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 台北電影獎改制 / 鄭秉泓

作者: IJS (分清客套、禮貌與真誠)   2019-07-12 21:08:02
當北影放棄使命,我們需要第二個金馬獎嗎?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012/3924617
無論有沒有特別關注金馬獎,每年金馬獎一頒完,只要國產電影(也就是台片)獲獎結果
不如預期,網路上馬上就會出現一股聲音:「給我台灣電影獎、給我國家電影獎,其餘免
談!」
但是多數高喊這句話的鄉民、藝文工作者、媒體記者及政客常常忘了,台灣確實早已有國
家級的電影獎,而且還舉辦了20年,那便是每年7月揭曉的「台北電影獎」。
北影承載的本土創作能量
台北電影獎和金馬獎從成立之初,設置宗旨就截然不同。金馬獎創辦於1962年,除了獎勵
優良國語影片和優秀電影工作者,同時也有著「向蔣介石祝壽」的政治意圖。隨著時代演
變,參賽影片不再受限於國語發音的規定,政治導向的給獎標準,也逐漸轉為以美學為依
歸。
90年代中期,因應中國改革開放及兩岸開放交流,金馬獎開始納入中國片參賽。歷經20年
來的賽制改革,如今已成為華語片的最高殿堂。作為表彰影像美學與電影產業全面向的電
影獎,金馬獎共設立最佳影片、導演、編劇、演員及各項技術(攝影、配樂、歌曲、剪輯
、造型、美術)、紀錄片、動畫長短片、劇情短片等20餘個獎項。
相較之下,台北電影獎不一樣。從入圍方式到獎項的設立初衷,從最早的影評人獎,到後
來側重非商業片,再到兼容長短片、劇情、紀錄、動畫、實驗等混賽,就是為了走出一條
和金馬獎完全不同的道路,同時展現台灣本土影視創作的最大能量。
台北電影獎的前身是1988年中時晚報創立的「中時晚報電影獎」,1994年更名為「台北電
影獎」,分為「商業映演類」及「非商業映演類」;1998年被納入陳水扁時任台北市長所
創設的台北電影節;2004年更明確區分為劇情、紀錄、動畫、實驗4大類;2008年則針對
劇情類再細分為長片和短片,停止頒發最佳實驗片,並將百萬首獎限縮於劇情長片作品,
同時也增設電影技術與演員獎項。
「海角神話」之後,非主流台片處境有改善嗎?
2008年是台北電影獎非常關鍵的一年,台灣電影從21世紀之初,市佔率不到百分之一的谷
底絕處逢生。《海角七號》、《九降風》、《囧男孩》、《情非得已之生存之道》等強棒
台片同時參賽,適逢台北電影獎賽制改版,以往多由紀錄片拿下的百萬首獎,改成只頒給
劇情長片。
這批生力軍在頒獎典禮上屢獲肯定,不僅為1個多月後《海角七號》的5億票房神話打了場
前哨戰,同時也敲響了台灣電影的21世紀復興。
不過,有得必有失,雖然2008年的台北電影獎雖對日後「海角神話」起了關鍵作用,但獨
尊商業劇情長片的作法,卻相形削弱其他非主流台片(如短片、紀錄、動畫等)的能見度
,更別提實驗片從此消失在台北電影獎的入圍項目中。
歷經2屆的抗議聲浪,台北電影獎自2010年起,恢復不分類評選、百萬首獎及個人獎項(
如演技與技術項目)皆開放紀錄片、短片及動畫片角逐。此後連續5年(2010-2014)的百
萬首獎,皆由紀錄片贏得,而導演、演員及各類技術獎項,頒予非劇情片者所在多有。
北影的獨特性:不只是小型金馬獎
老實說,台北電影獎的處境始終尷尬,因為沒人可以確定,它該不該成為第二個金馬獎,
或者說本土版、台片版本的金馬獎。
金馬獎表彰的是全世界的華語片,若放在華語電影這個全球化的巨大脈絡之下,台灣電影
的優勢是崇尚創作自由、題材不受干擾、具批判性的人文關懷等;缺點則是受限於市場、
資金及不成熟的產業規模,無論是說故事的方式,或技術的完成度,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台北電影獎的存在,恰好彌補了台灣電影歷來常被金馬獎忽略的那一塊。甚至有這種說法
——「反正入圍不了金馬獎的,至少可以在台北電影獎獲得重視與補償」——不過,我並
不贊同這種說法。
以2010年後的台北電影獎賽制來看,無論收到多少徵件,就是固定選出10部劇情長片(往
往會有電視電影入圍)、10部劇情短片(也可能出現實驗短片)、10部紀錄片(包括紀錄
長片、紀錄短片、帶有實驗性質的紀錄片)、10部動畫片(動畫長片、動畫短片、帶有實
驗性質的抽象動畫片)作為入圍名單。
這份多達40部長短片的名單,之所以可能比當屆金馬獎的台片入圍名單更重要的原因在於
,它們正是象徵著這兩年來(從過去一年到未來一年),本土影像創作最大能量的交集。
北影淪為金馬獎次級品牌?
