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sdhws (sdhws)
2022-02-03 20:49:54過年前後拜了許多間廟
在埔里地母廟看到綠色屋頂的時候,忽然想到對於廟宇而言
屋頂用甚麼顏色分別有甚麼特殊的意義?
常見的像是黃色,像是靈巖山寺、佛光山,網路上查好像黃色象徵至尊的顏色
是否用來象徵佛祖的地位?
除此之外常見的還有紅色,如芬園寶藏寺、鹿港新祖宮
較為少見的,如綠色的有國姓鄉仙佛寺、埔里地母廟
黑色的有台中寶覺似、名間鄉受天宮
藍色的有枋寮大武力福德宮
灰白的有慈濟靜思精舍
他們在建廟時選用屋頂顏色時是否有什麼特別的考慮?
譬如說祭祀的主神?建廟的目的?該廟所屬教團自身特殊的需求?
又或者是當地的地理環境呢?
我記得旗津好像有廟宇屋瓦顏色不對而導致廟宇封閉?至於慈濟那個可能不可考了,加上他們是宗教團體,教別也不同,應該跟風水或是崇敬的對象無關
作者:
angechen (angechen)
2022-02-04 02:28:00習慣啦,以前台灣人都嘛是紅屋瓦,日本來了引進黑屋瓦(同時也是原料的改變)傳統的客家人也大部分是黑(青)瓦,國民黨來了以後帶來各地建造,主要又以北方為主,所以開始有黃色的,佛光山等也是因為中國佛教會的習慣(或是說主事者or建築師的原鄉習慣),再後來繼續跟材質的升級就什麼顏色都有了,就開始可以給人或神指定了,地母廟就是採大地的綠色當屋頂,慈濟則是理念吧,講求樸素與便宜風水原因比較知名的應該是蝦/龍蝦穴上的南投鯉魚潭民宅跟王功福海宮
受天宮用青黑色是因為玄天上帝是北極玄武之神,北方屬黑,北方壬癸水,在中國神話裡,在盤古開天的時候,水是混沌的氣凝聚成的,所以是黑色的。枋寮大武力福德宮則是因為「龍蝦穴」的地理,用紅色的話代表蝦子被煮熟了。目前的佛寺建築則是以戰後引入的中國北方宮殿式建築為大宗,日治時期引進的黑瓦很少能看到了(在古屋修復跟文化資產保存才能看到),宮殿式建築也影響民國50年代至今的廟宇設計 。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22-02-05 22:08:00法鼓山農禪寺,整間外觀已經看不出是一間佛寺~~
是的 臨水宮,不過有新聞說是因為佔用市府用地而一直遲遲不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