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B4%99%E9%8C%A2
以及
http://tiangong.myweb.hinet.net/knowpaper.htm
大百天金 (叩答恩光金、玉皇金、天公金、頂極金)
http://imgur.com/t1R2EQ6
最高階金紙,有大極與小極兩種。面積大如書卷,上書「叩答恩光」字樣。
拜釋迦佛、三寶佛等佛、三教聖人(釋尊、孔子、老聃)、三清道祖、
天公及拜三界公等最高階神明使用。且必須有一百張以上,故時以二份合拜,
稱為「足百」,以示敬意。
盆金(圓盆金、滿面金)
一種圓形的紙錢,上面充滿針孔,繪有一個同心圓,內圈以針孔打出「叩答」兩字,
外圈則印「一心誠敬祈求平安」等字樣,各地形制不同,大同小異。
神明誕辰等時節用,通常用於天公、三清道祖等至高神明,或釋迦佛、三寶佛等佛,
今日少用。
PS:找不到照片
天尺金
(天金、尺金)
http://imgur.com/3dt19jN
如壽金大小的黃紙,上繪製一書卷,書有「天金」兩字,
流行於北臺灣,用以敬奉天公及拜三界公等最高階神明。
南臺灣則流行另外一種金紙,上印有尺的圖樣,書有「尺金」兩字,
今日臺灣多半將天金、尺金,以一比一的方式合成一組,一般稱天尺金。
神明誕辰等時節用,通常用於天公、三界公、南斗星君、北斗星君等尊神。
大百壽金
(大百金、太極壽金、太極金、大財子壽金、大財子金、足百壽金)
http://imgur.com/LHSrU1i
http://imgur.com/EtY6klx
加大版本的壽金,面積大如書卷,繪有財子壽三仙,上書「祈求平安」字樣。
用於帝王、后妃、祖師、真人等各種高階神靈。
壽金
http://imgur.com/loPxNk2 中部常見
http://imgur.com/Q7HCS8U 嘉義市買到的
http://imgur.com/xXEksFk 南部常見
http://imgur.com/RasEN94 信徒拿來,不知哪邊的。
繪有財子壽三仙,上書「祈求平安」字樣。
用於任何神明。
福金(土地公金)
http://imgur.com/K3AfqHy
面積不大,上貼一金箔,無圖樣。
用於任何神明,北臺灣拜土地公,
必定要燒福金,據說是土地公行事用的紙錢,是謂土地公金
(農家會在竹竿之上插一把福金,立於田間,象徵土地公,俗稱「土地公拐」)。
南臺灣不流行,僅以「壽金」燒給土地公。
刈金(卦金)
http://imgur.com/bLlgw7Y
款式一如福金,面積較大。上無花紋,貼一金箔。
是最常用的紙錢,用於所有神明,亦可燒給鬼魂,凡去世三年以上的死者即可用
(去世未滿三年的死者,慣例只使用大銀、小銀等銀類紙錢)。
任何煞神、神明、神兵神將、虎爺、五營神兵、冥府差人(范謝將軍、牛馬將軍等)、
建築物的守護靈地基主,甚至是路畔山邊有應公皆可。
如果在路旁撒刈金,為祈求神兵下降,保佑平安之意,也有人認為相當於「金白錢」,
即買路錢之意。北臺灣常用,中臺灣流行的是同型制的紙錢,但稱為「四方金」。
四方金(二五金)
http://imgur.com/xBDGwxv
款式一如福金,面積較大。上多無花紋,少數版本的四方金或印「四方金」字樣、
畫葫蘆、晉爵、仙鶴等吉祥圖案,貼一金箔。
中臺灣流行,或稱二五金,幾乎等同於北臺灣的「刈金」,只是名稱不同,任何神靈、
去世三年以上的死者可用。
九金
http://imgur.com/O7nPX6R
上面或有橘色星狀菱形、四邊形、多角形,或者書寫「福祿壽」、「財子壽」
、「萬年富貴」或「九金」字樣,有金箔。
南臺灣常用,北臺灣不流行。
與北臺灣的刈金類似,多用於先人、虎爺、五營神兵甚或地基主、好兄弟的。
早年南臺灣拜神時,會燒一些九金供應神明的侍衛。但近日流行只燒壽金,
「九金」被視為祭祖、地基主專用的紙錢。
蓮花金
http://imgur.com/hXsFeib
紙上印有蓮座圖樣,貼一金箔。
南臺灣常用,是已出嫁的女兒、孫女回娘家時,燒給先人用的,故俗稱「查某子金」,
兒子、兒媳、孫子等則燒「蓮花銀」,近日亦多混用「蓮花金」與「蓮花銀」。
北臺灣不流行。
四色金
壽金、刈金、福金、大百壽金的合稱。
在北臺灣直接使用四色金敬奉家中神祇。
五色金
四色金之外,加上叩答恩光金一百張以上。
敬奉三界公等尊神用。
諸色金
五色金之外,加上天尺金、盆金、篙錢。
敬奉三清道祖、天公等至高神明,或釋迦佛、藥師佛、阿彌陀佛等佛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