台灣電影從來就不是只有商映劇情長片而已,要探究當前台灣影像創作,就必須從商映台
片、電視電影、迷你劇和網劇、各類短片(尤其是學生短片)、紀錄片、動畫片多管齊下
,如果能加上連續劇和錄像藝術作品當然更好。
台北電影獎正好可充當一個年度例行的篩選平台,精挑細選的入圍名單,就像是一幅台灣
本土影像創作的綜合走勢圖,哪些片子被選進來,甚至比得獎者是誰更為重要。
2019年,台北電影獎宣布重大改制,往好處想,是堅定地擁抱產業,以海量的入圍名單來
榮耀電影人,不過,這是必須付出代價的——這個電影獎從此放棄了10餘年來,或是主動
或是被動承載台灣本土影像創作能量的關鍵位置。
換句話說,它原本的獨特性不見了,它把自己變成了依附金馬獎的次級品牌。
思慮欠周的遊戲規則,以及被犧牲的台灣電影
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0012/3924619
電影獎是一種非常微妙的東西,無論是全世界最有名的奧斯卡,還是被尊為電影藝術最高
殿堂的坎城金棕櫚獎,或者全球化網路時代名稱千奇百怪的野雞山寨電影獎,對於同溫層
以外的普通觀眾,其實都差不多。
這些電影獎是怎麼頒出來的?賽制如何擬定?評審如何組成?有什麼樣的規則?頒出多少
獎項?電影獎本身是否具有足夠的公信力?以上種種問題,可能還不及紅毯上一名女星不
慎走光的花邊新聞吸睛。所以說,台灣電影在金馬獎戰果如何,重點不在於贏得光彩還是
輸得委屈,對於觀眾來說,重點在於台灣是否輸給了中國,這是意識形態也是民族情感,
似乎比影片美學重要多了。
台北電影獎相形之下更為小眾,少了強勁的敵手中國,這個年度最大本土電影獎戰場的40
部入圍長短片中,可能只有10部長片和少數紀錄片,有在電影院裡商業放映;其他要嘛聽
都沒聽過、要嘛好像公共電視或者某個公共藝文場所有放映但錯過了。總而言之,光看片
名往往有7成倍感陌生,於是參與的熱度在看到名單的當下,便消退了大半。
如果金馬獎因為事涉「國仇家恨」,成了一日鍵盤影迷湊熱鬧練嘴砲的聖地,那麼台北電
影獎便是因為台灣人「網內互打」,自始至終走不出同溫層,以致於每每講到台灣需不需
要國家級的電影獎,很多人聽到「台北電影獎」5個字總是一臉茫然。
台北電影獎「野雞化」?
