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是道家最重要的經典,生活中的人生智慧可與道德經相互映證。
個人理解,可說是宇宙的道理都在道德經裡面了,今天跟道友們分享,道德經中對善
於修道之人的描述,供大家參考。
若大家有空,也建議可至宜蘭道教總廟三清宮參拜,親近正能量正道的地方,對讓心
柔軟放下執著會很有幫助。其他如:台南開基玉皇宮、武當山上帝廟、新竹天公壇、沙鹿
玉皇殿、松山奉天宮、草嶺慶雲宮(大里天公廟)等等,都是很不錯的選擇,供大家參考
。
道德經第十五章
古之善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夫唯不可識,故強為之容。
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
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
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動之徐生。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白話譯文:
古時候,那善於修道的人,精微、奧妙、玄遠、通達,深涵於道,難以了知。
正因為他深涵於道,難以了知,因此我勉強地為他做一番描述形容。
他遲疑審慎像是冬天涉過河川上的薄冰一般,
他猶疑拘謹好像是畏懼四鄰的窺伺一般。
他莊敬恭謹好像是賓客一般,
他除去執著好像冰雪銷融一般。
他敦厚樸實好像未經刨開的原木一般,
他胸懷寬廣好像幽深的山谷一般,
他渾淪不分看起來像是混濁的水一般。
誰能讓那混濁動盪的水,逐漸歸於寧靜,慢慢變得清澈;
誰能讓它安歸於靜,再慢慢啟動、徐徐生長。
保愛此道的人懂得不自滿,正因為他能夠不自滿,因此他能夠去舊更新。
心靈藥方:
天道難以了知,不必老是想去窺伺;須知:有幾分敬畏就有幾分福氣。
生命不是用分別心去認識,而是用無分別心去感通,真切的感通起於敬畏。
寧靜之後,再啟動,這樣的啟動才是強勁而有力的。
不避混濁,能讓混濁澄清,這才是真功夫。朋友,息心止慮吧!
https://i.imgur.com/qkD2a1A.jpg
https://i.imgur.com/0OfuYub.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