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at do we eat?

作者: NEWO (小狐狸)   2008-04-17 00:18:18
價3年漲1倍 上億人將更窮
2008/04/15
【聯合晚報╱編譯朱小明/綜合報導】
世界銀行總裁佐利克今天表示,過去三年來翻漲一倍的糧食價格,可能會讓較貧窮國家約一億的民眾更加貧困,各國政府必須介入解決已造成數國動亂的糧食問題。佐利克提出解決糧食危機的「全球糧食政策新政」,獲世銀發展委員會通過,包括短期提供緊急糧食援助,中長期促進開發中國家提高糧食生產。
世銀和國際貨幣基金(IMF)在華盛頓舉行的春季年會中,各國經濟部長指出,糧食價格飆漲對經濟和政治穩定的影響,更甚於金融市場的動盪。
佐利克在會後的聲明中說:「過去三年糧食價格倍增,可能會使低收入國家的一億人民進一步陷入貧窮。國際社會必須把錢花在嗷嗷待哺的地方,才能讓挨餓的人得到食物。」他指出,這已經不是短期需要的問題,同時也要確保子孫後代不必因此付出代價。
世銀和IMF呼籲先進國家應向受糧價衝擊嚴重的國家提供緊急援助。佐利克敦促各國政府儘快提撥所承諾的糧食援助經費,在5月1日前提供聯合國糧食計畫署5億美元。
自糧食計畫署提出5億糧食援助金額後,糧價又大幅上漲。糧食計畫署警告,如果不獲立即協助,可能必須減少糧食分配。
根據世界銀行公布的數據,過去三年來,全球糧食作物價格平均上漲83%,小麥價格更飆漲181%,過去兩個月米價漲幅達75%,而世界糧食儲備則日益減少,目前全球糧食儲備已降到1980年以來的最低水準。
糧價大幅攀升讓民眾生活不堪負荷,最近幾個月,埃及、喀麥隆、象牙海岸、衣索匹亞、馬達加斯加、菲律賓、印尼等國相繼因糧食問題引發動亂。糧食仰賴進口的海地更因食品價格上漲引發暴亂,導致政府垮台,更凸顯迅速採取國際行動的重要性,世銀已宣布提供海地1000萬美元貸款。
由於糧食與油價暴漲,世銀估計有23個國家可能面臨社會動盪。佐利克呼籲仿效1930年代美國經濟大蕭條時羅斯福總統推出的「新政」,推動全球糧食新政策。
佐利克所提解決糧食危機的新政,除了呼籲各國捐助5億美元以解決糧食危機外,世銀將把對非洲農業的貸款額增加近一倍,達到8億美元。
佐利克並些建議,主權財富基金把1%的投資額投入非洲,以減輕全球經濟成長減緩給非洲帶來的衝擊。以主權基金3兆美元計算,1%相當於300億美元,這項建議已獲多國正面回應。
【2008/04/14 聯合晚報】
===========================================
糧荒 一顆黃豆恐整垮世界
2008/02/22
【經濟日報/編譯陳家齊】
國際油價飆上100美元、金融信用緊縮可能都還不算是嚴重的問題,與即將來臨的糧食短缺危機相比,前兩者對世界的衝擊可能只是小巫見大巫。
在高盛公司召開的分析師會議中,分析師柯瑞(Jeff Curie)表示,目前的商品漲勢是全面性的,從原油、玉米到小麥都在上漲,「未來12到18個月,我們認為許多類別的商品都將陷入(短缺)危機。而農產品將是風暴的核心。」
這種情況和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不同。油價飆漲對已開發國家消費者的衝擊,可能只是少開點車、節衣縮食。而糧價飆漲的影響範圍卻更全面,對飢餓邊緣的貧民構成致命危機。
從一項指標可以看出,糧價已漲到令人不安的程度,起碼已讓對政情敏感的官員寢食難安,決定出手管制。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WFP)統計,目前全球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活在糧價管制中。
