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w: [心得] 向易經問道-生命的學問*水澤節

作者: ccclum   2018-02-14 00:41:36
※ [本文轉錄自 meditation 看板 #1IFS8jPq ]
作者: juicelover (要開始念紫微斗數了啊) 看板: meditation
標題: [心得] 向易經問道-生命的學問*水澤節
時間: Sat Sep 21 23:58:34 2013
生命的學問-水澤節
前言:
對一般朋友來說要體現禪的法門,大多會以靜坐或是冥想等的方法來入門。
而大多朋友因沒辦法長時間跟隨在老師身邊,同處在一個環境裡(同寢同坐),就必
須透過經典上知見,藉以彌補獨自修行經驗的不足,然而有時,文字本身就是一種
隱性束縛,要如何在未有體驗輔助時,避開他們所帶來的暗示呢?
筆者相信有很多有效方法,但同時也相信,每種方法都需要相當長的時間練習才有
效果。不過除了持續練習的堅持外,處在現今資訊流通的修行者,能把每次體驗,
用宏觀的心境,微觀微調微控的思考技術,進行一次次的深反省,不斷地修正自身
錯誤的心態,最後透過各自的因緣,這會有更高機率,能達到某種所謂明明白白的
境地。
要在以前的行者行法的觀念裡,”堅持”是透過苦行,才是能與天地交感的唯一方
法,不過對應到”方便”、”與時俱進”兩詞,現代的行者知道了更多的聰明且科
學的手段,苦行也變成了一種象徵性的說法囉,實質上也太不需要非得哪麼做了。
也因此,這種注重硬底子的修行法,慢慢地就被許多後進、學者、大德放在一邊,
是否有所心得與經驗也並不重要了,因為書本上沒這樣講呀!!
於是,筆者希望透過講解易經其中一個道理,水澤節(調節 ;和諧),真心期望許多
後進行者能察覺到自己作學問的用意,到底是為了讓自己的生活可以順利、開心,
還是不小心讓自己更煩惱呢?
而筆者所提倡的生命的學問就是在這邊定義了,做生命的學問就如同,每天簡單的
放鬆打坐一下,平衡身心,日久就可見功效,但這種功效可不是有所神通或是感應
鬼神呀,這種功效只不過是可以使自己心中平靜,可跟他人和諧的相處,不違反自
然的運行外,也能夠有尊敬先人的心而已。
不過常看到許多先學頂著誰說,誰教我們應該怎麼做,這種講經說法的姿態,分享
經中的法味,這種心態的傳達學問也是非常好的,但這就不是在做生命的學問,應
該算是做傳承給後進的學問。不過筆者認為這樣是辛苦了點,畢竟學問無窮,並隨
著時代在變化,但生命卻是極其有限的。
當然,不論辛苦與否,筆者這篇文章想闡述行者在學法門的知見時,要清楚拿起學
問的目的是要傳承給後進,還是只是使自己生活輕鬆、順利。
如果是追求後者的朋友,筆者接下來的文章就可略過不看了。
因為筆者所傳達的思想,並不能讓各位朋友得到解脫的方法,也不能讓朋友放下煩
惱,文章的目的及功用,也只是希望有相關困惑的後進可以透過此文章找到暫時使
自己打開心胸的思維而已囉。
但要記得就算真找到了答案,這個答案應該是心中湧起,不能是筆者的文筆使然,
而這個答案也應該是暫時性的,因此還望朋友不要執著每個法喜(味),因為每個情
緒如同生命、四季一樣,並非是永恆不變。
也提醒諸位朋友知道了法味只是一時地,就不斷地追求某種最終的真理,因為知道
太多知見,哪是瞭解因果與業力運作過程,卻未能離開其中的障礙,既然有所障礙
了,煩惱就產生了,又怎麼能以明明白白生與死之間的道理呢?