台北電影節在2019年換了新的總監,新總監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大刀闊斧改制台北電影獎。
從過去僅公布4大類共40部入選影片,調整為公布19個獎項的鬧熱入圍名單,理由是可藉
由大量提名,來肯定並榮耀台灣電影人。
於是5月17日,台北電影獎公布入圍名單,由《寒單》及《老大人》兩部電影領先群雄,
分獲11項提名;《切小金家的旅館》與《幸福城市》則以9項入圍居次。
我曾經寫過不少文章抨擊當前山寨野雞影展林立的景況。許多創作者、電影公司或是沒做
好功課不了解情況,或是心存僥倖只求得獎,花些錢報名阿撒布魯的影展,然後得了獎便
大肆宣傳。天知道這些影展是怎麼評選的,獎項有無公信力有無,一點也不重要,反正多
數媒體記者都懶得做功課,你告訴他在國外得獎,他便幫你寫篇「台灣之光」相關報導,
各取所需好不得意,一切就是這麼簡單。
台北電影獎從來不是山寨影展野雞影展,但2019年大刀闊斧的改制,卻把台北電影獎推向
危險的懸崖。新總監認為19個獎項92個入圍名單(最佳藝術貢獻獎只有提名2席,其餘18
個獎項皆提名5席),是彰顯台灣電影作為一個發展中且逐漸成熟的產業最好的證明,是
對於力爭上游但往往沒有機會被看見的台灣電影人最大的榮耀。
我必須說,這是把台灣電影給想簡單了。
沒有完善的賽制,所提出的入圍名單便沒有說服力,即便產生再多的入圍者,最終這個獎
項的「含金量」便會遭受質疑,根本就是把自己「野雞化」了。
欠缺周全的遊戲規則
首先是今回台北電影獎的改制,並沒有一個完善周全的遊戲規則。
以往無論有多少長短片報名,皆會選出劇情長片、短片、紀錄片和動畫片各10部作為入圍
名單。決選評審從這份入圍名單,選出最佳劇情長片、最佳短片、最佳紀錄片和最佳動畫
片,再從4個首獎中選出百萬首獎。至於演員及技術獎,則是不分長短片及類型,針對40
部入圍片的傑出單項投票產生。
有人認為長短片裡的演員表現很難比較,有人認為紀錄片的剪接和劇情片的剪接無法放在
一起評比,但我覺得過去台北電影獎不拘泥於影片長度、類型的綜合性評比,是台北電影
獎最獨一無二的特色。對於非商業片、非主流電影來說,台北電影獎提供了一個機會,一
個比起產業導向的金馬獎,更自由、更平等、更能真實呈現台灣創作草根精神的機會。
然而改制後的台北電影獎,卻徹底碾碎了這個機會。
最佳劇情長片、短片、動畫片和紀錄片都只剩下5席提名,雖然百萬首獎仍是從上述4個項
目的得主中產生,但入圍量的減半,讓整個電影獎的規模相形縮水。過往從40部入圍長短
片拉出台灣電影態勢的年度現象軸線判讀,於是在本屆失了準。這點從《寒單》及《老大
人》這兩部平庸之作居然領先入圍的結果中,尤其看得出來。
改制後被犧牲的作品
根據台北電影節的新聞報導,今年共計有359件作品(劇情長片47部、紀錄片70部、短片
199部、動畫片43部)報名台北電影獎,與去年共311件作品相較,再創歷屆新高。複選評
審選出劇情長片12部、紀錄片5部、短片8部、動畫片5部,然後再從上述共計30部的入圍
作品中,決定19個獎項共計92個提名。
在此我們正好來比較一下金馬獎的初審情況。第55屆金馬獎總計有667部影片(劇情長片
228部、動畫長片8部、紀錄片99部、劇情短片266部、動畫短片66部)報名角逐。劇情長
片經初審篩選至40餘部,紀錄、劇情短片和動畫短片各篩選至10餘部,從這70餘部作品中
,再去決定20多個獎項的百多個提名。
必須注意的是,目前金馬獎的短片不具所有個人獎項之報名資格,紀錄片及動畫長片則限
制部份個人獎項(如導演、演員)的報名資格。換句話說,金馬獎很明確地告訴你,這是
一份環繞當前華語商業劇情長片,而討論出來的入圍名單。
看到問題所在了嗎?以演員項目來做比較,金馬獎的演員項目入圍是從40多部劇情長片中
做出決定,台北電影獎的演員項目入圍則是從12部劇情長片和8部短片中做出決定。
這下問題來了,台北電影獎既要走向產業,為何不是從47部劇情長片去評選演員項目的入
圍者。如果擔心47部太浮濫,可以篩選到20至25部,再從中評選,也總比如今改制後不倫
不類地從12部劇情長片和8部短片中,去選出男女主角、配角及新演員共計25個入圍者有
意義得多。
說實話,12部劇情長片和8部短片,根本沒有辦法概括2018至2019年本土影像創作中的演
員表現。另外35部沒能進入複審的劇情長片中,絕對有更多傑出的表演,就因為這個思慮
不周的草率賽制改制,而被徹底犧牲掉。
台北電影獎定位何去何從?