然而柯瑞認為,糧價飆漲只是全球資源錯置的冰山一角。依照經濟分工的常理,嚴重缺乏可耕地的沙烏地阿拉伯,應該把賣油所得積極購買美國威斯康辛州的玉米田;而相對地,需要原油的美國應該收購沙國的油田。
然而政治上的互不信任,使這種資源分配不可能實現,甚至造成資源錯置更變本加厲。美國為了「能源自足」,以昂貴的成本把玉米提煉成燃料;而沙烏地阿拉伯則不惜血本地淡化海水,在沙漠裡栽種農作物。
政治因素造成的資源錯置很難在短時間內解決,也因此高盛強力看好農產品的多頭行情。但對仰賴糧食救濟的難民來說,這波商品大多頭等於是他們的斷頭臺。
聯合國糧食署官員表示,由於糧價飆漲太快,他們現在的預算只夠填滿非洲難民糧食配給杯的三分之二。從美國次級房貸風暴引發的信用緊縮危機,促使國際資金轉進原油、黃金等商品市場,而最後,卻可能是最不起眼的黃豆,將重創這個世界。
(取材自英國金融時報)
【2008-02-16 經濟日報】
==================================================================
糧荒,全球政經未爆彈
‧徐麗玲 2008/02/22
對於加拿大這種地廣人稀的國家來說,全球農產品價格飆漲是數十年來難逢的機運,農民對加國可望成為「全球食品雜貨店」雀躍不已。但是對糧食需求殷切的國家來說,這卻是糧食危機即將爆發的徵兆
加拿大中部草原省的農民近來都眉開眼笑。節節上漲的國際穀物價格,促使當地許多早已荒蕪的農地恢復生機。幾十年來陸續外移的人口突然回流,還有眾多其他省份的居民遷去落戶創業,房地產市場呈現30年難得一見的榮景。
這一切都是拜全球穀物需求激增、價格飆漲所賜。從2006年中開始,長期供貨充裕、價格穩定的小麥、玉米等穀物,突然在國際市場上成為搶手貨,2007年全球小麥和黃豆價格都暴漲了70%。
供需失衡推動價格不斷衝高,上週傳出全球小麥庫存量降至30年來最低水準,美國小麥庫存也降至1948年以來最低水準的消息,刺激美國芝加哥交易所的小麥價格登上歷史新高。至今,玉米價格較過去翻升了一倍,黃豆價格漲升將近一倍,其他包括大麥、扁豆等農產品價格也都是瀕臨歷史新高。
全球穀物供需失衡主要是由三個因素所促成的。
第一是中國和印度經濟起飛帶動人民所得提高,中產階級興起,積極追求更高品質的飲食。原本以米食為主的社會,在生活漸趨富裕之後,人民的飲食習慣改變,開始喜歡各種小麥製食品,包括南韓、台灣在內的亞洲地區對小麥的需求也都持續增加。
其次則是全球氣候異常,天災頻傳。本是全球主要穀物生產地區的澳洲、烏克蘭等國都面臨長期乾旱,嚴重影響穀物產量,以致於全球庫存量不斷走低,但需求量卻持續增加,價格自然居高不下。而近來肆虐中國大陸的雪災,將使全球糧食供應緊絀的情況更加嚴重。
不過,第三個因素卻可能是觸動全球食品價格飆漲連鎖效應的關鍵。由於國際能源價格攀高,美國和巴西致力於發展生質能源,作為主要原料的玉米因而供不應求。經濟學家認為,去年全球對玉米的需求激增,美國大力推動生質能源必須要負60%的責任。
2000年時,全球以玉米生產的乙醇燃料產量為200億公升,至2007年增加為600億公升。而在2008年1月份,美國的產量就已達到60億公升,預料今年單是美國的產量就可創下520億公升,全球產量將再創新高。
聯合國的食品暨農業組織在其年度展望報告中指出,在美國政府的補貼獎勵之下,今年美國用於乙醇生產的作物產量將會增加50%,犧牲的則是其他糧食作物的生產,受影響最大的將是小麥。農民一窩蜂把其他作物的農地改為種植玉米,結果導致其他穀物產量減少,價格同步上漲。
