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曲獎「造后者」被虧爆 知情人士曝光真正關鍵
【自由時報/張釔泠/台北報導】
2023/05/18 07:23
〔記者張釔泠/台北報導〕第34屆金曲獎7月1日在小巨蛋登場,入圍名單前天揭曉,由知
名製作人陳建騏擔任評審團主席,這幾年他操盤的歌手,如彭佳慧、艾怡良、徐佳瑩、魏
如萱、田馥甄都成為歌后,因而被網友封為唱片圈的「造后者」,今年他幫洪佩瑜製作的
《明室》專輯入圍8項成為大贏家、自己也入圍了最佳專輯製作人獎,雖然已經遵守「迴
避機制」,但仍引起「球員兼裁判」的質疑聲浪,還有人開酸已預知今年會是誰封后。
陳建騏雖表示,自己帶著「服務」金曲獎的心情接下任務,且凡是自己有參與的作品,都
會避開討論,但因「主席制」制度使然,評審團由他組建,就算迴避、但對於投票是否有
「影響力」,網友始終很好奇,業界對於「主席制」也有不同看法。
不具名的唱片界資深工作者認為,他相信主席都是有威望的人,癥結點應該是「主席制」
引起的效應,早期由文化部出面找評審會比較「均分」,評審來自市場、獨立、演奏、學
術界等,非常廣泛,目前的評審由主席來主導,不可避免的一定會有侷限,會傾向先找熟
悉、認可的人,若音樂偏好相近,就出現「同溫層」。
他認為在這樣的「情感」因素下,便較容易影響最後的結果,因此近年來網友會覺得特別
「巧」,入圍或得獎名單經常會反應出評審團的音樂喜好,建議還是回歸由文化部來組建
評審,依據不同的語系、從不同的領域來邀約。
業界人士表示,過去是文化部先找好評審、再由各評審互相推舉總召,或是也可參考國際
獎項,由從業工會中隨機挑選出評審,評審或許互不認識,結果可能會比較客觀。
新聞網址:https://ent.ltn.com.tw/news/breakingnews/4305119
===================
轉貼新聞請檢附30字心得:
所以大家覺得以前文化部找評審的方式有比較好嗎?還是現在這種主席制的方式比較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