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媽] 倫德爾:重回球場,能否幫助穆雷勇攀高峰

作者: yevvi (yevvi)   2013-01-26 01:10:12
倫德爾:重回球場,能否幫助穆雷勇攀高峰?
http://bbs.hupu.com/3880039.html
這是在去年溫網開賽前所發的文,意外的是:
結果居然幫助了Murray勇闖了連續三項大滿貫賽的決賽,
這中間有一些不為人知的秘辛,
以及你想像不到Lendl與Murray的相處模式
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
倫德爾:重回球場,能否幫助穆雷勇攀高峰?
由 kkpanda 發表在虎撲體育‧翻譯團-網球
http://bbs.hupu.com/fyt-tennis
By PETER de JONGE
安迪‧穆雷,這位現年25歲的蘇格蘭職業網球運動員,已經三次在大滿貫的決賽中
敗北。目前,他似乎正在邁向排名世界第四的連續第五年。然而,在2012年的除夕,他
宣佈聘用伊萬‧倫德爾為自己的新教練。選擇雇用倫德爾這位乏人愛戴,卻實力超群的
名宿,把他自己渴望走出困窘狀態的急切心情公之於眾,也讓網球界議論紛紛。
這種情況在英國尤為明顯。溫網下周就將開賽,而這項在英國舉辦的賽事自1936年
起,就再也沒能迎來一位本土男子冠軍。
就像經營不善的企業的股東們歡迎一位鐵血果斷的CEO一樣,網壇專家們宣稱倫德爾
是最適合穆雷的人選,儘管前者已經神秘地告別這項運動長達15年。這些專家有理由認為
他們的想法是正確的。僅僅四周後,穆雷和倫德爾在德爾雷比奇進行了一次賽前訓練,
這差不多是他們在佛羅里達的住所的中間位置。之後,穆雷在2012年的第一次大滿貫賽
事——澳網中以僅丟一盤的表現晉級半決賽。
然而,穆雷飽受詬病的急躁和嚴肅的個性不是一時半會兒能夠改變的。踏入羅德‧
拉沃球場時,他喃喃自語的表現和沉重的步伐似乎已經為比賽的前景確定了基調。這場
比賽中,他的對手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德約科維奇。觀眾們已經厭倦了穆雷在關鍵比賽中
的怯場和消極的喃喃自語。也許正像他厭倦了站在德約科維奇、納達爾和費德勒的陰影
中一樣。在比賽開始之前,女子網壇名宿瑪蒂納‧納芙拉蒂諾娃就穆雷的情況發表了自
己的觀點。她認為,穆雷必須打得更加堅決勇敢。同時,她也希望穆雷能虛心接受倫德
爾的意見,不要再像以前一樣忽略別人給他的建議。
“別人教你該怎麼打網球,那是一回事,”她說,“當倫德爾告訴你應該怎麼打網球的時
候,那是另外一回事,你應該好好聽著。”倫德爾不僅僅是一個拿下八項大滿貫的球員:
當他與約翰‧麥肯羅隔網相對的時候,他會直接瞄準對手,給對手狠狠一擊,然後轉過身
,悠然自得地走掉。
有倫德爾不動神色的觀戰,穆雷也交出了職業生涯最佳的表現作為答卷。他使出了
自己全部解數,而不僅是自己卓越的防守技巧。
“安迪與世界頂尖球員對陣時最大的問題是,如何在對方讓他滿場跑動的時候,重新找回
優勢,在回合球中再度佔據上風。”穆雷的前教練之一,馬克‧佩特切說。
“在澳網中,他用自己的正手穿越做到了。”
穆雷反擊德約科維奇的方式,活像一位元職業拳擊手。他的正手穿越和底線附近的反
手,就像是在用拳擊中的刺拳和右勾拳震懾德約科維奇。
“看到安迪找到打擊德約科維奇的方式真是太棒了!”佩特切說。
在四個半小時的比賽中,穆雷幾乎把德約科維奇也拖到了絕境。甚至在決勝盤,他
也拿到了三個破發的機會。如果他能成功破發哪怕一次,他就能來到自己的發球局。雖
然這些破發機會他都沒有把握住,最終也輸掉了這場比賽,但是網球評論家們這次卻全
都保持沉默,沒有發出任何質疑的聲音。賽後,英國媒體援引了前網球冠軍馬茨‧維蘭
德的評論,
“在過去,我們看到安迪用丟毛巾的方式抱怨自己的防汗帶,或者自己包廂裏的錯誤指令
。但這次對陣德約科維奇,他第一次表現出足以跟其他三巨頭比肩的水準。在網球技術方
面,他們本就沒有本質差別。”
如果穆雷在跟倫德爾進行一次訓練後就可以有這樣的表現,那麼他在受到倫德爾長
期的薰陶後,又能完成怎麼樣的成就呢?
