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香櫞渡與茄苳王

作者: sennorikyu (わびさび)   2016-05-30 18:14:40
香櫞渡與茄苳王
文/林文龍/本館編輯組研究員
  今南投縣竹山鎮境內的濁水溪,在清代共有3個聯外渡口,由上游而下,分別是「溪
洲仔渡」、「永濟義渡」、「濁水溪渡」。清末的情形,據《雲林縣采訪冊》記載:
溪洲仔渡:在縣治東40里,為社寮、埔裏社要津,岸東屬埔社廳埔集堡,岸西屬沙連堡,
渡船一隻。
永濟義渡:在縣東南40餘里濁水莊,為沙連適臺、彰二邑要津,岸東屬彰化,岸西屬沙連
堡。
濁水溪渡:在香員腳,為彰鹿適沙連要津,岸北屬彰化東螺堡,岸南屬沙連堡,設船一隻
,距邑25里。
這三個渡口,從輿圖上看,早在乾隆年間就已存在,只是名稱不一,從對岸角度看,又是
另一個渡名,以道光《彰化縣志》為例,上述溪洲仔渡,就是「集集渡」,永濟義渡就是
「濁水溪渡」,最下游另一個濁水溪渡,其實就是「香櫞(員)渡」,或稱「二八水渡」

  歷史上的「香櫞(員)渡」,文獻上並無具體記述。香椽渡的得名,顧名思義,自然
與香員腳關係密切。香櫞或香員,都是佛手柑的別稱,香員腳是濁水溪中的沙洲,行政上
屬於竹山鎮。由於「香櫞(員)渡」的交通之便,促使清代東螺、水沙連二保之間關係愈
為緊密。
  濁水溪流經香員腳,如「八」字分開,因此這個渡口不是常見的兩岸對渡,而是兩段
式,即先踏上香員腳,步行一段路再搭船。另外,它還有個特色,就是每逢夏季濁水溪暴
漲,上游兩渡都水流湍急,不宜渡船,只能繞道至二水由此進入竹山,主要是此地溪面遼
闊,又有香員腳分隔,水流趨緩,安全性較高。1897年(明治30年)9月3日,伊能嘉矩離
開集集進入林圯埔,因逢大水而繞道香員腳,他在日記寫道:
據說濁水溪中流,也是往昔埔裏社和雲林縣的分界線。因為來時溪水增漲,不能涉渡,就
沿著溪流北岸朝下游走,經過隘寮、羅水腳(濁水)二庄,附近種著一大片龍眼樹,達一
百株。繼續向前行到香員腳庄的渡口。……在這裡,濁水溪分成三道溪流,開始時搭渡船
到對岸,徒步越過乾溪床,最後坐上圓木桶,木桶周圍綁著竹子當把手,土人把木桶推進
溪水裏,上下搖晃著過溪,覺得很驚險。
  從伊能的例子,可知清代以迄日治初的香櫞渡,對於今竹山地區的對外交通,具有重
要的地位,不全然是二水、田中方面而已。
  香櫞渡南岸的渡船頭,在今下坪里莊外的濁水溪畔,荒廢之後,遺跡蕩然無存;走訪
村中老一輩,從他們口中得知,早年香員渡的指標,是一棵有「茄苳王」之稱的老茄苳樹
,這顆老樹,涼蔭廣被,是商旅最佳的歇腳處,當然也是渡船停放的重要處所。樹下有座
小廟,供奉著「茄苳王」神像,庇護渡客旅途平安。
  1959年的「八七水災」,老茄苳遭到暴風雨摧毀,莊民將神像移到三界公廟中,轉化
為莊民守護神;其香爐的「道光」上款仍清晰可辨,見證了渡口興衰,令人感嘆。老茄苳
盤根大地,老幹倒地之後,再長新枝,半世紀的成長,至今依然茁壯,成了憑弔舊渡的新
指標;三界公廟擴建遷移,茄苳樹就在廟埕右方不遠處,茄苳尊王幾乎又回到原地,也許
冥冥之中早有定數吧!
出處:http://www.th.gov.tw/epaper/site/page/64/866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