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1900博物館(Musée 1900),過去不一定只能回味

作者: toiletmei (傲笑年)   2019-02-19 19:11:09
https://blog.xuite.net/toiletmei/blog/586783576
  婆婆把車開往于捷斯(Uzès,強烈推薦這篇文章)的方向,每年夏天回法國度假時
幾乎一有機會就來,這座看也看不膩的千年古城。但這次,婆婆似乎不打算停駐,便把車
子再往南開。見到村名的時候,我忍不住笑了起來:阿爾佩拉爾蓋和奧雷拉克(
Arpaillargues-et-Aureillac),好長又好難念哦!
  這座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莊,好奇是什麼原因吸引婆婆帶我們前來,車子停妥後,答案
揭曉:1900博物館(Musée 1900),「神奇的、知識的、罕見的、有趣的」四個大字貼
在正門口,宣告了博物館的調性!
  原來婆婆知道子台是鐵道迷,疼孫疼到心坎去的奶奶想盡辦法討金孫的歡心,這座博
物館展示了「先人智慧的結晶」,戶外展場陳列著舊火車頭,子台一下車馬上飛奔而去,
見狀,婆婆大喜!
  在戶外參觀了好久,久到我都忘了要進博物館參觀了。
  直到婆婆喊我們進去,子台才依依不捨進入室內,但一進門,子台很快就被眼前的展
品吸引了。
  婆婆還沒買完票,我們便逕自參觀起來了,因為實在是太令人好奇眼前的東西是什麼
了!這是一個內有槳狀扇葉的金屬槽,只要轉動上方的輪子就能帶動扇葉,經JY解釋後才
知道這就是電力還沒普及前的「洗衣機」!想像以前的人為了不想一件一件洗衣 服而發
明的手動洗衣機,水槽下方還能燒煤炭來加熱槽內的水。最妙的是脫水是利用滾軸將水碾
榨而出,看起來十分費力又傷衣服!
  順著參觀路線進入博物館,喜歡古董車的訪客一定會眼睛一亮。車庫區(Le Garage
)展示了可供成人回味過去的交通工具(馬車、轎車、貨車),也有讓孩子體驗的古董玩
具車。這一區很適合全家出遊的家庭,孩子們好奇的在這些幾可亂真的玩具車穿梭,大人
們則可專注的閱讀說明,藉此認識過去那個年代的引領潮流和不斷創新的發明。
  走出車庫區,另一個大展區也是和交通工具有關,只是比較小型。「摩托車與腳踏車
區(Motos et Vélos)」則是展示了古董摩托車與腳踏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各式
各樣的腳踏車,腳踏車的演進相當有趣,而法國人在腳踏車演進的歷史中占了一席之地。
  有人說腳踏車的祖先-雙輪車(Bicyclette)是法國人無意間發明的,但卻沒有任何
文獻記載。比較有根據德國男爵卡爾·德萊斯(Karl Drais von Sauerbronn)在1817年
於巴黎展示了他的「會跑的機器(Laufmaschine)」,這是自行車最早的形式,沒有腳踏
板的設計,只靠雙腳滑動來運作,很像現在的滑步車。這臺「滑步車」在法國和英國大受
歡迎,也啟發了法國人「改造」的熱情和興趣,於是世界上第一臺有踏板的腳踏車正是由
法國人!
  1870年到1880年最流行的腳踏車是一種被稱作「高輪車(法文:Grand-bi;英文:
Penny-farthing)」的「雙輪車」,會這麼說是因為這是全世界第一臺被以英文稱作「
bicycle」的腳踏車種,由於它大大的前輪,可以提供「高速前進」的快感和便利,而且
因為前輪較大所以避震能力較好,騎起來也較為舒適。
  高輪車的設計師一般公認是法國工匠尤金‧邁耶(Eugène Meyer),至今還有使用
高輪車進行的比賽,而世界知名的環法自行車賽(Tour France)則是延續法國人對於腳
踏車的熱情而舉辦的比賽囉!