這對奇怪的網球界新組合在澳網後飛回佛羅里達,在德爾雷比奇進行了為期兩周的
艱苦訓練。在之後的迪拜站的半決賽中,穆雷完勝德約科維奇。但在隨後的決賽中,他
敗給了費德勒。隨後的一周仍然讓人失望,穆雷在印第安維爾士站的比賽中一輪遊。但
等到邁阿密大師賽,我與穆雷和倫德爾聯繫上時,穆雷猛然的巨大進步就像是在醫學上
的對照試驗中,相比於對照組,在實驗組中觀測到尖峰電壓一樣。
“每當人們開始一段新的關係時候,”陶德‧馬丁,這位在2009年和2010年跟德約科維奇
合作過的名宿說,“內心都會希望這段關係能夠長久。這就像找女朋友一樣,在挑選教練
和團隊時,總希望那就是適合自己的教練,那就是合理的團隊。但是,最終還是要由現實
說話。”
現年52歲的伊萬‧倫德爾出生於捷克斯洛伐克的奧斯特拉發。這座被成為
“黑色之城”的工業中心城市飽受煤煙的污染,它離波蘭邊界僅10英里。穆雷的出生地
毗鄰風景如畫的格拉斯哥,這座坐落于杜伯蘭的小城綠草茵茵,正像是奇想樂隊
(the Kinks’)[1]那首名曲《綠村保護者》中所描繪的那樣。穆雷和倫德爾的啟蒙教
練都是自己的母親,而她們也都有著職業選手的背景。Olga Lendlova在捷克斯洛伐克曾
經名列第二,而裘蒂‧穆雷曾經在蘇格蘭排名第一。但相較於捷克斯洛伐克而言,蘇格
蘭的網球成就史要暗淡許多。
注1:The Kinks(奇想樂隊)是英國流行搖滾的奠基人之一,活躍於6、70年代,曲風兼
顧迷幻/流行/搖滾。他們和Beatles、The Who還有Rolling Stone樂隊並稱英國搖滾樂壇
“Big Four”,一起掀起了所謂British Invasion,風靡世界樂壇。(以上摘自百度百科
。這作者絕逼是故意的,還Big Four呢 = =!!!我還看到一些評論,說奇想樂隊和披頭
士樂隊一個時代就是一個杯具……翻到這裏我覺得好累不會再愛了…………)
Olga不管是場上還是場下都是一名嚴格的監工。《體育畫報》中曾經刊登過一張倫
德爾的老照片,圖中展現的是倫德爾家餐廳的場景:Olga正聲色俱厲地脅迫她的獨子把
豌豆和胡蘿蔔吃完。相反地,裘蒂‧穆雷在穆雷11歲的時候與穆雷兄弟的父親離了婚。
因此,她總是試圖以輕鬆愉悅的方式撫養孩子。當然了,她也難以抵擋兒子英俊同僚的
魅力,尤其是西班牙人菲利西亞諾‧洛佩茲。她曾在推特上親切地稱呼西班牙人為
“Deliciano.”
