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太影展被罵翻有原因!金馬獎1天典禮「超過2年籌備」
https://star.ettoday.net/news/1249934
文/洪文
亞太影展停辦多年,主辦單位辛苦爭取主辦權,睽違8年回到台北舉辦,外表看來本是一
件美事,可能沒料想到最後的「風光」來自一連串缺失的新聞報導,惹得外界質疑、批評
,這才讓業界發現辦一場頒獎典禮多不容易,也才知道金馬獎的專業。
我自己曾在影展工作近3年,身邊朋友最常問的一句話是「金馬獎不是只有1天嗎?為何要
工作這麼久?那你們平常在幹嘛?」雖然只是1天的活動,不過並非1天、1個禮拜、1個月
可以完成,金馬獎、台北電影節籌備期往往超過2年。
一場頒獎典禮最重要的關鍵是什麼?首先是透明、公正的競賽制度與評審流程,獎項才有
公信力,這一點金馬獎競賽規章在官網隨時可以查詢,近年來金馬獎分為3個評審階段,
耗時近5個月,評審名單公開且被規定看完所有入圍電影,結果不受政治力影響,公信力
向來各界肯定。
那為什麼需要籌備2年?典禮星光是另一個關鍵,知名導演、演員工作滿檔邀請不易,往
往需要提前「預留時間」,像是2013年「金馬50」大使張曼玉早在2011年開始邀請,更不
用說歷屆影帝后「神主牌」的世紀畫面,而去年金馬54也邀來新藝城7大元老世紀合體,
全都是長時間籌備而來的。
上述只是「表面上」看得見的事情,底下還有很多數不清的工作細節,包括入圍劇組、貴
賓的機票、住宿、交通、翻譯、接待,以及典禮節目的流程、動線、佈置等,以及規畫入
圍影片在戲院放映、影片送審,再加上無數個行銷、宣傳以及周邊活動,以上都還只是「
冰山一角」而已。
既然時常籌備超過2年,自然是得有固定的人工作了。近年金馬獎、台北電影節變為常設
單位,多數工作人員固定下來工作,不僅有利籌備,更是可以經驗傳承每一年的優點與缺
點,讓典禮一年辦得比一年好。
亞太影展只花半年籌備,這樣短的時間要辦好一個典禮確實倉促,再加上工作人員全是臨
危授命,幾乎沒有舉辦頒獎典禮的經驗,也缺乏跟當今業界接軌的人脈,那麼這一連串從
入圍名單、典禮嘉賓邀約出現的缺失,似乎也是可以理解。
倒是亞太影展停辦8年也不是沒有原因,過去這個影展多為聯誼性質,也有些政治目的,
近年來早被東京影展、釜山影展以及亞太屏幕獎(Asia Pacific Screen Awards)取代,
自然影響力便逐年降低,實在不用花這個錢、時間砸自己的腳。
向臨危授命、辛苦的基層亞太影展工作人員,致上最深的鼓勵和掌聲。其實有人願意辦更
多的影展、頒獎典禮,業界皆樂見其成,不過最重要的仍是回歸電影本身,並讓幕前幕後
工作者被看見,而非被消費成為「行銷台灣到國際」的附屬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