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德盛安聯成長收益

作者: nowar100 (拋磚引玉)   2016-04-22 22:42:32
對於這之基金,前面已經有很多很多討論了
雖然已經冷飯熱炒了,不過還是想再寫一篇,可能會擋人財路,唉
我實在不知道為什麼這隻基金非常非常非常的夯,有近四成都是台灣人買的
http://i.imgur.com/rbc7oZk.png
這支基金全部都是高風險資產 (高收債+股票+可轉債)
http://i.imgur.com/cKLXDpO.png
要求風險性資產做出月配息,本身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
如果有空可以找找市面上的,一眼掃過去,基本上不是年配,就是半年配,或是不配息
而且通常配息的比例都不高
因為高風險資產的波動大,要求一個「穩定」的「月」配息,實在是有點強人所難
但是這支基金竟然開出了年化配息率 10% 的「穩定」「月」配
可想而知,如果市場狀況不佳,配息一定會動用到本金
所以你看今年的配息組成,慘不忍睹
http://i.imgur.com/OkHBTun.png
並不是說不能月配,或是不能穩定配,
重點在於,你的本金投入下去,如果今天市場漲,你可能拿到 10% 配息都是來利息
(or 資本利得) 收入,這是 best case
但是我們知道,市場通常是來來回回,漲漲跌跌
那我們都聽過「微笑曲線」,概念是什麼?
簡單來說就是下跌的時候買多點,上漲的時候自然報酬好棒棒
但是這支基金完全相反
市場狀況不佳的時候,他會把你的【本金】「配息」回來給你
等到市場狀況往上衝的時候,你投入的本金其實是變少的
顯而易見的,這代表市場上漲的時候,會更加難以彌補之前的下跌
因為那些錢,早就已經配到投資者 (你) 的手上了
這點非常非常的不利於風險性資產
高風險資產的核心投資思想,就是投入,若愈跌愈投入,這樣上漲得到的效果會更大
所以那些回測年化 8% 10% 的股票數據,一定是單筆投入,或是定期定額去試算的
絕對不會投入以後,然後下跌的時候拿回本金一點,再跌又再拿回更多的本金一點
這樣績效怎麼會好呢 :D?
所以再講一次
要投資風險性資產,就不應該用月配的方式去投資,尤其這支還是穩定月配!
可能有人會問說
那我自己拿到配息再投入,這樣不就好了?
針對這個問題,試想
如果當初買,是為了被動收入,為了領這個「配息」當做生活費,所以我們用台幣買,
那這樣損失更多,因為每次配息回來都是外幣,再買也是外幣,每個月都在消耗匯差。
那如果當初就是用外幣買,雖然沒有了匯差的消耗
但是既然這樣,配息 (本金) 拿回來給你,你又再買回去市場
那這樣配息意義何在?不也跟「穩定」「月配」的出發點完全矛盾了嗎?
買來買去沒比較方便,還要再每年付出 1.5% 的內扣成本,何必呢?
http://i.imgur.com/Gksevnz.png
所以我一直都不懂為什麼這支基金這麼夯。
可能,很多人想著,反正我拿十年配息 (10%),只要基金不清算我就躺著賺到死了。
這論點蠻有趣的,留給大家想想吧
值得花機會成本在這上面嗎?
可能每個人想法不一樣吧,至少我是覺得蠻奇怪的。
※ 引述《hook520 (你的心有一道牆)》之銘言:
: ※ 引述《a100400058 (肥仔)》之銘言:
: : 最近想把手上的聯博全高收賣掉
: : 轉到安聯收益成長
: : 但爬文有看到除了美元計價之外
: : 還有其他滿多的計價幣別
: : 大家覺得有需要再多買紐幣或澳幣避險計價的嗎?