穆雷在他11歲的時候第一次跟母親動了手,而倫德爾在14歲時也學會了頂嘴。但在
網球方面,兩人都沒有做出忤逆母親的行為。雖然時代有所差別,但在倫德爾的整個職
業生涯中,倫德爾有時也會在賽後給母親打電話。而裘蒂‧穆雷現在仍然在干預兒子的
網球生涯。
在穆雷7年的職業生涯中,他已經更換了6位教練或顧問,在聘用和解雇的過渡階段
,裘蒂有時也會承擔起教練的職責,例如給兒子抽筋的背部踩一踩什麼的(但穆雷和她
的母親都說她不是教練)。她告訴我,在倫德爾簽約的時候,她告訴倫德爾
“哪些東西穆雷聽的進去,哪些聽不進去”。兩位體育愛好者能不能順利磨合,
這一回事。但穆雷和倫德爾肯定有一個共同點,用馬茨‧維蘭德的話說,他們都有一個
“存在感很強的媽媽”。
倫德爾是一點一點提升自己的網球技巧的。首先,是他最為人稱道的正手。其次,
他總能抓住轉瞬即逝的機會來到網前進行截擊,這足以彌補其他不足。相比之下,他的
反手力量較弱,還帶著側旋,直到他學會上旋球,這種情形才得到改變。根據一本紐約
雜誌1989年的資料記載,這種觀點至少是擔任他教練五年之久的Wojtek Fibak所堅持的。
在職業生涯中做出這麼根本性的深刻變革,是需要勇氣和決心的。在1980年的春天,
由於倫德爾強迫自己每個反手球都要打到,他在拉斯維加斯以兩個1:6輸給了哈樂德‧
所羅門。幾個月後,在美網,因為自己的新反手技術逐漸純熟,倫德爾以6-1,6-0,6-0
還以顏色。(但現在倫德爾否認了Fibak對自己反手技術的影響)
Fibak也是塑造倫德爾“冷面殺手”比賽形象的人。“我想讓他變成一個機器,隱藏
自己的情感,就好像戴上了一張冷血的面具一樣,不回應任何事情。”Fibak說。也是通
過Fibak,倫德爾才認識了Spencer女子學校的學生Samantha Frankel,她最後成了倫德
爾的夫人。在他們格林尼治的家中,Fibak主持了他們的求婚儀式。這樣看來,這個溫文
爾雅的波蘭人不僅教會了倫德爾嚴肅——這點眾所周知,他也教會了他溫暖的露齒笑容。
穆雷的母親裘蒂更注重戰術而不是技巧。“我是在與他人的比賽中學會打網球的,”
她說。“我從來沒有一位專業的教練,也沒有人教我怎麼才能打好網球。真正讓我感興
趣的是你怎麼給你的對手製造麻煩,又如何使自己避免這種麻煩。以及當你陷入麻煩的
時候,要如何脫身。”
與其讓兒子一天花幾個小時練習上旋球——像阿加西對兒子安德列做的那樣,裘蒂
更願意更兒子玩實戰。
在力量網球的時代,戰術的優勢看起來已經過時了。網球選手大力發球,用正手反手
來回抽擊,直到對手投降為止。這種略帶野蠻的風格,正是倫德爾自己的打球原型。他用
他的阿迪達斯球拍單手猛力擊球的方式,就像是在驅逐小海豹。
作為拳擊的狂熱愛好者,擅長防守反擊的佛洛德-梅威瑟的粉絲,穆雷本人不屑於揮
拍猛擊的打法。比起和對手硬碰硬,或者用穆雷的話說“平擊,平擊,還是平擊”,他
更喜歡用不同的方式讓自己的對手處於一種不舒服的狀態:上旋球和削球,強硬和柔和
的混合手感,高球和低球,角度和深度。他的母親有一種更為簡潔的表達:
“安迪打得他們一團亂。”
穆雷即使在節奏受到破壞的時候也能得分,穆雷可以再巨大的節奏變化之後仍然保
持鎮定,或者他可能還能做的更好,他幾乎就可以做到引誘對手去努力追求一個其實並
不存在的優勢,穆雷膽怯的面部表情和飽受詬病的身體語言,是他最大的弱點。身高6
尺3,體重185磅的穆雷是倫德爾口中那“四個男孩”中最高的。據穆雷的體能師
Jez Green透露,穆雷可以做26個手心向外的引體向上。這就是關鍵所在了!在這類訓練
中,他的上肢可是會完全舒展的,那他走入球場的時候怎麼還能這麼步履艱難呢!