本文:
筆者在這篇文章花了很多心思,怎麼寫就是少了一點味道,於是,耗費幾個星期,
再重複修改文句,最後在近期的一些體驗,有了體悟心得,才寫下這樣的思想,為
此筆者反省了
就算寫下大道理的文句,但也只是”後天的自己”認為人生與經典上的道理,應該
這樣被解釋,其實,在最原始自己的面前有些事情是不需要刻意強求的,自然行,
自然得,一切都是機緣呀。
不過,先不論機緣在生命中學問有著如何的重要性,追求生命的學問最重要的一件
事,那即是”和諧”。
和諧如果當成是名詞來使用,是指一種平和緩慢又不違和的狀態,但若轉換成動詞
來談,和諧是能夠調節衝突、失衡的能力。因此筆者使用水澤節,湖泊具有調節自
然水量的能力,並以養育生物的器量,而湖泊的形成也非一朝一夕而有,故透過這
三者的結合的轉換,來讓諸位朋友對和諧能有更簡單且接近自然的領會。
一、和諧有四,心智有三。
萬丈高樓平地起,任何事都必須先從基本做起,因此,湖泊能為湖泊,除天然的地
形外,也有因河流流向彎曲慢慢形成的。
而如同有些行者天生就能掌控自己的情緒,而有德行,好的心量,能有修養。
而大多朋友如同後天的湖泊一樣,必須透過時間慢慢的達到,調節自己的身心靈,
做到與自己本心的和諧
而筆者寫過順逆之間在於和氣,透過四等次
1. 眼見所實的眼見為憑,(現實)
2. 眼見所實的眼見並非真實,(現實中的虛空)
3. 眼見並非真實的無真實,(虛空)
4. 眼見並非真實的真實意義(虛空中的現實)
來寫下過去行於天道道的智者,如何在跨越有形與無形世界時的一些知見及當中的
危險產生,又如何紮實地走過一回後,並得到了虛空中的果實*智慧。而今筆者先不
提及天道的思想,來談談接近人道的和諧的思想。
自己跟自己和諧,其實可以分很多層面來探討,但若以自心的和諧為最終的考量,
筆者就以性命雙修交於心三等次來簡單帶過。
從身體上來談,不要讓自己的作息過於紊亂,要保持健康的飲食及規律的運動等等,
這要談是談不完的,道理跟方法也特多,因此學習這方面朋友就很容易對他人曉以
大義,或是站在特高的角度來檢視某些弊端,其實這也是非常自然的,畢竟身體只
有一個,過多非自然的運作也是很容易壞的。
至於性的和諧,大多是在談某種形而上的力量,不過筆者習慣簡單類比成潛意識,
或是一種不為自己或是人知的一面,而大多朋友也會以行者能否有所修養與正向思
想來當作對之層次高低的一個標準,不過,筆者對於這樣的思想也不否定,因這也
是自然的一部分。
但請記得任何時空的說法,都是他人以為的道理應該怎麼作,而並非是自己心中的
感受,故追求任何道理時,聽取他人的建議不是不行,可最重要的還是自己心中,
是否有分辨的能力。在有和諧自己身心靈的能力前,對許多事都先持保留的態度,
多方學習,驗證比對,並以開放的心態下去對應任何具有相對立場的思想,久了,
看事物的角度就會宏觀,自然就有相對等的判斷力了。
而談到對於中道的判斷力,筆者將會寫出另一篇章,中道的判斷力-澤風大過
*與他人/社會的和諧
前文談到作學問的心態,有分傳承給後進及與自身生命學問,再談與他人/社會的
和諧前,筆者先來談談傳承的學問及追求生命的學問有何相同,又有何不同之處。
傳承知見所作的學問,好比讀書考試,知一分,學一分,做一分,但最終的結果還
會因為許多條件而限制,如: 外在的時空條件,自己的天生資質,還有後天培養的
心量大小等等.. 因此要做傳承的學問,是需要相當多的機緣下才有辦法行之。
而追求自己生命的學問就簡單多了,只要有謙虛,受教的心,透過當下感受反饋到
內在的自性,了解了本心需求,聽從祂需要的東西是甚麼,久了自然就可達到明明
白白的階段了。
但以實質面來談論明明白白,還是得先駕馭內心深處的善惡念頭才行,並非同文中
說得那樣簡單的。
故在與他人/社會和諧前,要先能了解自己的本質與條件在哪個位置,知道自己做學
問的心態,如果不清楚自己的心是從何而來,從何而去,那即是說沒有經過和諧自
己身心靈的第一個階段,因此,筆者會勸這樣的學者,先以追求生命本質來作修練
,如果學了許多知見,運用邏輯思想,統整某些經典運作模式就以為自己有使命做
到傳承,那真的是大錯特錯了,因一時的法味,不能是支持宏大願力的動力來源。
法味意為法喜,一種透過修行或研讀經典而有的無上喜悅,但這樣的喜悅只是一時
的,並非永久,要作傳承者一定得發下宏大的願望,才能有無上得力量幫忙加持,
可以參考四誓宏願。
至於,第二個與他人/社會的和諧的本意,筆者並不擅長寫下激勵或是實用性文句,
故筆者在這個階段就簡單談談,行者與他人相處上會遇到的幾種心理狀態
第一種狀態是覺得自己並沒有這樣的用心,但在他人眼中自己就好像犯了過錯。這
樣的狀態是一種警訊,是間接告訴自己有無名煩惱纏身,而真要探討這種無名的狀
態,可從家族來自的業力來談,也可可從自己平時是否常作違反自然道理的事情來
談,而這種狀態以家族的業力為根本影響,為此行者更要時時地檢視自身。
