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藝節目獎 今年最「沉默」的獎項
作者記者葉君遠╱台北報導 | 聯合新聞網
第50屆金鐘獎入圍名單中最令人錯愕的,就是「綜藝節目獎」,這分名單是金鐘史上從缺
最多,今年評審甚至認為這項目本該全部空白,這像把刀,一刀切入綜藝節目走進谷底的
現況。
但評審給出的「優選名單」,卻限縮在狹隘的3個音樂性節目,只是眾多綜藝型態裡的其
中一種類型,這又令人不得不質疑評審是否以多元角度仔細觀察綜藝圈。
「綜藝節目獎」原本該有5個入圍者,結果今年評審主委藍祖蔚上台後只念了3個節目,2
個從缺,3個入圍的包括「Super star我要當歌手」、「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和「音樂
萬萬歲3」,他表示評審在一片無奈中「盡力」選了3個,只是這3個入圍者,全是音樂性
節目。
從製作廣度來看,「全球中文音樂榜上榜」為兩岸報榜節目,結合音樂與時事,TVBS投入
大量人力,格局上可算中大型節目;「Super star我要當歌手」延續這些年的選秀競賽風
格,無線台播出,從規格和製作來看,算中型節目;而「音樂萬萬歲3」則比較近似在家
演唱的輕鬆小品型節目。
深度來看,「音樂萬萬歲1」由康康、黃韻玲搭檔,「2」由徐乃麟獨挑大梁,直到「3」
才由黃韻玲和徒弟林俊逸這對師徒搭檔,節目經過兩段歷史已屆成就,質感精緻、運鏡豐
富不流俗套,黃、林這對師徒默契十足,兩人對音樂的素養為節目加分不少,雖然在非主
流頻道公視播出,但仍讓評審在花叢中看中,自有其魅力。
「榜上榜」靠黃子佼20多年綜藝功力掌控全場氣氛,把綜藝和流行音樂自然融合,他時而
正經報榜,時而搞笑模仿,節目雖是資訊型內容,但電視台投入許多資金打造音樂硬體環
境,觀眾娛樂之餘也能聽到不錯的歌曲;而「我要當歌手」則在台灣連續8年製作選秀節
目之後,加上大陸選秀節目眾多,這種型態已見疲態,不過素人唱歌仍脫離職業歌手,偶
爾令人驚豔,算是3節目中深度比較不足的節目。
3個節目中,其本上是黃韻玲、林俊逸和黃子佼及張小燕兩對師徒,在高崖上以音樂為刀
劍的對決。
台灣電視頻道近百個,同時間運作的大小型綜藝少說也有數十個,訪談、遊戲、益智、歌
唱,型態包羅萬象、五花八門,評審卻只注意到3個音樂性高的節目,於是被外界認為曲
高和寡,被人批住象牙塔,還讓許多藝人跳出來發文抗議,吳宗憲甚至揚言不到場,所以
今年的金鐘綜藝節目獎從入圍當天開始,就充滿了爭議性。
製作人薛聖棻表示,金鐘評審確實難當,尤其是「金鐘50」,承先啟後象徵一個世代轉折
點,如何適當地評出內容,也關係著未來電視圈的發展。陶子則認為,每屆評審的口味不
同,不須為單屆評審的喜好去影響自己該做的事。這屆綜藝評審共有9人,其中不乏深具
業界經驗的專業人士,入圍名單是如何評出來的,令人好奇,而評審過程的考量也須到頒
獎當晚才能得知,但這分名單確實已影響到綜藝圈氛圍。
評審主委藍祖蔚入圍當天的發言,認為現今綜藝節目普遍「品質低落、創意不足、娛樂不
夠、知識沒有」甚至成了最近綜藝咖每每掛在嘴上自嘲的流行語,吳宗憲在自己的節目「
綜藝大熱門」裡還不斷拿「從缺」開玩笑,陶子也玩笑表示,以後電視走到死胡同,電視
台再也沒經費做出有創意、夠娛樂、好品質的節目時,她也不想配合潮流接些劣質節目,
說出「我可能因此失業」的話。
陶子的感嘆,也正是評審點出節目的問題,評審的批評其實並沒有錯,這10年來綜藝圈大
量製造出各種小成本的談話性節目,流行過幾年選秀型節目,卻缺乏製作大成本、具規模
、內容充實又具娛樂性的作品。過去胡瓜的「連環泡」、張小燕的「超級星期天」、張菲
的「綜藝大哥大」都曾有過嶲永的單元,卻因為連年不景氣製作成本降低,加上藝人、工
作人員青黃不接,於是成了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面對大陸強國崛起,為何周邊國家如韓、日、新,甚至泰國都能有不錯作品,泰國近年甚
至以低成本拍出許多創意十足又感人的廣告片,為何台灣卻一再淪做談話節目,而且永不
退流行?製作人王偉忠談到綜藝現況,他點出台灣的問題在於產業鍊出了問題,掌握電視
台生殺大權的系統業者和電視台要負絕大責任,「是從上游而下的問題」。
台灣電視頻道過多,遠比日、韓、新及泰國都多出許多,市場就這麼大,廣告資金被大量
瓜分,於是台灣電視台成了選擇最多,卻又最廉價的地區,長久下來已無法跟東亞其他國
家競爭。可笑的是,許多頻道占了缺,卻沒資金投資,最後只好向國外買片、或播其他台
的重播節目,造成有些節目這台播完,2小時之後別的台再播,為了省下成本,根本沒辦
法做出既好看又精緻的節目,於是惡性循環不斷。
今年評審選出3個「綜藝節目獎」入圍者全鎖在音樂領域,對9人小組而言,不必在眾多不
同類型綜藝中去想盡辦法比較出優劣,似乎輕鬆許多。但這分名單,也出奇的成了這些年
的金鐘前夕,造成無人討論「誰會得獎」的聲音。薛聖棻認為,評審在一開始就說是「勉
強」選出來的,就算最後誰出線,也都已被蓋上「不夠優」的橡皮圖章,金鐘50這年,是
綜藝圈慘輸的一年,更何況,照評審的邏輯來看,最終在頒獎舞台上,節目獎「從缺」的
機率極高。
綜藝圈已走過輝煌時期,評審的目光,雖然代表著觀眾心底的某些聲音,但也因為被縮小
在音樂區塊,50屆金鐘揭曉當天,拿到「節目獎」的單位也許會令其他節目不服氣,而評
審先行「蓋章」的動作,應該也會讓得主心裡沒那麼光榮。
https://goo.gl/zmMVU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