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Licor ( ╮(╯▽╰)╭) 2024-09-23 01:00:00
咖哩辛料感不夠到味的部分,會不會是因為台灣人口味較清淡@@至少澳洲的印度香料奶茶比我在台灣喝到的都香濃,包括想想話說痣姊那篇聊到50大,剛好我前幾天看了世界50大某屆榜單總覺得西班牙和中南美洲太多間了@@有點好奇評審組成與風氣我去過南美洲,滿難想像為何那麼多中南美洲餐廳上榜是否歐亞和北美評委尋求某種異國風,結果投給中南美洲餐廳Liz高琹雯有影片談到亞洲50大的評委組成與選制如何造成影響抱歉一次留好幾則留言,希望沒離題,很少機會能聊50大榜單XD重看了Liz講亞洲50大餐廳2022年榜單的影片,那年亞洲分六區印度南亞、北東南亞、南東南亞、港澳台、中韓、日本每區各53位評審。台灣要跟港澳分這53位,若評審跨國活動不頻繁,對於台灣餐廳想取得好成績就很不利我在想,東南亞分成兩區,是否對泰國和新加坡較有利呢
作者: Licor ( ╮(╯▽╰)╭) 2024-09-24 18:21:00
我好奇的是,米其林三星在東京有12家,台北2家,曼谷0家,亞洲50大則是曼谷很強,能有8-9家餐廳進榜綜觀亞洲,米其林感覺滿貼著GDP、國家的經濟實力...大東京有近四千萬人口,再加日本職人精神,餐飲璀璨可想而知曼谷則多數當地人經濟實力難支撐高檔餐飲,或許很靠觀光客?米其林和50大對東京和曼谷(及新加坡)呈現出迥異的結果不知何者更能呈現各城的高檔餐飲實力?(但東京在50大也滿強雖曼谷在50大可能太強,但或許米其林不給三星也太貶低曼谷(?不過撇開這些思考,自己實際去吃還是很重要的XD實際把曼谷、新加坡、東京等地多數50大餐廳吃過的人,更能評斷那些餐廳值不值得上榜這方面我很需要努力XD上次去曼谷是十年前的事了...另外,一方面fine dining本來就跟普羅大眾有點抽離、隔閡一方面米其林星星和50大的切入點本來就似乎不太一樣啊我扯太多了,還是要自己去吃過更有發言立場與實際經驗幾年內會去曼谷,屆時盡量去痣姊及50大再挑一兩家試試^^回歸正題,Gaggan這篇食記很精彩,真是一家很有玩心的餐廳!幾則留言打完,覺得米其林和50大都有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XD樂見50大這幾年增列51~100名,之前只有50家太少了不過今年51~100名,台灣沒任何餐廳入列,實在是變動真大...沒事, "變動真大" 四字收回,其實變動不大
作者: Licor ( ╮(╯▽╰)╭) 2024-09-25 13:46:00
打完留言更感到兩者的評分方向不同米其林看似更嚴謹,但正因嚴謹,反而有不少難自圓其說的給星好奇型男主廚三星夢是怎麼說米其林而解釋到你不認同的點?昨天打留言查資料時看到OAD百大餐廳榜不知OAD和Tabelog的金銀銅賞這種,會不會更客觀些(客觀是指較少因少數評審與規定影響排名,且評分標準較多元)對了,50大規定只能投給評審自己一年半內造訪過的餐廳因此難訂位或座位少的餐廳(如齋藤),先天上難以取得高名次另外,不知港澳台的53位評審裡,台灣評審占幾位.若三地各18位港澳的本地評審數是台灣兩倍,純以數學看,就比台灣有利多了各區評審人數和國際商旅量一出來,各國表現就差不多出來了我也覺得50大或多或少會想對美食文化引領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