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應氏盃第一、二輪戰的時候有討論到這個主題。
包括早期聶衛平參賽的事件,以及日本棋院的賽制都想一併討論。
先看一下幾個主要的國際賽事現況:
[富士通杯]1988-2011
2011年第24屆:本賽32強戰選手名單
種子名額:上屆前三名(中國2人、韓國1人)
其他名額:日本13人、中國6人、韓國6人、台灣、北美、南美、歐洲各1人
[LG杯]1996-現今
2016年第21屆:本賽32強戰選手名單
種子名額:韓國7人、中國4人、日本4人、台灣1人
其他名額:韓國5人、中國11人
[應氏杯]1988-現今
2016年第八屆:預選賽28強、本賽16強戰選手名單
(註:預選賽28取14人,與上屆冠亞軍2人組成16人進入本賽。)
種子名額:上屆冠亞軍(中國1人、韓國1人)
其他名額:中國10人、韓國6人、日本6人、台灣、美洲、歐洲各2人
雖然近幾年隨著富士通杯停辦,且各大賽事中國的選手掘起,已成趨勢。
但還是可以看到不同主辦國的賽事席次分配有所不同。
誠如先前大家討論過的。
日本棋院是否要為了讓選手參與國際賽事,而去協調頭銜賽的時間。
對於圍棋這個在體育競技中,相對知名度較低、資源也較為稀少的項目來說;
贊助商(主辦單位)的意見或許始終是無可避免的吧。
大家覺得呢?
補一個和圍棋有關的八卦:
: 不過李世石似乎對這盤棋並沒有太關心,簡單看了看就準備離開賽場了。不過還是路過
: 古力與朴永訓這盤棋的時候,李世石駐足良久,仔細看了看形勢。
據王銘琬老師所說,他生涯與大李對戰五次曾贏了三次;
與小李的四盤對局卻全敗,所以當天要講評小李的人機大戰,著實不太好說。
不過老師提到,比起該系列對局的長考,小李以往的下棋速度飛快;
因為李世石和王銘琬老師對決的是國際賽事,旁邊一樣有其他棋手在下棋。
往往小李落子後,便跑去一旁觀看別的棋手下棋。
而王老師長考許久再度落子後,小李回來看到落點,思考二十餘秒便即下出應手;
又跑到旁邊去看棋了,儘管如此他仍然能夠拿下勝利。
這也顯現出小李在顛峰時期的計算能力有多驚人。
部份資料來源:
http://web2go.board19.com/gopro/psn_list.php?id=130
https://zh.wikipedia.org/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