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幾年前就想寫文章談談了,但反而是在最沒時間的狀況下弄出這篇東西…)
《櫻鐵奇想》(サクラテツ対話篇)為藤崎竜於2002年開始連載的短篇漫畫作品
,藤崎之前因為《封神演義》而大大出名,大概因此有了一點恣意而為的空間,
而許多不受歡迎,也不見得成功,但卻非常具開創性的作品就是在這種狀況下產
生,《櫻鐵奇想》可以說就是這樣的作品,而再加上藤崎竜是一位非常特殊的漫
畫家,從而使得這成了一部極端特殊的異色作品。
關於「混沌」
混沌(Chaos )是個希臘概念,並且最初所指的並非現在所理解的「不可預測性
」,而是在創世之始的虛無,混沌與宇宙在古希臘是對立概念,混沌是萬物之對
立面,從而除了以神話的方式,將之稱為第一個神誕生之初的狀態外,似乎沒有
方法正面的去描述混沌。
這是因為用以描述「宇宙」的語言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秩序,從而無法描述一個全
然無序的狀態,甚且混沌尚不只是全然的無序,還是完全的虛無,面對這種東西
除了給它一個名字,似乎沒有其他的處理方式了。
不過混沌在近代語言中不再是古希臘概念的全然虛無,而主要表示不可預測性,
或可以說無序,這和雖然不同於混沌原初的意義,但仍然有相關性,如果我們試
圖表現出,甚至試圖演出混沌,我們不可避免地要運用一些能被了解的概念、形
象、因果關係,因為不如此就不可能表現出任何東西,從而最終能夠被演出的就
只有一種超出常理或不可預測的特性,這並非原初意義的混沌,但也是試圖在秩
序中仿製出混沌的嘗試。
由於混沌只能在秩序中藉由超出常理或是不可預測模仿而展現出來,從而反諷的
是,秩序愈是精巧,愈能夠模仿混沌,而這產生了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秩序與
混沌在精緻的作品中有時會顯得難以區分。
哲學大全-對附庸風雅的諷剌
《櫻鐵奇想》這部漫畫的日文原名是《サクラテツ対話篇》,而就是《蘇格拉底
對話篇》的轉音,而這部漫畫中所有的人、事、物都是哲學家、哲學術語(也混
入一些宗教術語),全部弄清楚其實大概也可以去考簡單的西洋哲學史了,這些
運用條列如下:
櫻鐵-蘇格拉底(Socrates)
出井富良免-柏拉圖(Plato)
久散&鐵瓶-贊西佩(Xanthippe)(蘇格拉底的惡妻)
愛麗絲-亞理斯多德(Aristotle)(不過模仿的是希臘音,而不是英文)
出井紀世能-色諾芬(Xenophanes)(前蘇哲學家)
費若本-保羅.費若本(Paul Karl Feyerabend)(科學哲學家)
齊格穆-齊格蒙.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
日本總統杜威-約翰.杜威(John Dewey)(實用主義哲學家)
小菊花神-叔本華(Schopenhauer)(作為意志與表象的世界)
羅漢-拉岡(Lacan)
風吼-傅科(Foucault)
漫畫妖精-維根斯坦(Wittgenstein)
漫畫神-海德格(Heidegger)
魔界王子-尼采(Nietzsche)
聖獸奧古斯丁-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
魔界海瀨瑣羅亞斯德-瑣羅亞斯德(Zoroaster)但另一個譯名在這裡更重要就是
「查拉圖斯特拉」(Zarathustra)(祆教的創始人,但要注意的是尼采的重要作品
就是《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而在該作品中其實只是借用了這個名字。)
宇宙戰艦「自然哲學之數學原理」-Philosophiae Naturalis Principia Mathematica
(漫畫中只用了後半Principia Mathematica)就是牛頓最重要的著作
世界樹-來自北歐神話Yggdrasill(附帶一提,藤島康介的《幸運女神》也有運用)