據加拿大Lethbridge大學農業經濟學教授Kurt Klein的分析,美國現在用於生產乙醇燃油的玉米數量,比加拿大全部穀物產量的總和還要高。換言之,全球玉米產量並未減少,反而是大量增加,只是人類都吃不到。
這對全球食物供應的衝擊巨大,因為生產75公升(亦即約一輛車的油箱容量)乙醇燃油所需的玉米數量,就相當於一個人維持每天2000卡路里標準飲食一年的用量。此即表示,一個人犧牲一整年的飲食所需,只能讓一輛車加滿油而已。
玉米同時也是家畜的主要飼料,畜牧業的成本隨之上升,肉類及奶類產品價格也就跟著水漲船高。隨著中產階級興起,亞洲地區對奶製品的需求量激增,如今市場上盛行的說法是:全球對牛奶需求的成長速度遠超過對原油的需求,牛奶將是新原油。
對於加拿大這種地廣人稀的國家來說,全球農產品價格飆漲是數十年來難逢的機運,農民對加國可望成為「全球食品雜貨店」雀躍不已。但是對糧食需求殷切的國家來說,這卻是糧食危機即將爆發的徵兆。
聯合國的食品暨農業組織就警告,穀物價格的漲幅已令貧窮國家難以負擔,目前全球有36個國家正面臨糧食危機,主要是在非洲、南亞和中美洲。該組織注意到,穀物價格高漲導致食品短缺,在某些地方已經引起社會不安。最近墨西哥發生數起抗議活動,起因就是薄餅價格節節上漲,令低收入的人民難以負擔,不滿情緒於是爆發。
另一種型態的保護主義也在部分國家開始出現。在供需失調的壓力之下,原本對外出口穀物的國家不得不考慮限制出口,優先供應國內所需。中國大陸已經對小麥、大麥、燕麥、玉米、稻米和黃豆等的出口,加徵5-25%不等的出口稅,以確保國內的貨源穩定。
食品價格高漲影響全球各地人民的生活,然而經濟開發程度愈低的國家,食品支出在家庭消費中所佔的比重就愈大,對於生活水準的影響就更顯著。經濟學家擔心,所得重分配的大倒退正在悄悄進行,結果將使貧者更貧,而且在低度開發地區的情況將尤其嚴重,各種社會、政治效應都將陸續出現。能源危機受到全球重視,糧食危機的威脅更須妥善因應。
【2008-02-22 聯合新聞網】
====================================================
IMF:生質燃料 是人道罪惡
2008/04/15
【聯合晚報╱編譯陳澄和/綜合報導】
生質燃料的使用日益增加,已引起出席世銀春季年會的各國部長高度關切,擔憂替代能源崛起可能威脅世界糧食的供給,並使開發中國家的動盪加劇。
很多出席世銀年會的國家,都把當前的糧食危機歸咎生質燃料的日益普及,因為很多替代能源都從玉米、甘蔗等作物提煉而成,需求的激增也促成糧價激揚。
美國、歐洲與其他地區近年來都提高生質燃料的生產,一方面減少對進口石油的依賴,另方面也可減少促成全球暖化的廢氣排放。
印度財政部長齊丹巴蘭呼籲工業國家切斷對所有生質燃料的生產補貼,他說:「在饑餓與貧窮的世界裡,挪用糧食作物來生產生質燃料,是站不住腳的,對窮人或環境都不是好政策。」
IMF主席史特勞斯-卡恩承認,生質燃料的影響對很多開發中國家是一大憂慮,他說,使用糧食來生產燃料的作法,已被許多國家部長貼上「人道罪惡」的標籤。世界銀行估計,糧食危機已讓33個國家面臨社會動盪的威脅。
世界銀行總裁佐立克說,生質燃料的爭議是工業國家必須回應糧食援助,並且降低貧窮國家農業產品關稅的另一理由。許多工業國家也承認這種顧慮確實存在,但在13日的會議中並沒有加強援助的明確承諾。
英國財政大臣達林呼籲國際社會採取行動,表示此次會議的主要精神在於如何「緩和商品價格高漲對貧窮國家的負面衝擊」。
美國財政部長寶森則警告,價格管制與消費補貼可能扭曲經濟,並不是協助弱勢團體的有效方法。
【2008/04/14 聯合晚報】
==============================================================
糧食危機 離台灣有多遠?