: : 再麻煩大家幫忙解惑了 謝謝
: 我剛好跟你相反耶
: 比較一下同樣2016年2月的配息組成
: 聯博全高收AT級美元本金佔配息比率為2%
: 而安聯收益成長的本金佔配息約45.5%
: 比較後覺得安聯配到本金的比率也滿多的
: 反而想多扣聯博
作者: ffaarr (遠)   2016-04-22 22:49:00
贊同這篇。
作者: Sana (靜止)   2016-04-22 23:08:00
Agree
作者: reon (Traveler)   2016-04-23 01:10:00
因為以平衡型來講他績效還算不錯啊~~股市不怕了~怕基金風險?資產規模夠大~要清算沒這麼簡單~~風險能有多高~台灣一堆都在玩上證2X 滬深2X了~這種風險夠低說真的~這種拿來繳房貸不錯啊~~買300萬就可~還600萬的貸款如買紐幣大概14~15%左右配息~6年不清算~剩下的都是你爽爽賺請問有什麼投資能在很低風險下 6年能把本金全賺回來?也許長期來看~績效是落後指數化投資~穩定度又不如投資級債券假設你買股債資產平衡配置~每個月繳房貸~請問你怎麼繳?每個月賣股票和債券ETF來繳嗎?這樣來回的手續費和匯款金額~划算嗎? 這些都是成本或者是一年幾次賣出 來放著等繳房貸~而錯過中間的報酬?當然如果你是要存退休金的~這種可能就不適合~所以重點還是看你的用途是什麼吧?
作者: isaacwu974 (退隱江湖摟)   2016-04-23 01:32:00
你要先想通什麼預期下會考慮定期定額出場策略,然後不要只看片面。
作者: niajaf   2016-04-23 01:37:00
只單看配息率不太夠 總報酬率也是不能忽略的吧?!
作者: reon (Traveler)   2016-04-23 01:41:00
所以我講你看你要什麼啊~總報酬率平衡型能贏的目前只有駿利不要張飛打岳飛~拿股票型的來打平衡型的吧~~摩根多重資產配置、NN旗艦資產配置 沒記錯這些全部都輸安聯
作者: oak2002 (自動廢文製造機v2.0)   2016-04-23 01:46:00
這擋基金不是本來就鼓勵長期持有?十年可能太誇張 3-5年呢?
作者: reon (Traveler)   2016-04-23 01:52:00
建議先去了解一下"本金" 是啥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nqdPV07xwQ本金定義:前期未分配收益、資本利得、基金投資初始金額我看八成的人都以為 "本金"等於"投資初始金額"三年各家平衡績效表比較 http://i.imgur.com/eRI8NkV.png這波反彈後連駿利累積型都輸給月配了~更不要講安聯紐澳版配息率更高的~根本是打趴其他平衡型基金不再拿美國券商自己手動調配股債平衡ETF下去比~這樣的比較基準完全不同~有時候實用性和追求最大獲利是無法兼得的~端看你所要的是什麼~不然隨便拿的VTI+EDV 三年績效會嚇死人~可是瑞凡~怎麼每個月繳房貸車貸? 繞一大圈~沒開美國券商的~用定期賣股+嘉信提款卡? 需要這麼累嗎?
作者: w901741 (小堂)   2016-04-23 07:43:00
恩.... 如果是卡在配息的問題 買累積型就ok了啊等到累積到一定金額在轉換成月配 固定領配息而且以它今年的可分配淨利來看 其實和一般高收益基金差不多但在市場向上的時候 也就是2012~2015 他的可分配淨利可以高達8~9%這樣看起來 這檔基金其實還ok啊
作者: ktan (赤貧)   2016-04-23 08:36:00
以前也很多人用同方法分析聯博,最後長期持有的勝過一大票股票基金或債基
作者: isaacwu974 (退隱江湖摟)   2016-04-23 08:47:00
想不通是因為你只有片面的預期/假設,而且不知道其他方法在其他預期下會有適用優勢。有下跌要買,那有上漲要賣? 有預期抱長線的,那預期抱短線的人怎麼看?
