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儀:是否有什麼困難的地方?
導演:困難的是對多樣性的瞭解很困難,我深入思考後才發現過去只了解詞彙
但多樣性、多元化是有很多種形式,因此我認為要改編成電影很困難
電影中是用水來表現意象,也是生命的源頭
但影像上,因為這些角色是因為喜歡水而結合,所以要著重展現水的不同面向
例如可愛的一面等等
司儀:這部片的音樂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音樂:首先我要說,我不是什麼了不起、很厲害的音樂人
然後我要說,剛剛這裡是笑點(全場笑)
大家還記得剛剛最長的音樂是哪裡嗎?是兩個大學生講話那一段
這裡雙方的價值觀是不同的,但是能用溝通做結合,所以音樂持續最長
這兩人並不是主角,但是對我而言這個段落對我是很重要的
這裡表現出來:身邊理所當然存在的水,對他們的感覺卻是截然不同的
雖然叫做「一般」、「普通」,但生長背景不同就會對普通有不同的定義
對我們來說,這樣的價值觀的改變是非常恐怖的事情
這種「一般」也可以說是一種正義,而現在世界上大家用自己的正義互相殘殺
所以水是重要的元素,代表著我們認為的「普通」、「一般」隨著時代的改變而改變
片尾詩是艾蜜莉狄更生(Emily Elizabeth Dickinson),美國詩人,活在一百五十年前
她在當年的評價是怪人,但現在是個全球知名的重要詩人
片尾這段音樂就是想將她對現代的多元性思想、對LGBTQ的貢獻表現出來
觀眾:片尾特地安排一個真正的戀童癖的理由是?
導演:這段原作就有,而且我認為對電影是很重要的一段
我不知道你的想法是什麼,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想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自由
但有些自由會傷害到其他人,這是絕對不行的
所以如果完全的自由會造成傷害,對社會來說還是不允許的
所以在內部討論時還是把這段放了進去
觀眾:導演是如何想出這麼多種原生家庭?
導演:我其實拍很多作品都是這種很多角色的群像劇
其實我拍原著不會完全照著原作拍,而是拍攝途中會跟演員討論
要如何進行?如何來完成這個角色?
(司儀:所以是跟演員一起創作出來)
觀眾:片中出現了很多用溝通來解決的橋段
導演:家庭特性、欲望和自由,這些都是多樣性,因此溝通也有多樣性
溝通也是多種多樣的,就像那一段大學生的對話,兩個人的價值觀不同
所以他們的溝通就不是靠常識去連接起來
觀眾:一邊歌頌多樣性,一邊反對戀童是不是太生硬
導演:之前說過,這段其實在原作中有提到,而且水有很多種形式
因此我們跟作者討論時說,雖然水有很多種形式,但大家都喜歡小孩子玩水的情景
所以最後大家都有去看
我們要表現的是,這些情感有多元性、多樣性,戀童也是其中之一
雖然傷害別人是不行的,但作為腳本一定要串連起來,是有必要的
因此有這一段才能把這些人物都串連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