這就像是伍迪‧哈里森在電影《黑白游龍》裏一樣嘛![2]
最終,他的對手開始生氣,或者用力過度,導致失誤,發出了一記品質不佳的回球。
這種時候,穆雷就會展現出之前未曾顯現的力量,重重地將球打到遠角。
注2:《黑白游龍》是一部體育喜劇片,拍攝於1992年。
人們很容易產生疑惑,既然穆雷可以在回合球的最後將球打到對手接不到的地方,
他早幹嘛去了?讓人好奇的是,穆雷其實比誰都能打力量網球。他就是不想打而已。
五年以來,不管是他的顧問,還是其他人,都在敦促穆雷打得更果斷,把每一分的時間
縮短,以便保存體力。但穆雷要麼直接拒絕,要麼草草接受,之後依然我行我素。穆雷
的前教練,那位把他帶進前50的佩特切就說過,“這一直以來都是安迪最大的問題。
他的打法是不是已經夠好了呢?還是說他需要做出改變了?”
對於這個問題,穆雷的母親態度很矛盾。“我們聘用倫德爾是有原因的。”她承認
。但她隨後又說,她不想看到安迪失去自己獨特的比賽風格。
自從12歲那年在邁阿密拿到the Orange Bowl(一項非官方16歲以下少年組世界冠軍
賽桂冠)之後,穆雷就不斷地聽到類似的抱怨:他擊球的力度還不夠,或者這一球不夠有
破壞性;一旦他的排名上升,或者在世界範圍內比賽,他的打法就不會奏效。穆雷用自
己的行動駁斥了這些抱怨:他的賽事獎金達到了2000萬美元,每年的廣告收入大概是前
者的一半。他在薩里郡有一處房產,在邁阿密有兩個住所,足夠讓團隊裏的每一個成員
都有自己的獨立房間。但說到穆雷最大的抱負,那一定不是變得很有錢。他希望自己能
夠獲得大滿貫,從而使自己留名青史,畢竟從他拿到the Orange Bowl起就一直圍繞在他
身邊的批評聲還沒有完全被消除。
在比斯坎,穆雷的敏感顯得有些無厘頭。當被問起倫德爾是否讓他打得更有侵略性
時,穆雷說,“人們通常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打得有侵略性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難道
就是擊球的力度大一點,多上網幾次?”
呃,安迪,就是這意思沒錯。
“為什麼你想要接受這項工作呢?”我問倫德爾。我對倫德爾的採訪是在球員休息室的一
間小房間裏進行的。這間房子裏有一張金屬桌子和三張椅子,穆雷的公關也在場,他會對
我們的談話進行錄音,以確保倫德爾的回答沒有問題。嚴肅的氣氛,加之這位監督人的在
場,讓我不由地想起了蘇聯時期的審訊。而倫德爾略略有些中年發福,還理了個平頭,這
一副打扮讓他看起來像是一位奧斯特拉發偵探。
“我不認為這是我想要與否的問題。”倫德爾說。“我覺得這件事很有趣,當安迪打來
電話,我們交談了幾次,然後我仔細思考了這個問題,就是這樣而已。在我們談了一次又
一次之後,他還表現的很有興趣,那時候我就覺得我也應該仔細考慮一下了。”倫德爾所
說的“他也必須考慮一下”還要考慮到他的太太,Samantha,和他的德國牧羊犬。據倫德
爾透露,他坐下來,把這個想法告訴了他們。
“他可不開心了。”倫德爾說的是他的狗狗。
為什麼倫德爾堅持說是穆雷向他拋出橄欖枝,而不是反過來的情況,讓人很迷惑。
畢竟有消息表明,倫德爾在去年的邁阿密大師賽中就向倫敦時報的記者透露,他將擔任