作者: reon (Traveler)   2016-04-23 11:15:00
矛盾的目的很簡單:不想把投資搞得太複雜但投資最大的問題往往都是"人性"今天你找了一個長期績效比較好的標的~但是帳跌幅擴大~都不配息~下跌時會有多少人哀嚎遍野~我就舉台灣人買很多的"貝萊德世界礦業"跌了5年~賠掉70%以上沒有現金流都不配息~請問這中間你忍得住都不賣嗎? 我告訴你再過個5~10年他有可能會回來~你會等嗎?但是如果這種高配息~且資產規模夠大的~能穩穩領配息的可以幫助多少人渡過~景氣低迷的難關而不輕易殺出?投資理論總是美好~每個人心理素質、目的、想法、需求都不同另外這檔基金有搭配選擇權的操作~~所以要創造現金流事實上在下跌的環境中~不會像其他股票型基金那樣的困難~只是大漲的時候他會比較沒爆發力~
作者: nba9999 (海上鋼琴師)   2016-04-23 11:56:00
這檔基金配息跟穩定可說是沒問題 月配10%以上 但是淨值向下 所以大約可賺5到6% 最大的問題點在手續費內扣後 實際的投資報酬可能只在2到4% 要能夠真正年淨收益在5%根本困難 台灣人就是只看到月配10%以上這種毛利潤就無腦的進場了
作者: alucarrd (alucarrd)   2016-04-23 14:10:00
這樣說起來其實3.6%的投資等級債券就很不錯了呢
作者: dayaju (艾草)   2016-04-23 15:01:00
中肯推
作者: ffaarr (遠)   2016-04-23 15:16:00
看過去報酬不準啊,現在買的是未來的報酬,過去報酬有可能是某個期間經理人剛好押對寶,這篇講的是它這種配息規則不管在績效好不好的狀況下長期下來都不利。市場平均就是沒有10%,績效好的時候會讓人以為配息很安全但哪天開始押錯,績效差的時候又是另一回事了。
作者: w901741 (小堂)   2016-04-23 15:20:00
恩... 沒有要戰的意思 但覺得很奇怪選基金就像公司招人一樣 先看這個人的學經歷 然後再評估要不要用人當然 過去報酬不等於未來 但過去報酬可以拿來當作一定的評估工具 不是嗎?
作者: ffaarr (遠)   2016-04-23 15:23:00
是啊,如果我們可以真的了解績效好的「原因」那很有用。例如真的很熟悉經理人的能力策略,確知是因為他很強,不然看績效選就像看上期的樂透號碼 買彩券很像。我是覺得去研究經理人的學經歷都比看績效有用一點。當然如果是超過10年以上的持續績效,我也覺得可以參考。幾年的績效,讓10幾隻猴子來選股,都會有一隻特別厲害的如果出現能排除偶然狀況的績效(例如連續十幾年贏指數)那就很值得研究參考。很多後來像落水狗的熱門基金,也一定是先有幾年表現不錯才會變熱門基金的。不是說不能買這支,但是先在了解這篇講到的問題、它的風險以及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這些點之後,還是決定買,那很ok
作者: Reichenau (RRR)   2016-04-23 15:39:00
本來就投機啊講一堆根本教科書重講一次未來會賺或賠機率就5050啦
作者: djo (cder)   2016-04-23 16:19:00
作者: powerfans (鄉民潮流)   2016-04-23 17:15:00
穩定長期投資全球大型債券基金哪有賠的道理玩這種成長型的本來就是投機尤其是高收益債券為名的
作者: hank0624 (不用錢的保險最貴)   2016-04-23 17:18:00
明年報稅時 超過一定金額 又要被課利息所得稅稅官會幫你區分 本金占多少比例嗎?