巨大戰艦「實用主義」-Pragmatism,哲學流派
這還不是全部,基本上所有出現的人物(除了「讀者」以外),全部都是哲學家
,這其實是一種日本漫畫中常常使用的技巧,基本上就是利用大量既存的事物,
試圖讓作品沾了這些東西的光,從而產生非常有「深度」的假象,或是讓讀者用
自己的知識補充作品的內容,基本上是一種很簡單、華麗,但沒啥深度,說穿了
非常廉價的手法,不過基本上是日本漫畫沒有不用的,然後許多一頭熱的讀者就
鑽進去,以為可以看出什麼「深意」來,弄到最後只是在自己的膚淺上,貼上了
些哲學家的標記而已。
作者很明顯地知道這一點,並且為了諷剌這一點,將所有可見的人物都玩上這套
,而且故意地讓某些人物和被援用的本人有點關聯性,有些人物完全沒有,讓讀
者想猜其中藏了什麼東西,但其實他什麼也沒講啊。暗暗有關聯的是富良兔在故
事中也寫著櫻鐵的「對話篇」,這和柏拉圖寫蘇格拉底的對話篇一樣;變態羅漢
自稱是從「鏡之國」誕生的,則和拉岡談人格形成中的鏡像有關;漫畫神海德格
說「我是漫畫與現實間絕對的存在」,這當然是仿哲學家海德格的話語。但這一
切隱約的關聯其實和哲學的內容都「沒有關係」,這只是用來釣讀者,並讓讀者
試圖認真對待這故事上的通篇胡鬧的手法。
但除此之外,有些人物是完全沒有關聯性的,像是奧古斯丁、查拉圖斯特拉、杜
威、佛洛伊德等等,硬要說關聯性也必然非常牽強,這另一方面建立了一種有趣
的效果,我們知道有些人名和本人有關,但似乎不都如此,從而讀者解讀時會無
所適從,而產生了「精緻的混亂」的效果。
當然,相信藤崎竜並沒有受過科班的哲學訓練,但也相當不錯了,就漫畫家來說
要有一定程度的博學才能用這麼大量的哲學人物,而也要有相當程度的自制,才
能不在故事中解說哲學,或用哲學語彙穿鑿附會;只有博學而清醒,甚至個性上
相當好諷剌的人才能這樣運用大量哲學碎片而故意什麼都不講。看《櫻鐵奇想》
是一種自制力的遊戲,如果認真對待,試圖找其「深意」的話你就輸了,但我們
必須承認對許多人來說,這部作品的誘惑力非常大,這從第一話的標題:
「賽は投げられたゾヨ!! 」(來自於凱撒渡臺伯河時的演說,要詳細說明的話又
是一整個歷史故事了),就可以體會了,知道的愈多,在這年頭代表在愈來愈多
的領域是半桶水(因為學術過於專業化了),從而愈來愈容易誤入歧途,而成為
一個被設計的「丑角」。
漫畫與現實的多重吊詭
誤置是一種搞笑,或說諷剌作品中常見的手法,基本精神是刻意將無關或是不協
調的事物放在一起,從而產生荒謬感,像是在考試時吃鐵板燒之類的,而在《櫻
鐵奇想》中也不乏誤置,基本上主角的家是處在東京地價最高處的破房子,對於
城市景觀來說就格格不入,而更不用說馬上就出現了外太空、地底、未來,以及
魔界的侵略者,竟然為了這棟破房子大打出手,這裡將各種作品中想象的侵略者
都玩過一次了。所有莫名其妙的反派勢力不斷地攻擊一棟破房子,而破房子中的
防衛者櫻鐵只是一個嗜錢如命的瘋子,而富良兔作為「女主角」只是個單純看熱
鬧的角色(他只想把事情鬧大),因此整個故事不可避免地變得全然混亂,每一
話中每一個侵略者都是誤置的產物。
更進一步的,誤置的對象還包括了漫畫和現實本身,故事中段中出現掌握漫畫的
「漫畫妖精」們,認為《櫻鐵奇想》這部漫畫是無法拯救的爛漫畫,從而希望藉
由殺死主角櫻鐵來終結這部漫畫,在《櫻鐵奇想》中自我指涉《櫻鐵奇想》,產
生了非常荒謬的情況,這些認為《櫻鐵奇想》是爛漫畫的漫畫妖精,也是《櫻鐵
奇想》中的角色。然而荒謬不僅止於此,漫畫妖精們決定改變漫畫的方法,居然
是將「讀者」帶入漫畫中,為此在漫畫中安排了一段「現實世界」,並且將「讀
者」變成一個漫畫角色,甚至進入漫畫後還安排他看得到「框線」,還讓他後設
地認為眼前的一切「反正這些都是畫的」,但這個「讀者」自始就是一個漫畫角
色,從而讓「《櫻鐵奇想》的讀者」,在《櫻鐵奇想》中看到了「《櫻鐵奇想》
的讀者」。
當然我們又可以努力的說,《櫻鐵奇想》中的《櫻鐵奇想》不是《櫻鐵奇想》,
從而《櫻鐵奇想》中的《櫻鐵奇想》的讀者並不是《櫻鐵奇想》的讀者,但核心
問題就變成《櫻鐵奇想》中的《櫻鐵奇想》指的是什麼?難道這不就是一個意義
建立在吊詭上的東西嗎?