因為這是一個好的機會,可以反思並慢慢了解不為己知的一面。
而大多人都會因為遭受到不平等的待遇而心生不滿,其實筆者建議先別著急地產生
相對怨恨,將這些狀態想成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就會清楚每一個無名衝突都是在自
己不經意的小處一點一點建成的。只要能夠察覺,這樣的無名衝突馬上消失。
第二種狀態是是否有事先避開矛盾的環境的能力。
這樣的能力必須建立在能察覺到自己與環境的關係,如果明知此行會有衝突產生,
最好的狀況就是先避開吧,但如果明知有所危險卻不避開,就得承擔相對的後果。
但具有察覺環境的能力,也並不是多麼高明,因為有些時候,明知不可為而為之,
就是在說明了人道如天道一般,要能有調節改變失衡的能力,為此行者才有辦法往
上提升氣度及格局,進而影響更多的後進。
而這樣的狀態就是行者選擇了傳承的學問,故不斷地累積這樣的衝突,讓未來有更
多的體驗可以傳承經驗。
第三種狀態是而有存出入世修行的心態,進而有產生相矛盾的作為。
一切人情事故非干我事,選擇獨善其身,或是認為入於世接受各方的誘惑考驗,進
而讓自己的心性可以穩定不受影響,其實,談到這種和諧是沒有對錯之分的。
只是筆者想讓諸位朋友了解,如果作某件事情時,自己並未感到後悔,但對他人卻
產生傷害,怨恨、不滿等等的負面情緒,那就算在某個層次修行的再高明或是大多
人都擁戴了自己,但這種狀態仍是假性的和諧,因為累世/根本的衝突與矛盾並沒消
失,都還是存於內心深處的。
第四種狀態就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難得糊塗了
這種狀態的培養可以說是圓滑,但更精準地說,既是該作即作,該為即為,不因衝
突而改變自己的原則,但可以緩和當下的氣氛,使衝突的狀態冷靜,並轉成平和的
能力,這種能力就是一種談判力,也是種影響力。
所以當許多人再追求權力的霸氣時,行者知道與他人/社會的最終和諧的能力,就是
作到一團和氣。
*第三種和諧就是與天地間自然的和諧。
這個層次的和諧,可以簡單分成兩種,一種為順其自然,一種為非自然的意志運作。
順其自然,無為的學問就先略過不談,而非自然的意志運行,這得談談心智的分別
了。
筆者過去提過天地之心,天地之心在筆者的解釋有分兩種,一種是宇宙中存在的心
念,一種為存在於季節變換中的冬至,先不論冬至在修法上的意義,對應水澤節卦
的道理,”天地節而四時分”,因為天地間有一定的軌跡運作,因此才有了循環不
斷的現象,而天地之心的生成,除了宇宙中的絕對以外,以天地間的角度來談天地
之心,其實就是人本位,也就是談的是人的求知能力,情感運作能力,最後才是意
志選擇的能力,這樣邊所談的心智能力,其實也是第一個階段談得知見,因此,透
過和諧身心靈的基本功夫,其實等同融合於天地的功夫,並無不同的。
*心智有三
首先求知的能力是心智運作的初階現象,因為不了解未知,所以需要透過各方面的
說法才讓自己能夠體驗到天地之力。
第二為情感交流的能力,天地起源是未知,但是自己的生命源頭卻是父母給予自己
的,故透過上對下情感交流後,就能感受到一種接近無私的心意,這種心意類比到
天地,就會清楚上天所以留下了人類,是否也是一種父母的一種關愛呢?
這樣的心意,就是自古以來天地間留存的道理。
最後就是意志選擇的能力了,天地之心就是宇宙之心,如同聖經上提到的愛是恆久
忍耐,又有恩慈的心意,這種力量讓過去與現代的人類,透過良善的念頭建立了人
類集體意識中的虛空和平世界。所以,一旦能夠了解自己的意志是可以產生巨大的
影響力後,就會清楚離開愛的世界將是困難與障礙重重。
但轉換到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想要做好事,說好話,存好心,可這樣的行為是否
能夠發自與本心去發揚呢? 還是是為了得到他人的讚賞而有的呢? 或是說為了滿足
自己的慾望,或僅只是自己的執著得這樣作呢?
要能夠清楚自己的意志選擇了哪個方向,在某個意義來說並不簡單呀。
因此,在能夠將自己內在與外在合而為一,進一步才能從外能作到與他人/社會的和
諧,最後退一步,慢慢理解內在心智的三等次力量的不同,這樣便能夠慢慢掌握和
諧於天地的關鍵了。而這個關鍵可以是很簡單到不值一提,大道至簡,卻也能夠談
論形而上的世界不同(虛空世界的等次分別),可後者的說法暫時無法被證明,卻有
不能說沒有,因此筆者將這樣的一種矛盾定義能最後一種和諧力量-
*第四界與界的和諧”。
如果,定義虛空世界是人的集體意志產生的,那就間接定義了人是有念力的生物,
但念力如何被證明? 可雖不能證明,筆者所接觸了許多法門都有在談這方面的事情,
若不提念力的狀況,換談論鬼神之力,可知道鬼神的形態在各個時代文化都不相同,
那鬼神有如何能被證明呢?