作者: reon (Traveler)   2016-04-23 18:54:00
穩定投資全球長期債券有被通膨打敗的風險..這也是為什麼不能全買債券的主因
作者: milk7054 (莎拉好正)   2016-04-23 18:57:00
月配的受害者+1
作者: reon (Traveler)   2016-04-23 19:04:00
反正這檔基金把他當高收債看就好了..新基金本來就需要時間驗證..但是個人認為風險往往都是資產配置問題導致..根本和標的無關
作者: Reichenau (RRR)   2016-04-23 19:20:00
還有明天世界大戰消除電磁紀錄的風險沒設條件講穩賺等於沒講
作者: scott2009 (紅土芽莊單品香)   2016-04-23 20:54:00
作者: reon (Traveler)   2016-04-23 22:37:00
其實講了這麼多,如果連資產規模第四大的平衡型基金,績效幾乎是頂,經歷全球油價高收債崩跌洗禮,都被視為高風險,試問原PO能否推薦台灣能買的基金標的組合?用個中期投資5年來做績效驗證呢?我想這是多數人最想問的答案在我的想法很簡單,人性對於恐懼通常是過度放大,所以講不要投資什麼比講投資什麼簡單,今天推了標的就要被檢視。
作者: ffaarr (遠)   2016-04-24 08:51:00
資產規模大、過去4年績效好,這些都不足以說明風險小。你前面講的很高,重點在資產配置,這支作為平衡型,但債券部分的配置以高收債為主,它的風險就比一般平衡型要大。我認為沒有什麼恐懼一定過度放大,在台灣很多人買這支就是看配息高、過去績效好就覺得很安全就買了。如果連這篇講的問題都不願意面對,那才是主要的風險所在。抱歉前幾行打錯字,應該是「你前面講的很好」推薦標的要對標的夠了解、也要對推薦的對象夠了解,本來就不是容易的事,既然公開討論,被檢視是很正常的。提出標的的缺點就是讓所有對這個標的有興趣的人一起參考,最後決定還是要看買的人自己。推薦組合「比績效」而不是比是否適合每個人,這本身就有問題了。
作者: w901741 (小堂)   2016-04-24 09:03:00
虛心請教 原po的意思是這種基金搭配月配是一件很奇怪的組合 那如果選擇累積型是不是問題就解決了呢?
作者: athlon614   2016-04-24 09:50:00
這檔有可能配到本金實際收益會比預估低,有些投資型保單還配這檔...真不知道這些保戶到底能拿到什麼?
作者: nowar100 (拋磚引玉)   2016-04-24 10:09:00
累積型還是會有djo大的cover call風險 不過這也可能是優點 畢竟根本不知道未來會一直盤整還是大漲特漲還有2012~2015H1根本是股債大多頭 拿這段來看績效會失準我只是想要提醒真心想「長期投資」的人 要注意他的組成
作者: modomo (modomo)   2016-04-24 15:24:00
我比較不懂的是股票市場不是更多人在玩?單日漲跌幅10%也是一堆人參加除權息,不也是除自己的息跟權?整天在那邊高收債是垃圾債的論點,實在想不透==
作者: wadekimo (Tu m'aimes?)   2016-04-24 16:16:00
可怕,台灣人買這檔就買了約1570億台幣,難怪德X業務賣這檔不算獎金。基本上,基金的設計已從龐氏騙局得到不少靈感
作者: nycpeace (社會新鮮人)   2016-04-24 16:28:00
看到費用率 一點多%在台灣已經算蠻便宜的了可惜還是跳過 不知道有生之年 看不看的到像BWX 0.5%這種費用率
作者: ffaarr (遠)   2016-04-24 19:58:00
股票除權息和基金配息怎麼會一樣……玩每天10%上下股票的人大多不會以為自己的股票風險很低吧
作者: Reichenau (RRR)   2016-04-25 00:04:00
還真的有一些人覺得台股比買海外金融穩,怕看不到被騙
作者: squarerinoa (櫻)   2016-04-25 17:49:00
台股穩??笑了
作者: juicicy (小可愛)   2016-04-28 20:00:00
配到本金的問題R大已經有講就不再贅述,但至少這一檔基金從二月的最低點至今反彈也接近10%了,以這兩年報酬來看,對於沒有要短期操作、願意長期持有的族群,我覺得這檔基金還是可以考慮的。不過nowar大說得也沒錯,買完基金不能只是放著,還是要繼續關心投資標的啦!
作者: ashyu1129 (hankchen)   2016-05-08 13:41:00
作者: pouy (咪寶寶)   2016-06-08 19:47:00
專業推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