除此之外,《櫻鐵奇想》的最後一回,甚至被弄成另一部叫《荒野的沙漠一滴水
都沒有》的漫畫,主角還是叫「阿東」的勇者,內容和之前完全沒有關係,然而
最後這部不是《櫻鐵奇想》的漫畫又是《櫻鐵奇想》的一部分,這也是吊詭的延
伸,雖然最後藉由兩個世界的重疊,讓阿東回憶起自己是櫻鐵,似乎解決了這個
吊詭,然而實際上從未解決,因為《櫻鐵奇想》在這個解決方案中,還是具有「
漫畫中的」與「讀者看的」兩重意義,而漫畫中的《櫻鐵奇想》所指為何,總是
個自我指涉的困局。
藤崎竜在《封神演義》中也玩過類似的手法,但只有在《櫻鐵奇想》中讓這成為
故事的重心,而將故事的重心建立在吊詭上的好處是,吊詭或許也可以說是人類
的「才能」,人類能夠犯錯,並且能夠用吊詭呈現出一些東西來,而吊詭至少能
夠呈現出混沌來,當然,是有可能進一步說這部作品呈現出了漫畫產業本身的荒
謬,顯現出讀者的淺薄,或是其他東西,但吊詭是無法直接告訴我們什麼的,因
此這些「呈現」出來的,也沒有特定的方向。真要說明,至多只能說這是一種混
沌的魅力。
反創作的創作
在《櫻鐵奇想》這樣的「創作」中,藤崎竜在隱藏的臺詞中,玩弄了漫畫創作本
身,從而令人懷疑作為一個「漫畫家」他倒底在想什麼,很明顯地他不同於大多
數讀者將大多數的眼光專注在角色上,真心地喜歡某些角色或甚至願意花錢買周
邊商品(這才是商業的重點),他在故事中弄出「主角花圃」這東西,各式各樣
的主角被隨機生出來,丟到各自的故事之中,這裡就表示出了他不可能「喜歡」
任何一個自己創造的角色,創造出令人喜愛的角色不過就是讓漫畫受歡迎,周邊
商品賣的了錢,然後編輯部就拚老命求你繼續畫下去就是了,而漫畫妖精們也顯
示出了「編輯部」這些商業要求,他們沒辦法直接干涉漫畫,但卻能讓一部漫畫
不再是同一部漫畫卻又以同一個名字連載,創作者在故事中消失了,並且彷彿只
要角色出現了,故事就會出現,似乎創作根本沒有意義,只要有角色,有「漫畫
妖精」,漫畫就會持續不斷地生產下去,而藤崎竜根本不重要啊,馬上就可以變
成新藤崎竜,如果漫畫產業中的一枚齒輪需要名字的話。
話說回來,其實《荒野的沙漠一滴水都沒有》單就設定也能成為一部完整的漫畫
啊,只差要不要發展而已,甚至嚴格來說,臺面上當紅的漫畫真的有它好嗎?這
部「漫畫」不也有了一個熱血的主角,一個很有想像力的世界,並承載了世界滅
亡與重生的隱喻啊,但最後回到《櫻鐵奇想》後馬上讓整部故事變成了一個笑話
,藤崎竜不斷地隨意創造出些可以充滿傳統少年漫畫張力的東西,之後又馬上嘲
笑這些東西,不斷地建造,然後在將之拆毀中顯示了混沌的力量。
這種為拆毀而建立的故事(可以說他在《封神演義》就已經大玩這套了),建立
的各個令人喜愛的人物,許多讓人感動的劇情,然後馬上讓這些都變成笑話,卻
也還是「同一部漫畫」,甚至還一定程度能自圓其說,在藤崎竜的故事中顯示出
了這樣反創作的創作,如果說傳統的成功作品是建立了一套內容相互支持、精神
一致而高度精緻的故事、畫面與人物,寬鬆點說,可以說顯示了是秩序之美,藤
崎竜則是故意建立了一套內容相互否定、精神錯亂,但也高度精緻的故事、畫面
與人物,同樣地,寬鬆點說,這可以說顯示了混沌之美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