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國小開始接觸華語音樂起
每年觀看金曲獎已經是必做的一件事
到現在算算也有近二十年了
對於今年的得獎名單
每一個得獎者都是實至名歸
雖然也是有我心目中該得獎,卻沒得獎的
但每位入圍者,都已經是該項目的菁英
得不得獎,真的要靠些運氣
除了年度專輯獎的評審機制需要再討論以外
(個人對桑布伊得獎沒意見,覺得很恰當)
不過,對於今年的入圍名單
我確實有很多疑問
我們都知道今年開放數位報名
所以報名件數比以往還多
也清楚這一年來
華語音樂表現很好,曲風也多元
所以評審決定今年許多獎項增額至七位
一公佈時我就感覺鼓勵性質居多
但也覺得失去了一點指標性
(公佈最佳演唱組合獎入圍名單時,甚至還有一組藝人是用手寫上去的)
畢竟金曲是被認為華語流行音樂的葛萊美
當然,增不增額需要經過評審投票決定
超過2/3的人同意才能增額
我無法得知為何當下評審會這樣打算
如果是因為要鼓勵,那我覺得有更好的方式
可以在公布記者會上
讓主席在解說名單時提到這些遺珠的名字
讓大眾可以知道他們,而他們也能再接再厲
但入圍名單至多就是五位,頂多六位
因為作品再怎麼多元、再怎麼優秀
我想還是能選出其中之佼佼者
這就是評審的工作
相較於得獎名單
我會更看重入圍名單一點
每年評審都不同,相對來說口味也不一樣
得獎真的需要點機運
但如果每次都能被入圍提名
表示歌手的作品品質都能受到肯定
這也就是為什麼對於今年的入圍名單
我較無法接受的原因
另外,我也覺得每年頒獎典禮後
主席還要解釋得獎名單這件事不妥
因為入圍者都很優秀
理當誰得獎都是實至名歸,不需要多作解釋
尤其是一些大獎,除了解釋得很清楚外
連票數都講得一清二楚
講票數很相近,好意是安撫其他沒得獎者
但對得獎者來說,會覺得不是那麼妥當
講票數相差很多,得獎者是會很爽
但其他入圍沒得獎的心裡肯定不是滋味
因此我覺得可以稍做解釋就好
並不需要為了按捺某些族群而多做解釋
所以主席,別哭了,那些聲音就隨它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