果是對的,那還有甚麼其他方式能夠如探望般緬懷自己的外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