穆雷的教練。賈斯丁‧吉美爾斯托布,這位前網球運動員,現在擔任著網球評論員的角
色。在他看來,這種情況與虛榮心無關,更多的是與影響力有關。
“網球跟別的運動不一樣,教練不是由一個獨立的實體所聘用的,這在過程中會產生很大
的區別。”他說。“這意味著,對於頂尖球員來說,他們已經非常優秀,並不那麼急缺教
練。但很多網球教練是交易的推動者,因為他們需要工作的程度,遠遠大於球員需要教練
的迫切程度。如果發生了這種情況,那麼教練的影響力就相當有限了。”
倫德爾沒有傻到認為改變是輕鬆的事情。“對於他們那種程度的球員,企圖改變任
何人的比賽風格都是自殺式行為。”他說。“當我開始和他合作的時候,很多英國人問
我,‘對於比賽要怎麼打,你有概念麼?’‘我當然有。’‘所以你會讓安迪那樣打麼
?’‘當然不。我瘋了才會那麼幹。’如果我認為比賽最重要的是發球和網前截擊,
安迪就應該練好發球和網前截擊麼?那根本沒道理。”
倫德爾知道穆雷現在還不夠好,但他也不是抱著必敗的想法來接下這個任務的。在
我們的談話中,他煞費苦心地維護他,認為他是個“有競爭力的傢伙”。他同樣明白,
如果穆雷能夠成功,他的成就便能與他的對手們相提並論。但那些希望倫德爾走老派的
嚴師風格的人,顯然高估了他這個目標的執著程度,也低估了他的老道。相對於堅持自
己的觀點,倫德爾關注更多的是穆雷的想法。不是強硬的愛,也不是網球方面的干預,
他關心他,同情他,他向穆雷張開的是一個捷克男人的懷抱,讓他在疲憊的時候可以有
所依靠。
“他在有所突破前也一直排名靠前,”穆雷說,“他知道該如何做到這一點。還有,他
瞭解我,體諒我,而很多人做不到這一點。”倫德爾說,“我希望安迪能多告訴我一些
事情,這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合作。”他後來還補充說,“有些問題非常私人,非常,
非常隱秘。”
除了動之以情,倫德爾還限制了自己與穆雷相處的時間。“我明白,從之前的經驗
來看,這是一個大問題。”倫德爾說。“花大量時間在一起,會讓每個人都神經緊張。”
對於穆雷來說,在場下限制彼此的相處時間讓這段關係顯得新鮮,而對倫德爾來說,較
短的工作時間才是他接下這個工作最主要的原因。在他還在打網球的時候,他就對高爾
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自從退役以來,他每年都要打250輪高爾夫球賽——而他上手得非
常快。他告訴我現在他是2+,這就意味著他的平均得分低於標準杆2分。
在比斯坎,在與穆雷在體育場裏見面的前後,倫德爾都會練習一下高爾夫球。根據
穆雷的訓練師所說,除了在球場上的訓練時間,其他時候倫德爾很少會在賽前和賽後和
穆雷待在一起。
倫德爾在談起他和穆雷的第一次談話時說,
我們討論的第一件事情之一,就是他希不希望我每天都在他身旁,每晚都和他一起
吃晚飯。或者,在他結束比賽,也沒有其他事情之後,我能不能安排一下訓練場,去練
我的高爾夫球?他說,‘不,我不介意,這樣沒關係。’”事實上,他們的談判內容之
一還有在電視上觀看高爾夫大師賽。倫德爾說,前三輪沒看沒有問題,但他周日一定要
看比賽。“我也不看錄播的。”他說。
倫德爾曾經說過,唯一讓他有興趣指導的選手就是穆雷。可能吧,但是我們得記住