金馬獎的劇情長片,從200多部初審篩選至40餘部,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台北電影獎
口口聲聲要榮耀本土影人,明明作為本土電影產業前鋒的劇情長片報名數量不過就40餘件
,怎麼可以一次就把它砍到剩下四分之一?
難道被砍掉的四分之三裡頭,其主創團隊與技術團隊連進入提名階段被討論的機會都不配
擁有嗎?那麼「榮耀影人」四個字還真能說得如此冠冕堂皇理直氣壯嗎?或者只是自欺欺
人罷了?
《寒單》和《老大人》不是差勁的作品,但它們確實差了《血觀音》、《大佛普拉斯》和
《誰先愛上他的》好幾層階梯。即便比賽看的是對手實力,即便美學評比不是「絕對」而
是「相對」的事,它們無論如何都擔待不起整整11項的提名。本屆台北電影獎對於這兩部
片如此厚愛,不僅讓自己的公信力蕩然無存,同時也形成電影獎、入圍者與評審三輸的尷
尬局面。
電影獎需要明星和紅毯,這樣才有媒體關注,才有輿論熱議,這些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
一切必須奠基在完善的賽制、配套與評選結果的公信力上面。電影獎改制可以理解,擁抱
產業、榮耀影人絕對沒有問題,壞就壞在沒有深度爬梳電影獎脈絡,不分青紅皂白武斷決
定哪部片進來入選、哪部片淘汰。
衷心希望本週六的頒獎典禮結束之後,整個團隊可以審慎地思考台北電影獎的定位何去何
從,卡在懸崖邊的電影獎要如何拉上來,明年不要再發生硬要從12部劇情長片和8部短片
,去提名25個演員及海量技術項目的尷尬時刻。
作者: shengju1029 (貍貓山~)   2019-07-12 21:15:00
我沒看過寒單,只看過老大人,平心而論,老大人雖然不難看,但11項入圍真的是無敵誇張的多,為了湊齊五枚入圍者,浮濫提名的狀況真的很嚴重。
作者: chihcsck (xxxxXD)   2019-07-12 21:20:00
硬湊的入圍名單真的有夠慘烈 看到很多影人都跳出來批評了
作者: Beandou (豆豆)   2019-07-12 21:54:00
希望明年可以從複選數量改善。北影獎92項入圍名額,金馬是108項入圍名額,名額數量幾乎快一樣,但北影是30部作品(12部長片)挑,金馬是70部作品(40~50長片)挑。更不用說12部之外有報名的作品有一些整體還好,但單項入圍很有機會的。
作者: Ruke (全台找筆電!!)   2019-07-14 02:44:00
北影不是30部作品挑,是55部不分類作品去評選不分類一直是北影的特色,過去也好幾次把個人獎頒給短片
作者: DREW (曖曖內含光)   2019-07-14 18:54:00
金馬的個人獎也沒有不能頒給短片吧?
作者: Beandou (豆豆)   2019-07-15 07:06:00
短片以前可以後來不行,當年鞏俐就差點以愛神短片提名女主角,劉引商當年以短片入圍過女配,後來金馬還是以華語長片電影為主還是限制短片個人獎項報名,紀錄片跟動畫長片還是可以報名個人獎的
作者: DREW (曖曖內含光)   2019-07-15 13:17:00
原來有改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