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 塗翔文╱在歷史中做出選擇

作者: 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2013-11-25 13:22:52
http://stars.udn.com/newstars/collect/CollectPage.do?cid=12584
【聯合報╱塗翔文(影評人、本屆金馬獎評審)】
金馬獎半世紀來,它或許無法年年都為影史做出最具前瞻性的指標,但也選過傳世經典「
恐怖份子」、「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與「愛情萬歲」;更不用說李安、張曼玉、梁朝偉
、王家衛、周星馳等人的首座電影大獎,其實都是金馬慧眼。身為今年評審之一,我們努
力在「創造歷史」和「年度成績」的天平兩端內心交戰,不敢說每一個獎皆為完美選擇,
但都是透過充分討論與合乎遊戲規則、投票機制之下,所做出的篤定結果。
不知是巧合還是緣分,金馬50,華語電影也交出極具分量的成績單。「一代宗師」精雕細
琢、十足霸氣;「爸媽不在家」小巧扎實、無懈可擊;「天注定」勇氣超凡、形式特立;
「郊遊」氣韻深遠、如臻化境。再加上各有所長的「毒戰」、「激戰」、「失魂」、「一
九四二」等,取捨之間,給獎難度無以名狀。
以多年來的影展與評審經驗做比較,主席李安訂定新思維,讓評審團一反過去,改從「最
佳劇情片」開始討論,結果長達兩個半小時的各抒己見、反覆申辯,我或許不能說「爸媽
不在家」是人人心中的第1名,但它確實是讓大家服氣的佳作。它的得獎,亦證明好的電
影典範,不一定是錢花最多、主題最宏大的作品。影片透過一家三口與菲傭之間的故事,
反映新加坡金融危機下的時代氣氛,更細膩詮釋情感與人性上跨越國界的共感經驗。
「郊遊」則是蔡明亮個人風格最大器的展現,他一向能改變人們對電影的刻板想法,甚至
逼迫觀眾往內在挖掘、重新由「心」去感知這世界,把最佳導演獎頒給他,幾乎是個一致
通過的結果。
台灣電影在蔡明亮的壓陣下,保住影帝、導演兩個大獎,不過蔡導作品風格的優越成就,
並不能象徵台灣電影工業的全貌。先天體質的衰弱,以及題材與視野上的不夠多元,當東
南亞華語電影勢力也來勢洶洶之際,既展現金馬獎海納百川的包容力,更是台灣影人再明
顯而不過的競爭警訊。尤其「爸媽不在家」導演陳哲藝口中念茲在茲的,都是台灣新電影
給予他的養分和啟發,回看如今的台灣電影,除了票房的意氣風發,其實更需要有該被傳
承與開拓的其他面向。
至於頒獎典禮,從頭到尾都以榮耀影人與呼應金馬50的主軸貫穿,包括幾段影片訪談的剪
輯節奏,幾組頒獎人的談笑風生,得獎者不限時間、暢所欲言的真情流露,以及主持人蔡
康永的亦莊亦諧,大概都是我自己覺得前所未見的出色精采,也為近年來的大型頒獎典禮
,立下一個高標。這是金馬團隊為求面面俱到所下的苦工,以及製播台台視一年比一年的
進步配合,所換取來的成績,值得為他們鼓掌喝采。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