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2016/09/18 一戰 314 美加心得

作者: huntersaya (boader collie)   2016-12-01 18:52:07
《GRE應考日期及成績》 09/18 一戰 314分
《求學背景》 中興大學 獸醫系
《英文能力敘述》學測14級分
《考試身分》 半職考生
《考場地點》 美加台北考場
《準備時間》 三個月
《準備教材》 美加上課講義、OG、OV
《各科分數》 Verbal:152分、Quant:162分、AWA:3分
身為一位非典型的研究所申請生,一開始來美加上GRE晚上的課程同時,也在科技公司工
作,大學畢業自中興獸醫,執業一陣子後決定轉換跑道,職涯轉彎極度劇烈,萌生了攻讀
電腦科學研究所的決心;從小在教會長大,接觸過來自各國的宣教士,至少讓我不會對非
母語產生出僵硬的陌生感,學測英文14級分,不過大學畢業後,才真正對英語感到很有興
趣和動力去學習。
一切的緣由總歸一字:“趕”。2016五月邊上班的同時,希望能趕上2017春季班的申請,
毅然決然地報名了GRE實戰班,經過兩個月的課程加上自己複習了一個月,第一次的成績
是314分,因為時間很趕,既沒有參加模擬考、Issue和Argument的作業也沒交齊,就這樣
在來不及考第二次的狀況下申請上了學校,可見GRE實戰班上課的過程是有自然吸收的效
果。
最挫折的必然是考試當天了,因為沒有參加模擬考,也沒有事先上網查詢完整的考試過程
,考前晚上整晚睡不著,深怕一失足就只能義無反顧地跌入明年的秋季班,早上沒有吃早
餐,也忘記準備午餐,看到螢幕才發現腦子無法運作,呈現凝固與壞死的狀態, 聽著周圍
飛快的打字聲, 所謂晚景悽涼大概是種畫面吧? 不過是在臺北美加的官方考場,之前有
來考過托福的模擬考,雖然整體狀況已悽慘到無以復加,坐進小隔間的瞬間有種熟悉的感
覺,這也是緩解考場緊張感與淒涼感的考量—選擇熟悉的考場。
一開始的挫折起因不外乎:“陌生感”;離開學生時代好幾年,也很久沒有考試場合了,
對我來說,美加幫助我最大的部分是—營造起千絲萬縷正面迎擊各種考試的氣氛。模擬考
設備與場地自然不在話下,主要是教學環境、老師、助教和學生,整體讓我有種回到高中
時代專心學習的親切感,還有完善的補課設備,讓人獨自浸淫在課堂之中,只要按時投入
時間在老師規定的作業,例如江璞老師的計量、譚歆老師的作文與字彙的題目,最重要的
是批改和訂正,這才是學習曲線陡然上升的主角,就像寫程式時跳出的Bug滿江紅,乍看
之下既頭疼又沮喪,但是了解為什麼會錯、還需要補強什麼之後,那種成長的感覺還頗讓
人上癮的,只可惜時間不足,無法考第二次。
莫老師獨到的路標解題法是領我進入GRE字彙的最初導師,他的解題方式讓人對題目不感
到害怕、並且漸漸地萌生出親切感,單字起源的教材就像小說一樣易懂、具故事性,當然
,字彙背誦的部分還得靠個人努力;起初接觸蔡老師的課,總覺得老師授課的速度飛快,
後來比較適應之後,才發現蔡老師所提供、她學習單字的方法,確實有助益,按照她對單
詞的思考與理解,並內化在自己背單字的角度之中,使腦中一磚一瓦建構起屬於自己的單
字庫更上層樓,小感言:蔡老師的課最好要預習加複習,上起課來才會事半功倍,雖然單
字看起來瑣碎、只吃重記憶力的樣子,但沒小螺絲釘也無法造出成品的,單字有所突破後
,做起題目格外輕省;譚歆老師也是上課速度較快一族,可她對文章的解析、文理的架構
簡直石破天驚,上完譚老師的第一第二堂閱讀之後,赫然發現閱讀與作文的靈魂長什麼樣
,自然快速進入狀況;江老師出現次數雖少,卻也同樣令人驚艷,尤其是他解說一些常見
卻模糊的觀念,在他解析後,對某些事情的定義立刻明晰,例如because, as, for,
since四個”因為”有何不同。
工作期間,規定自己一天必花三小時,單字反覆閱讀與記憶,用次數換長期記憶,再者讀
書前專心禱告或放空五到十分鐘,以隔絕上班的氣氛;辭職後每天記錄讀書的時間,一天
八小時左右,因長年奔波勞累,不對自己太苛刻;特殊技巧是“麻木”,不斷地做題目,
尤其時間有限如我,已無資格讀完再去考,只能邊”考”邊讀,做完題目再加強自己的困
乏,對於不足感到麻痺,就算殘缺也敢上考場,這就是美加帶給我的勇氣。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