一點,在男子網壇,恐怕只有五個可以謀利的教練席位,而穆雷的教練席位是唯一的空
缺。從德約科維奇19歲起就開始執教的瓦伊達地位很穩固,納達爾的托尼叔叔也是一樣
。費德勒跟阿納科恩的關係沒有那麼親密,不過比起倫德爾,他可能更會聘用
Anna Wintour。而羅迪克的職業生涯,在走下坡路。據傳言,這些教練每年的薪酬達到
五十萬美元。但對於急於突破的穆雷來說,倫德爾拿到的薪酬可能更多——如果能拿下
一項大滿貫賽事,穆雷拿到的會是數千萬美元的代言合同。
倫德爾倒是沒有怎麼談論過錢的問題。但是,很多前網球球員認為“倫德爾和穆雷
會是合適的搭檔”這種說法很老套。在澳大利亞電視臺的一次採訪中,吉姆‧考瑞爾就
說,“倫德爾會答應是有原因的,但更多的可能還是逐利的因素。過去十五年他都不被
允許靠網球賺錢,因為他簽署了傷殘保險,拿到了一大筆錢。我覺得錢才是倫德爾重返
網球場的原因。”
倫德爾對此作出了回應:“這太可笑了。吉姆不該說這種話。首先,這不是真的,
他也沒有準確的消息來源。就這樣。”
考瑞爾和倫德爾拒絕深入討論這個問題,但從時間點上來看,考瑞爾的觀點是站得
住腳的。1994年,在倫德爾34歲的時候,他宣佈自己因為慢性背傷的原因退役。直到
2010年春天與馬茨‧維蘭德的表演賽中,他才重新拿起球拍。但目前不得而知的是,
傷殘保險對倫德爾執教的行為會有什麼限制。事實上,倫德爾的經紀人所羅門也承認,
他們的確簽署了一份和解協定,但他堅持說,“這並沒有禁止伊萬從網球中謀利。”
考瑞爾會將倫德爾的執教與這件事聯繫到一起,其實證明了倫德爾在他的同僚中一直不
受愛戴的事實。
賈斯丁‧吉美爾斯托布認為,倫德爾簽署的合同引發了廣泛的猜疑。他說,倫德爾
和另外一名球員在他們職業生涯的晚期獲得了大筆的保險賠款,“這讓他們之後的年輕
選手很難再拿到合理的條款,當他們由於重大傷病不得不結束職業生涯時,他們的權利
難以得到維護。”
倫德爾說,想要在網球史上留名需要六個步驟。第一,你要在訓練中取勝,接著是
比賽,再接著是重大比賽,然後是大滿貫,之後是大滿貫的決賽,最後是美網決賽的第
五盤。
在訓練中,穆雷顯然能夠做到。在比斯坎的對抗性訓練中,穆雷狂虐了排名27名的
特洛伊基,第15名的菲利西亞諾‧洛佩茲,和第六名的特松加。對比穆雷的表現,另外
三位好像是剛從附近社區大學的校車上下來一樣。
顯然,穆雷的下盤力量和平衡感很好。他的急停和急轉動作就像是奧運會裏的滑雪
運動員一樣。另外很明顯的一點是,他的每一次擊球的力度似乎都是一樣的,這可是完
全意義上的“手工製作”。不管是正手還是反手,還是從下方接住小球,穆雷的球拍都
是他雙手的忠誠執行者,而不是他的手臂的延伸。(他也許是第一位工匠型的網球球員
吧。)當然,跟比賽狀態不同的是,穆雷私底下是個很能享受生活的人。
倫德爾也是如此。在一場比賽中,他透露給對手的資訊少之又少。他就站在那兒,
像機器人一樣等待宣判。而在訓練中,他是溫和的,歡樂的,會爆出粗口的。他很高興
能和世界一流選手訓練。在穆雷用網球表現足球技巧——用膝蓋顛球到頭部或背部,
倫德爾會假裝很緊張,好像有人朝他丟了個球一樣。當特松加把自己的T恤扒下來的時
候,倫德爾轉頭問附近的阿迪達斯工作人員,“Claus,如果特松加這麼幹了,他是不是