2008/02/22
【經濟日報社論】
聯合國糧農組織(FAO)最近不斷發出警告,創紀錄的糧食價格正給發展中國家造成沈重的財務負擔,不只導致食品消費減少,也讓改善低所得國家飢荒問題的努力更形困難;並因糧價上漲的現象短期看不到紓解之策,各國動作頻頻,全球面臨的糧食供應短缺風險正快速上升。在台灣,「飢餓」已是個很遙遠的感覺;因而面對國際大宗穀物價格持續飆漲,只看到可以投資賺錢的機會,卻忘了台灣也可能會出現「有錢也買不到糧食」的一天。可能嗎?如果將糧食危機當成是窮國的事,就有可能。
大宗物資價格去年以來迭迭走高,初時尚被視為周期性循環的結果;但眼看漲勢毫無停歇跡象,糧食價格恐呈結構性上漲的討論日盛。
主因是經濟發展使可耕農地減少、全球暖化導致的氣候變遷影響收成等,使小麥、玉米、黃豆等主食來源的供應,難以滿足人口增加及所得上升帶來的糧食需求;而近年油價高漲促進的生質能源發展,也扮演了一定角色。於是,小麥、牛奶的價格早已飆至歷年新高,玉米及黃豆的價格也在歷史峰頂盤旋不下,其他如咖啡、糙米等漲幅也不遑多讓。但更可怕的還在後頭;糧農組織預估,在下一個十年內,大宗物資價格將在過去十年的均價上再漲二至五成。
糧價長期走高,已讓物價上漲率揚升的現象,從食品消費高比重的國家向低比重國家擴散;像歐元區、美國的通貨膨脹率,都因為食品價格居高不下而竄升。影響所及,不只貨幣政策的運用難再隨心所欲,例如歐洲中央銀行就因通貨膨脹戒心未除而對降息遲疑;多個國家的財政也因為農產補貼支出大增而出現壓力。但更多政府在提防的,是食品價格持續走高可能引發的社會動盪,例如義大利、馬來西亞、巴基斯坦、印尼等地,已出現街頭抗議食品價格高漲的民眾,而這樣的抗議與不滿,勢將隨著物價漲勢擴大而升高。
為此,原來只存在於低所得國家的糧食供應安全問題,也正受到開發中國家,甚至是富國的高度關注,並有多個國家已付諸實際行動。這包括了:糧食出口國以提高出口關稅、增加本國安全存量、實行配額管理等限制出口,像俄羅斯政府就對小麥開徵出口稅,阿根廷則直接暫停小麥出口,藉以緩和糧價高漲的衝擊,並提升自身的安全存量。相對的,糧食進口國就以降低關稅、增加補貼、釋出休耕農地、強化儲備等方式,鼓勵進口、提高國內產量等,儘量增加對糧食的掌握度,就算價格高,起碼民眾不致因餓生亂。像擁有全球第二多人口的印度,近來就大肆採購糧食,以增加
儲備。還有更多的國家實施價格管制,中國大陸是其中的代表,今年初起已要求豬肉等多項農產品的生產商須取得許可才能調價;其他如泰國對食用油、墨西哥對玉米餅、委內瑞拉對牛奶等,都採行了類似的價格控管機制。
儘管糧食供需吃緊衍生的現象已在世界各國快速蔓延、擴散,但台灣在此一議題上卻顯得無動於衷,似乎認為糧食危機是僅存於非洲等貧窮國家的地區性問題,在這個全球自由貿易的時代,只要付得起錢,有什麼是買不到的呢?一般商品或是如此,但糧食與原油一樣具戰略價值,民以食為天、食衣住行育樂六大需求中食排第一,都說明了糧食的不可或缺性;如果糧食輸出國擴大限制出口、輸入國加大採購力度,供給、需求兩極化發展下,台灣的糧食供應所受到的衝擊,就會從價格面迅速轉向數量面,統一企業總經理羅智先預警的「有錢也買不到」,絕不是危言聳聽。
更何況,以台灣糧食的自給率而言,台灣也沒有漠視此一問題的本錢。根據糧食供需年報,近十年台灣糧食自給率節節下降,其中占最大宗的榖物自給率由近54%降至44.5%,且主要是稻米的96%自給率拉高,小麥、玉米的自給率則不到10%;此外,肉類的自給率雖達72%,但也集中於豬肉,牛肉的自給率亦不到一成,顯示台灣的糧食供應仍高度依賴進口,不只價格受制於國際,數量上的自主性亦難謂高枕無憂。糧食危機離台灣有多遠?這就要看政府怎麼努力了。
【2008-02-18 經濟日報】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