因此真實的行者,在未達某個等次前,是不敢造次說鬼神之力,談論念力的成效如
何,只能以慎終追遠,祭拜祖先來談談了。
回到心智的第二個力量,情感交流的運作,其實父母生了我們,養育我們,我們每
每思念著父母對我們的恩情,進而回饋,就以足夠了。
因此,和諧有四,心智有三,講的就是同一個道理,只不過筆者分了等次,藉以細
分有先後不同,但其實和諧的能力是一種察覺氛圍失衡後有所能力可以調整,改變
當下的衝突,這是一種調和的能力,所以透過水澤節當位以節,中正以通的兩句道
理,就是再說明行道者的立場要能堅定,並時時能保持行中道的心態,這樣自然就
可以具備改變的力量。
而這個力量再禪宗的思想裡,最主要還是以機緣為主,所以回到了作學問的心態分
別,如果自己沒有相當的條件及體驗輔助傳承的標準,那就以簡單、輕鬆的角度來
看看自己的心跑到那去就好,畢竟不是每位朋友都能講經說法呀,若沒有德行的相
互輝映,只能以過多的節制,守戒來達到經中所說的標準,那就有本末倒置之嫌,
故水澤節最後說,苦節不可貞,其道窮也! 過於追求某件事物,而失基本分寸,那
只會使自己的路越走越窄了。
二、適可而止的不同(艮卦與節卦差異)
三、道德經28與32章對應自然易
四、結論:
談到最後,筆者只覺得好累呀,寫下了這些文章,必須要花更多時間研究過往學習
到的美好知見,而追求的生命學問,即是禪心,禪心真解釋起來也難,也簡單,引
用敝人寫過的一句話,
心中有善即是佛心,
心中有惡亦是佛心,
佛心本就包含善惡
此時佛心即是禪心。
在禪宗的思想上,無論學習知識或是體驗天地人這兩者都是無分別的,因在禪心的
體會中,必須以生命變化為基準來考量,而要怎麼迎接未來在生命中的變化呢?
這就要提到禪心的修行功夫了。
修習禪心是非常很簡單,只有三種功夫
1. 做好準備,
2. 身體力行,
3. 實事求是,
身體力行的功夫,是在追求做人的學問,實事求是的功夫是教人,怎麼做事的學問
,而參透因果、破除煩惱、產生菩提心的功夫,就在說怎麼透過以上兩者來做好準
備囉。
為了簡單解釋,做好準備的意思,敝人提出一個小故事分享給大家,一位年輕的禪
師問老禪師,甚麼是禪,老禪師反問今天吃完早飯後碗洗了嗎? 年輕禪師說還沒,
老禪師就說哪就去洗碗吧。
年輕禪師洗完碗之後,又去問老禪師,請問禪是甚麼? 老禪師問洗好碗之後,地板
擦乾淨了嗎? 年輕禪師不發一語就去做了。傍晚年輕禪師問老禪師說,可以教我禪
了嗎?
老禪師就說把今天早上的事情做好,晚上就可以好好地睡覺了。
若干年後,年輕禪師變成了老禪師,新一代的年輕禪師也問了同樣的問題,而這一
次的老禪師卻仍然反問,今天早飯吃完,碗洗了嗎?
一切都沒有變,但是一切都變了,這就是禪心的相對,也是絕對。
若能體會到禪心,諸位朋友是否體會到這敝人所追求的生命學問了呢?
而有興趣了解禪心的朋友們,敝人建議可在六祖壇經中機緣品一說,理解到一些端
倪,當然,敝人也只是提個方向,多說了,也只是增加諸位朋友對於禪宗知見的誤
解,畢竟許多字句必須靠自己細細體會的,談到這,敝人也即將為這囉嗦的前言下
個結論。
追求生命的學問並非是要讀多少書,創立多少文字,也並非走入深山,追求苦修,
當然如果避於世而不苦悶,那也是聖人之境界,我認為僅僅是做好準備,活在當下
,用當時應該有的心情,來面對人生中所有的課題。那麼在準備離開人世前,能有
不後悔的心情,那麼今世的生命學問一科應該就可以不用再重修了吧。
By Juicelover
作者: mikelin7747 (反求諸己)   2018-09-22 22:00:00
感謝你的用心與分享! 飢來吃飯睏來眠 語默動靜不異禪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