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現代圍棋史8:圍棋英雄神話消失的這十年
新浪體育訊 5、英雄神話消失的這十年
約2010年起,一些現象在圍棋界越來越明顯。
1、團體循環賽占支配地位,挑戰棋逐漸消失。
2、個性從圍棋的內容消失,對局者被不安所追逐,10分鐘快棋在泯滅圍棋的個性。
3、以排名制評價棋手,這其實是向平庸看齊的平均化。
這些現象的出現並不偶然,簡單說圍棋的內涵裡不再有人的故事,進而個體從圍棋消
失了。其病首先在於過度的體育化。導入足球、棒球式的俱樂部制,替換圍棋的勝負結構
,雖然有得,但得不償失。過度的體育化會捨棄掉“挑戰和迎戰”這一人類固有的生命力
。
把用時限制在10分鐘以內,等於是加速從棋盤驅逐個性,而個性會發展為棋風。其實
,英雄神話的核心就在於英雄的個性。
排名制有無視人之個性的傾向,其平等觀是一種流於平庸的平均主義。70年代二連霸
棋王戰的金熙中,在其他棋戰成績並不好,而排名制會無視這種棋手的特性,只會以分數
評價棋手。排名制其實無視的是人的能動性和挑戰精神,以及有血有肉的、人之生動的個
體。(譯注:藤澤秀行“一年只贏四盤棋”,下棋聖戰番棋的時候,因酒癮不能戒斷,手
顫不能拿子,只有咖啡裡偷偷攙白蘭地進對局室。圍棋的體育化追求的是整齊劃一的、運
動員化的競技技術和狀態,飲酒抽煙不能,假以時日還需要檢測興奮劑。其實圍棋的體育
化驅逐的是圍棋獨有的風流。圍棋不再是棋手一生追求的目標,只是淪為運動員競技的工
具。而積分制,如果時越和柯潔一年有好幾個番棋要爭,誰還管積分到底是多少?排名制
下,不會再有第二個藤澤秀行。)
1995年,韓國開設了圍棋TV台,而且正值網際網路普及,傳統紙媒漸漸失去影響力。
而圍棋TV,為了轉播之便開始縮短對局用時,同時主導團體對抗賽,而當今圍棋的“三大
病”,其實都由始於圍棋TV。
因為圍棋的用時縮短,觀戰的棋迷也無法把自己代入棋局裡。時間倥傯之處,不可能
留下人的痕跡,進而人的故事也會消失。空有勝負而無故事,圍棋的勝負結構也就二維化
了。
6、英雄神話的教訓是什麼?
二十世紀4、50年代讓日本圍棋興盛起來的十番棋,其勝負究竟具有什麼屬性,不妨
讀讀“玄玄閣”發行的《鬥魂阪田榮男》中的一段。
“升降十番棋,在對局制度中最為殘酷。(中略)把權威的段位抵押上去,稱其為生
死決鬥也不為過。所謂‘龍虎相鬥,必有一傷’,棋迷們的視線全部聚焦到十番棋,其狂
熱燃遍了全天下。”(譯注:文容直先生寫完此系列一年後,上演了“古李十番棋”)
十番棋就是英雄神話的結構。而名人戰、本因坊戰等挑戰棋,其內涵也是相同。韓國
的挑戰棋,即國手戰、名人戰、王位戰,其內涵也無二致。其勝負結構就是英雄神話的結
構,即是挑戰、失敗,再挑戰的過程。揭示人類內在的英雄神話結構,即是圍棋勝負的結
構。所以,無論在日本還是在古代中國,挑戰的英雄神話結構,始終成為了圍棋的生命力
源泉。
19世紀初,幻庵因碩和丈和圍繞名人棋所展開的盤外的明爭暗鬥,使圍棋更加充滿人
性的內容。政治的謀略和人的悲劇,為盤上的內容提供了更加豐厚的背景。只有在此背景
和過程下,圍棋才會成為具有人性的技藝。
不妨回顧當時爭棋的內容。棋局淒絕的內容,若沒有背景就不可能存在,幻庵因碩為
了主張丈和沒有名人資格,把自己的弟子赤星因徹推到了前臺。即幻庵因碩向政府主張,
丈和如果不能執白贏下當時七段的赤星因徹,就沒有名人的資格。但結果不僅輸了棋,而
且弟子赤星因徹吐血後不久身亡。
http://n.sinaimg.cn/sports/transform/20160614/xDV_-fxszmai2233419.jpg
白2是震鑠古今的妙手。其妙味在於,以下按字母順序,白棋可以先手逃脫右下角的囚
籠。白2是極盡利用黑棋右邊餘味的“適中”的一手棋。
赤星因徹“吐血之局”的意義在於,揭示了日本圍棋的認同性是什麼,它既是神話,同
時也成為了活生生的現實,而這即是人類的文化史。的確是如此。曹薰鉉和徐奉洙的對立
結構,70~80年代成為了韓國棋壇的敘事詩。接著曹薰鉉和李昌鎬的對立結構成為了90年
代的敘事詩。
但是,李昌鎬和李世石的對決,在2000年代並沒有譜寫成敘事詩。
其原因是李世石登場時,韓國棋壇已失去了孕育英雄神話的環境和條件。不是隨著李
世石的出現李昌鎬消失了,而是失去了上演“雙雄演義”的舞臺。韓國圍棋的故事不再出
現在報刊,而棋迷們也不再當做是談資,這並非偶然發生。
故事不是華麗辭藻的堆砌。故事強調的是對盤上內容的,更廣闊背景和深度上的理解
。內在的對立、表面的衝突、現實的矛盾,如果棋局不體現這類背景,那麼你希望什麼來
引領盤上的內容呢?排除了人的故事,圍棋哪能有人的勝負?
(原著文容直 藍烈編譯)
http://sports.sina.com.cn/go/2016-06-14/doc-ifxszmaa1976065.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