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成績
一戰 640 Q50 V25 AWA:4 IR:5 2016/07/25
二戰 640 Q50 V24 Cancel 2016/10/17
三戰 630 Q49 V24 Cancel 2018/01/02
四戰 720 Q50 V37 AWA:4.5 IR:8 2018/01/24
求學背景 臺北大學經濟系
準備時間 2016/7~ 2016/10 , 2017/09~2018/01
準備教材 OG、OV、考滿分、PP、GWD、
A2 一個月速成精修班(V)、A2數學精修班、追夢網
前言
2016年三月離開IBM之後就毅然的決定要出國讀書,
因為心繫金融,就開始研究Master in Finance的必備文件,
發現GMAT是必考的,
相較於GRE,我更偏愛這類邏輯推理思考的考試,
疏不知自己即將走入斷斷續續一年半的殺G地獄。
一戰
因為高中大學以來,一直對自己的邏輯推理、閱讀理解有信心,
英文程度也還行,就傻傻的買了書翻沒幾次,
整本看都沒有看完就上陣裸考了,
拿了個640,自信心爆棚,
覺得自己如果對考試再熟悉一點,
準備一下,考不好能拼個700,
而目標學校大家也都建議要有670的。
二戰
一戰後花了三個月看Dustin 網路上的自修教學,
自己寫題目練習,即使答題正確率沒有上升太多,
還是赴了第二戰,結果毫無進步,
都懷疑自己是不是看錯分數,自信心崩盤,
決定先去準備雅思,就暫離了GMAT。
三戰
間隔快一年,又不情願的開始準備GMAT,
起初也想繼續自修,找出自己的不足點,再加強,
但發現遇到瓶頸,找不出問題點,也沒有時間了,
就把目標轉向Dustin所在的A2補習班,
2017年初,補完後兩週,再次上陣,
但因為申請學校快要來不及,給自己壓力太大,
考試的時候整個狀態崩壞,題目看不進去,
一題RC要看三遍才知道題目在幹嘛,
整個慌亂,又爆炸了
四戰
三戰後一度懷疑人生,
但認真思考,答題率是真的比最初的時候上升不少,
就把三戰的問題歸咎給壓力,一個月後再次考第四戰,
考試時順利想起補習時的所學,
還有A2的惇惇教誨,
終於如願考出720,整個激動到快哭了。
SC
補習以前自己對 SC是有信心的,
但一直都不穩定也不清楚原因所在,
所以最想補的科目就是SC了。
果然補習沒多久就被A2深深打醒,
完全發現、了解自己問題的所在,
自修的時候我都只用簡單幾個考點去解,
但事實上像A2說的,在一題裡通常就不只一個考點,
而且考點也像A2講義裡所整理的有優先順序,
以前我一直都只是拿著習慣的幾個考點在賭運氣而已。
RC
因為我有事沒事會翻英文新聞,
閱讀文章沒問題,但題目就是一直錯,我也是滿頭問號,
還好上精修班的時候Kory對於題型跟答案類型的分析,讓我進步不少。
因為之前都沒辦法分清楚關聯性的層級,也對於一些用字不夠敏感。
加上Kory對於練習閱讀時的整理方法,讓我覺得很實在,
如果準備時間多一點,可以用Kory的方法再練習兩三個月,
搞不好閱讀的答題率可以再提升。
CR
是我在A2GMAT感受到最驚豔的一門課,
A2非常完整且有系統的分析各種類型的題目,
甚至在Bold的題型,常常不用看完題目,答案就出來了。
過去自己上曼哈頓看解釋,整理了一堆分類,
但看題目的時候常都很不清楚這題在分類的哪裡,
好像又是一個新的類型,無法套用,
但上完A2之後,這種不明確的感覺漸漸消失,
越來越清楚題目的考法,以及解題的方式。
數學精修班
從小,數學一直以來都還算不錯,
一直在金融業也都有在用數學,
所以GMAT的Q一直都有49以上的成績,
但研究發現其實最後48, 49, 50, 51 對於成績的影響很大,
往往就是差那20, 30分達標。
補習前雖然題目解的出來,但往往都會繞圈子,
計算過程多了,計算失誤就容易產生,
在KH數學精修班裡,跟KH課後的討論幫助我很多,
很多時候讓我可以直接就精簡的想法去解題,
常常有茅塞頓開的感覺。
解題時間變快,失誤率也降低,
讓我寫完Q剩餘的時間慢慢寫AWA的模板,
整個考試時的時間壓力降低很多。
AWA
雖然精修班裡,只分半堂課的時間給AWA,
但A2的模板真的好用,也不用花太多力氣去思考,
上完有一種學到小技巧的感覺,不過當然都是合乎規則的。
總結
到A2 GMAT補這個習真的覺得很值得,
畢竟這整場考試就是考生跟出題者的鬥智,
沒有補習,自己對於題目的分析始終受到時間的限制,
大多數人不會花三五年去考GMAT,
而分析出不完整的系統
只會讓你更懷疑自己的分析結果進而浪費更多的時間檢討,
不停的走冤枉路。
另外,即使我是補精修班,但獲得了A2老師們很多的幫助跟資源,
每一位老師都很親切,不厭其煩的幫同學解題解惑,
特別感謝A2的一針見血不囉唆,
也謝謝他對於未來規劃的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