還得在胸肌上紋上阿迪達斯的文身啊。”
像倫德爾這種有五個女兒的父親,一般都是因為想要一個兒子。也許這也是讓他重
回賽場的理由之一吧。但不管怎麼樣,他都不是那個來自奧斯特拉發的冒失鬼了。
除此之外,倫德爾的確還是在指導穆雷的。他確保穆雷的站位不離底線太遠,並鼓
勵他打好每一個第二次回球。
他後來告訴我,“網球,基本上是你為自己創造機會,儘早結束每一分的遊戲。因
為你不能幹等對手失誤。如果你創造了機會,又不利用好這個機會,那你等於又跟你的
對手扯平了,相當於重新開始這一分。所以你必須利用好這些機會。”
由於穆雷和倫德爾在場下相處的時間很少,訓練時倫德爾的貼身指導顯得尤為重
要。每當穆雷錯失正手球,懊惱地沖自己喊“哦,安迪”的時候,倫德爾會說,
“沒什麼好生氣的,我們只是放鬆一下,練習一下跑動。”在錯失另一次擊球後,
穆雷開始抱怨說網太高了,這時候倫德爾就會向在場的觀眾發問,如果一個選手在錯失
擊球後說網太高了,他會怎麼說。
4月1日,在邁阿密大師賽的決賽中,穆雷三個月裏第三次遭遇德約科維奇。有許多
細節是對穆雷有利的。由於之前有兩場比賽是對手退賽的,穆雷得到了更好的休息。
相反,德約科維奇經歷的是兩場夜場比賽,他還需要適應中午的陽光和華氏90度的高
溫。而比斯坎的球場也算是穆雷的主場,他經常在那裏練習。
但這些細節沒有對比賽的結果產生任何影響,德約科維奇以2:0戰勝穆雷。雖在第
二盤的搶七中穆雷表現的不錯,但他大部分時候還是落後于對手,防守居多。被穆雷在
澳網的表現驚豔到的佩特切評論道,
“我自己的感覺是,他一定對自己很失望。因為他沒能影響到諾瓦克的球路,而諾瓦克在
這點上做得很好。諾瓦克打出了他自己想要的比賽。”吉梅爾斯托布也認同這種觀點。“
穆雷的表現退化回平庸。”
但倫德爾不是這麼認為的。
“我不覺得這場比賽的任何部分是令人失望的。”他說。“我有一種預感,如果安迪能贏
下第二盤,他是很有可能拿下這一場比賽的。”即使是穆雷在平分這種關鍵時刻的雙誤,
倫德爾都認為那是一個“好”的雙誤。“起碼他盡力去拼了。那不是那種沒發好的,
直接打到網中央的發球。”
在邁阿密大師賽後,穆雷又和倫德爾進行了一周的訓練。但在歐洲的紅土場地上,
他的狀態持續下滑:他在蒙特卡洛輸給伯蒂奇,巴賽隆納輸給拉奧尼奇,羅馬輸給加斯
奎特。在法網的第二輪,他在第一盤輸給涅米寧後,硬是帶著背傷堅持比賽,以至於為
歐體做解說的名宿佛吉尼亞‧韋德稱他為“戲劇女王”。她認為,穆雷沒有職業素養,
這樣做對他的對手很不公平。“他太為自己感到遺憾了,以至於他無法控制自己,無法
用成年人的方法處理這個問題。”三輪後,在四分之一決賽中,穆雷輸給了費雷爾。
又一個大滿貫賽事將他拒之門外。當然,紅土是穆雷最弱的場地。在溫布林頓,在美
網,他的贏面更大。到那個時候,他也許能更好的領會倫德爾的意見,或者,他會把那
些意見都拋之腦後。
在邁阿密大師賽期間的一個午後,我租了一根高爾夫球杆,在附近的一個球場和
倫德爾和他的大女兒瑪麗卡一起打球。先開球的那個人總是會緊張。這一天也不例外。
20幾歲的瑪麗卡剛剛從肩傷的手術中痊癒,她讓倫德爾先開球,卻被後者拒絕了。而在
我向倫德爾宣佈,我要從白色發球台發球。倫德爾聳了聳肩膀,嘲笑道,
“我不知道原來你是一位女士啊?”
