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經本人同意,不得任意轉載
如果需要引用,請註明作者「tommytsai123 」
【奇特的民間信仰現象:淺談「奶奶廟」概念與很多神像的廟】
如果是長期關注民間信仰,或是跟筆者一樣時常到各地宮廟參訪的人,通常會注意到有一種
相當特殊的廟,這種廟裡什麼神都拜,什麼功能的神明都有,無論是祈求健康、財運、考運
……還是其他各種方面皆然。在這種廟裡,彷彿什麼事情都有專門對應的神明可以祈求,就
像一間「大型綜合醫院」一樣。
這種廟,在中國大陸,被廣大的網民們稱為「奶奶廟」。這是源自於北京清華大學一位博士
生,對位於河北省易縣一間這樣形式的廟宇的田野調查。詳情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https://chinaqna.com/a/50726
我們都知道,中國大陸的佛教、道教與民間信仰,自從1949年中共建政以後,開始受到中共
黨國體制的壓迫,從1950年代的「鎮反(鎮壓反革命)」開始,歷經「大躍進(三年大饑荒
)」與「四清」,最高峰是1960年代開始的「文革(十年浩劫)」。就筆者觀察,直到最近
10年,民間信仰在中國才有復甦的跡象,但仍是在黨國體制的佈局、設計與監控下,按照中
共的政治目標發展,配合中共實現其政治目標(統一戰線,即是此道理)。
近代中國史上以扶乩、宗教興學、慈善事業與宗教出版……等作法大行其道的「民間教派」
與「扶乩團體」,紛紛被定性為「反動會道門」,在1950年代的「鎮反運動」中遭到中共的
迫害,基本上在當前的中國大陸已經不太能見到,其中又以「一貫道」、「天德教(天德聖
教)」、「紅卍字會」與「萬國道德會」為首,受到的迫害最嚴峻,迄今在中國大陸也未能
擺脫「非法」的官方定性。
在台灣,民間信仰並未受到嚴重的破壞,經歷1937年隨著中日戰爭開始的皇民化運動之取締
與監控,在戰後迅速得到恢復,國民黨威權體制也是採取監控措施,並未對台灣民間信仰有
多大的迫害,甚至會為了籠絡與安撫本省族群而一定程度在政策上對民間信仰採取比較寬鬆
的控制(惟需遵照「節約立國」與「戒急用忍」的國策,必須要「節約拜拜」)。
綜合以上的因素,台灣遂成為考察與研究中國民間教派、漢傳佛教、符籙派道教、丹鼎派道
教……等等「中國民間信仰」最好的環境。香港、澳門與南洋亦然,南洋的華人民間信仰又
因族群因素,已經融入不少南洋各族群的習俗、傳統與儀式元素,且「同鄉會」的性質仍比
較重,不像台灣各族群的融合程度已經相當高。
我們就從「族群融合」的角度,帶入本文要討論的課題:「台灣的奶奶廟」
台灣史上的第一間「奶奶廟」是哪間廟,目前已不可考,目前最知名的「奶奶廟」,即為俗
稱「石門四面佛」的「石門金剛宮」與「文山天寶聖道宮」。基隆的「和平島天顯宮」、嘉
義的「光正萬教殿」在定義上則不太算是「奶奶廟」,但受到其創辦人理念的影響,也幾乎
什麼神明都有奉祀,筆者亦在此一併介紹。
1:新北石門 石門金剛宮(北海岸四面佛)
金剛宮創建於1986年,雖並非全台的「開基四面佛祖廟(應該是台北六福客棧的「長春路四
面佛」)」,但可能是全台灣規模最大的四面佛廟宇。去過的人都知道,從最外面的玉皇上
帝與齊天大聖開始起算,一直到最後面的天堂地獄跟五百羅漢,這裡的神尊多到難以計算。
創辦人「許合」先生則被雕一尊「慈心仁聖大帝」供奉。
這裡還有一艘王船,以及一尊號稱是全台唯一的,主掌生辰八字的「八字娘娘」。另外,將
北全真五祖之一的「劉海蟾祖師」奉為財神的風氣,在台灣應當也是從這裡開始(「劉海戲
金蟾,蟾蜍咬錢來」),後來才有由石碇五路財神廟主委曾忠義創建的「石碇仙石府」。
2:高雄旗山 八路財神廟(桃園新屋 八路財神廟)
八路財神廟創建於2000年,旗山與新屋是同一個創辦人。就是將五路財神加入「天」、「地
」與「人」三路財神,合稱八路財神。將發明「骰子」的西漢開國大將軍韓信視為「偏財神
」與「賭財神」奉祀,在台灣應當也是從此開始。
3:嘉義中埔 光正萬教殿(嘉義東區 光正萬教宮)
這兩間係同一位創辦人所建,先有嘉義市區的「萬教宮」,後才有中埔的「萬教殿」。創辦
人黃進卿稱是受到了天啟,使他決定開始宏教濟世,並由南鯤鯓李府大王賜他「慧法皇聖」
的法號。在他得道仙逝後,「慧法皇聖」便成為他的神號。
https://i.imgur.com/XhQsoQn.jpg
https://i.imgur.com/LXqhaQ8.jpg
https://i.imgur.com/zavR6Vz.jpg
https://i.imgur.com/F5eFdrB.jpg
https://i.imgur.com/CyxZsva.jpg
其實,一間廟是否算是「奶奶廟」,這到底是個比較主觀的認定。是以筆者個人來說,未必
奉祀的神像包羅萬象,就能算是嚴格定義上的「奶奶廟」。通常對於「奶奶廟」的認定,泰
半是基於該廟是否表現出一種試圖用廟宇在賺錢的型態,也就是俗稱的「廟店」。
要不,現在有非常多大型廟宇,也是什麼神明都有奉祀,要求考運與學業有文昌帝君、要求
財運有財神、要求姻緣與感情有月老……或是興建奉祀玉帝與三官大帝的凌霄寶殿以提升該
廟的規模、地位、信仰、格局與知名度……等等。甚至很多廟的主神,在信眾心中的知名度
與信仰地位,已經幾乎被後來增設的神明超越,從而造成對廟方管理與經營策略上的影響與
改變。有許多的信仰傳統,就是被這樣的細微因素所造成,大家若仔細觀察,不難發現這種
現象在現在許多中大型廟宇是都可以見到的。
今天,筆者借用「奶奶廟」這個概念與話題,作為對「拜很多神明的廟宇」這個議題的一些
討論,主要也是希望大家的目光不要只局限於台灣或是某個地區的某間廟宇,對於中國與南
洋群島的廟宇及其信仰文化,我們若多多觀察,也會發現其中很多趣味與奇妙之處,並反思
台灣民間信仰目前的諸多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