  摩拖車與腳踏車區一旁有兩個小展區:通訊區(Poste)和雜貨區(Grand Bazar)。
  通訊區展示了進入「電信時代」的19世紀的通訊工具-電話(Téléphone),並復
刻舊式的電話亭(Cabine Téléphonique)和電話簿,讓人得以回味過去通訊的樣貌。
除此之外,也展示了19世紀末至20世紀中郵差制服的變化。
  雜貨區的展品更是豐富,令人目不暇給。很多東西實在令人難像不到!像是1935年的
陶瓷鬆餅機(gaufrier émaillé),立方型的烤盤像是塊狀巧克力,乍看之下還真難猜
到是什麼東西;1952年的磨豆機(moulin à café)看起來像是藥罐子;以鋁製作的有
洞圓球竟然是洗米器(boule à riz),法國人的創意真的難以理解;除此之外,還有
1953年的蔬菜削皮器(éplucheur a légumes),若不仔細看,還以為是電鍋呢!
  下一個展區與攝影和電影有關,博物館展出了許多舊式的相機,其中最令人注目的是
1880年Gilles & Fils的木箱照相機。小時候最喜歡的卡通之一《小英的故事》,描述小
英和媽媽一邊旅行一邊幫人照相來籌措旅費,小英媽媽用的是可攜式木箱照相機,比起這
臺木箱照相機可是輕巧得多。還記得小時候家裡買過一臺傻瓜照相機(還記得經典廣告詞
:「它傻瓜,你聰明」嗎?),也買過比較昂貴的傳統照相機(但還不是單眼),後來數
位相機席捲狂潮,讓我拋棄了笨重的傳統相機改用數位相機,最近則愛上了單眼相機的拍
攝質感,雖然現在手機鏡頭愈做愈厲害,但我仍深深著迷於按快門的喀嚓聲。
  穿過咖啡廳來到另一個大展區,來到了農業與貿易區(Agriculture et Métiers
d'Autrefois)。
  這一區展示了許多農耕相關的工具,包含這些工具是如何鑄造的都詳細的解釋。因為
母親是務農世家,所以許多工具對我而言一點也不陌生,猶記得兒時每年暑假都會回彰化
外公外婆家幫忙,在烈日的曝曬下,兒孫們穿梭在農田間幫忙搬運裝袋的稻穀,並將這些
稻穀平鋪在大埕上,用器具不斷翻攪,空氣中瀰漫著一股濃濃的稻香。即使多年以後,我
仍記得那股記憶中難忘的味道。
  這個展區中最有趣的莫過於一個被稱作「攪乳器(baratte)」的小玩意兒了!乍看
之下以為只是一只普通的玻璃瓶,仔細一看才發現上方的手把能帶動瓶內的扇葉,用來將
牛奶或鮮奶油(crème)轉化成奶油(beurre)!其原理則是利用牛奶中的脂肪的密度小
於乳清(乳汁中酪蛋白凝結濾去後剩下的液體成分),因此扇葉不斷攪拌下乳清會被「甩
」出去,而奶油則會累積在扇葉上(YouTube的示範影片)。而這個1920年製造的小型攪
乳器僅供家用,商用攪乳器的尺寸則大上許多。
  農業與貿易區最深處還有一個獨立的小展區,展示了18世紀的水車,這是我第一次見
到真正的「水車」,是真的有過用的喔!博物館位於塞內河(Les Seynes)附近,曾有溝
渠通到這裡,以水力趨動磨坊將麥粒研磨成麵粉,不過現在溝渠已經不復存在,但水車和
磨石則被被保留下來囉!
  雖然宣傳單說逛完整個博物館大約只要1.5小時,不過我們可是足足花了兩個小時才
逛完呢!每件博藏都標示名稱和年代,有的還會附上簡介,不過可想而知只有法文版,這
是比較可惜的地方,如果有來到加爾省或于捷斯旅遊的話,想要回味過去,別忘了來1900
博物館參觀喔!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