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之前秋葉原發生的砍人事件的後續,第二段是兇手的家庭教育方式
非常嚴厲(不會上色),人是社會的產物,所以了解背後的動機,還有為
什麼變成這樣的人也是很重要,也才能找出方法盡量去避免。
不久前,一位28歲的普通日本青年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遺書這樣告白:“經過將
近六年的時間,我不得不承認,自己終究是一個殺人兇手的弟弟。加害者的家人,是不可
以幸福的。這就是現實。我決定放棄活下去。 ”
他的死牽出了一件陳年往事,讓日本社會再次震動。這位青年姓加藤,哥哥是著名的
殺人犯加藤智大。2008年6月8日,加藤智大在東京著名的繁華電器街秋葉原殺死了7名無
辜市民。這場轟動整個日本的罕見“無差別殺人事件”,引發的餘波至今尚未平息。
加 藤智大出生於日本青森縣,從小受到母親嚴厲的管教:禁止去同學家或帶同學回
家玩耍,繪畫與作文都要經過檢查,答不出成語意思便會挨打,用餐過慢就被懲罰到 地
板上鋪著報紙吃,父母批評時不准還嘴。2012年,日本批評社出版了加藤智大的獄中手記
《解》,裡面寫道:我的母親是一個認為自己絕對正確的人,她的價 值觀就是一切標準
,違反則遭責駡,而且不允許解釋。受此影響,如果有人做了在我看來是錯誤的事情,我
也會非常憤怒。
但他僅考上大專,學習汽車修理,畢業後當過保安,不斷在各地汽車工廠跳槽。後來
無意中迷上手機BBS,開始沉溺於其中不可自拔。他說:現實裡沒人說真心話,但網路結
交的朋友,可以無所不談。
工 作不順,加上強烈的孤獨感,加藤智大曾經試圖駕車自殺,但最終車輛故障,自
殺未遂,便繼續陷入網路,尋找慰藉。他在獄中手記裡說:“慢慢地,BBS似乎從 一個和
友人聊天的酒館,變成了家一樣的場所……我是用BBS來填補所有的空白。空白,就是孤
立的時間。孤立,就是和社會失去了接點,一種社會性死亡。 ”
按 照加藤智大的供述,犯罪的直接原因是有人在BBS上假冒他的ID惡搞。需要說明的
是,日本網路暴力語言的特徵並非直接、亢奮、高昂,而是冷嘲、陰損、居高 臨下、充
滿優越感。前者若是熱暴力,後者便是冷暴力。他無力制止,便留言要“幹一件大事”來
威懾對方。這個理由乍看匪夷所思,但是,正因為他把BBS視為 心靈的港灣、可以暢所欲
言的精神家園,故受到侵害時怒不可遏,又找不到具體報復行為,便要實施“間接的心理
攻擊”,讓對方內疚或恐懼。
那 些喜歡惡搞的日本毒舌線民,當然不知道自己的搗亂行為會導致7人喪生。2008年
6月8號,剛好是周日,中午12點半,年方25歲的加藤智大按照自己當天 在BBS上預告的犯
罪計畫,駕著租來的小型卡車,直奔行人如織的秋葉原。撞倒5人,然後下車刺傷12人,
其中7人死亡。
加藤智大在現實裡 缺乏親密關係,現實人格與網路人格過度分裂,具有用直接行動
、自我毀滅來解決溝通障礙的易怒傾向。一方面,暴力最深刻的傷害,便是用物理性的強
制手段或隱 秘的社會性手段,阻礙人們獲取自己的社會性關係。但是親密性關係,卻並
非一定是外界的責任。找不到靈魂的伴侶,既受環境影響,也受本人欲望的支配。人們總
是欲望著他者的欲望,疲於奔命,搖擺不定。
像加藤智大這種無動機殺人罪犯,其實是日本社會後現代主義的殉葬者。人們的忍耐
力變得愈發脆 弱,人人都要求自己的正義和待遇,因此厭世者並非安靜地退隱,而是主
動對外攻擊。憎恨缺乏明確的對象,無辜者遂成犧牲。死者家屬,包括10名負傷者,依然
活在此事的陰影裡。另一方面,事件之後,加藤的父親被迫從當地銀行辭職,母親精神
崩潰住院,外婆知道外孫犯罪之後猝死……而今天,他唯一的弟弟受不了來自 媒體、社
會的持續壓力,以及戀愛的失敗(女方家庭拒絕婚事),最終自殺。一個犯罪者啟動的連
鎖反應,就這樣不斷延續。
(作者為日本國立一橋大學博士)
※ 引述《fbi0072004 (徵水龍使UID 271651536)》之銘言:
: 1.媒體來源:
: 蘋果日報
: 2.完整新聞標題/內文:
: 【捷運殺人】林飛帆:震驚、難以置信
: 太陽花學運領袖、「島國前進」發起人林飛帆和陳為廷今晚應邀到上壹電視談話性節目回
: 顧學運歷程,但因今傍晚發生震驚社會的台北捷運殺人案,主持人一開場時先詢問了來賓
: 對於此事件的看法。林飛帆說,他對於此事感到「難以置信」,看到這個事情一方面很震
: 驚,二方面在想這個21歲年輕人是怎樣的動機,平常遭遇怎樣的處境,才會有這樣的人格
: 和心理狀態。他強調,「我們不太贊同就單一個人去檢驗他這樣的行為,應該要更仔細看
: 待整個社會結構對台灣年輕人造成怎樣的影響。」
: 林飛帆說,這件事情很清楚是一個暴力事件,任何人沒有辦法替兇嫌做任何辯護,在現在
: 這個時間點台灣社會絕大多數一般公民看到這樣的畫面會感覺到非常震驚。
: 陳為廷則說,他不認識鄭捷,也無意幫他辯護,他對於受害者感到痛心,但他認為媒體處
: 理這樣的現象,第一時間把兇手描寫成冷血兇手,用片面資訊讓所有社會大眾定性他成為
: 這樣的人,而不是引導社會大眾思考體制出了什麼樣的問題。他希望媒體不要為了收視率
: ,而一再炒作這些刻板印象。(生活中心/台北報導)
: 3.新聞連結:
: http://ppt.cc/wPZw
: 4.備註:
: (一個人一天只能張貼一則新聞,"被刪"或"自刪"也算額度內,超貼者劣文"請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