(一般情況下,紅色發球台供女子球員使用,白色發球台適合一般水準球員,而藍色發球
台及更靠後的發球台標誌則是給富有經驗的高手準備的。)
除了這些互相捉弄的部分,父女倆還是很享受彼此的陪伴的。倫德爾的女兒們,
有三個拿到了高爾夫球的獎學金。倫德爾還說,每個周日,他和他的女兒伊莎貝爾,
都會挑戰瑪麗卡和他的另外一個女兒。不變的是,最後總有一方會心煩意亂地離開球
場。他還告訴我,他在伊莎貝爾10歲的時候,就曾經跟她打過比賽,打到突然死亡才
獲得勝利 [3],倫德爾靠第二輪率先得分才擊敗了女兒。
“我妻子覺得這類故事太讓人難受了,”倫德爾說,“但我覺得他們很有趣。”
注3:突然死亡:在完成一輪比賽之後,如果打成平局,還要額外加賽。比賽會一直進行
,直到有人贏下一洞為止。(台灣翻驟死賽)
其實遠不止這些。對於倫德爾而言,競爭是一種信仰。“當你失敗的時候,你會覺
得痛苦。但如果你已經拼盡全力,你還是可以對自己有信心。第二天你再去訓練,看看
自己要改正哪些地方就可以了。”他說。“這是我所知道的前進的唯一方法。”九洞
後,瑪麗卡藉故離開了。而我和倫德爾在柔和的光線下繼續比賽。當我們沿著第10號
球道慢慢前進的時候,倫德爾突然想起,邁阿密是他遊覽過的第一個美國城市。在他
15歲的時候,他被捷克網球聯盟送來美國參加the Orange Bowl的比賽。那年,他輸給
了巴西人Cassio Motta,但他在隨後的一年中取得了勝利。“如果你熱愛網球,你應該
開車去Flamingo公園看看,他們保留著冠軍的名單,其中有很多是網球史上著名的人
物。”
(幾天後,我聽從了他的建議。在一個水泥棚的外面,我發現了一塊重度氧化的黃銅紀
念匾,上面刻著:倫德爾,77年的冠軍;在他的名字上面,是約翰‧麥肯羅,76年的冠
軍,還有比約‧柏格,72年的冠軍)
當然,倫德爾是在乎金錢的,但他也重視其他東西。他試圖將其中一些理念教給穆
雷和他的女兒們。但眼下最困擾他的,是第十二號球洞。這個Par3 [4]的球場有187碼
,前面有水,四周有障礙物環繞,他從來沒在這裏打出過標準杆。倫德爾用4號鐵杆揮
出了第一擊,但它未能達到草地,就直接落入了水中。他的第二次擊球也沒能成功。
在草地上又進行了幾次近穴擊球後,我們就此收工了。
注4:關於Par
1870年,英國高爾夫作家A.H.杜曼詢問兩位職業球員Davie Strath和Jamie Anderson,想
在Prestwick的12洞球場贏得“The Belt”比賽(即後來的英國公開賽),至少要取得怎樣
的成績才有機會?兩位職業選手回答:最理想的成績是49杆。由於Prestwick球場是英國公
開 賽的發源地,因此杜曼把49杆稱為Prestwick球場的“par”,也即第一次將“par”的
術語引入到高爾夫運動當中。
第二天下午,在穆雷訓練的時候,倫德爾走過來告訴我,他還在生12號球洞的氣。
“過去就過去了,別想了。”我說,試圖將話題拉回到穆雷的身上。
“不,我得做到。不去想它,就是承認你失敗了。”他說。
看著倫德爾走回自己在底線的位置,我忽然意識到為什麼倫德爾需要這份工作了。
不是俗氣到是因為金錢,不是他高尚到要回饋後輩,也不是他的生活平淡到需要另找樂
趣。他只不過是想要消除高爾夫賽事給他的壓力而已。在我看來,這起效了,現在幾乎
是他打得最好的時候了。
作者: Earendil (Dies irae)   2013-01-26 11:46:00
這麼說,其實Lendl有點兼Andy父職的感覺
作者: Makaay (Bayern Munchen)   2013-01-26 12:14:00
藍道有五個女兒 他一直都很想要有個兒子XDDD
作者: Marat   2013-01-26 13:47:00
我要亂入的推The kinks...XDD
作者: Eeli2008 (Eeli2008)   2013-01-26 15:13:00
推~ 不過Glasgow不是'小'城吧! The Kinks讚XD
作者: spittz (背中から抱きしめて)   2013-01-26 21:03:00
感激不盡 ><這篇文章好長 XD
作者: curran (curran)   2013-01-26 23:11:00
小andy居然說藍道很願意傾聽他的聲音,這我有被嚇到。在我的想像中藍道應該是要在小andy又開始磨的時候冷冷的看著他XDDDDD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