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id725 (凱道基德)》之銘言:
: ※ 引述《bced (Serenity)》之銘言:
: : 抱歉,不能。
: : 很多要跳樓、跳海、跳河、服藥或用其他方法自殺的人
: : 自殺前 也是死意堅決
: : 但不少後來被救回來的人表示:才跳下去 就後悔了!
: : 你能因此得證 從此人類就不敢自殺嗎?
: 你這舉例有問題
: 你若要類比 應該說跳下去會死這件事情本身是嚇阻力的來源
: 如果有人因為從高處掉下會死 而因此避免接近高處 那這件事情本身就有嚇阻力
: 請問你會不會沒事就從101大樓頂樓往下跳? 不會嘛
: 所以你用自殺來譬喻死刑沒有嚇阻力完全就是類比錯誤 反而證明了死刑有其嚇阻力
: 而剩下因為犯案而被判死的死刑犯 則是那些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的人
: 但你不能因為有這種人的存在 就否認死刑的嚇阻力
: 因為你很難找到願意承認本來想犯罪 但是卻因為死刑的關係而退縮的人
: 但是我們都知道 就像"跳下去會死"的嚇阻力存在我們每個人心中一樣
: "犯罪會被判處極刑"此一嚇阻力同樣存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並起到功效
: 你不能以此嚇阻力無法對相對少數的人起作用 就否認其存在
跳樓自殺的論述主要是回應你說的:
「但是看看大多數死刑囚 進監牢前呼風喚雨 好不威風
等到要被拖上刑場時 一堆人雙腳一軟 小便失禁 都是被用拖的出去」
選擇跳樓自殺的人 並沒有什麼不同
自殺求死的人跳樓前、跳樓後後悔了的心態轉變 就在於
跳了之後 你知道你真的會死了!你開始怕了!你後悔了!
死刑囚的心態轉變也是一樣的
過去或許天不怕地不怕
但真正行刑的一刻來臨
他知道真的死亡即將來臨
就怕了
但心態的轉變並不能阻止自殺的人自殺 或 犯案的人犯案
他們開始害怕的時候 事情已經發生了(已經跳樓了/已經犯案要槍決了)
我們的目的 應該是防止事情發生
(讓自殺的人不自殺了 要犯案的人不犯案了)
而不是等他做了 然後後悔了 或害怕了
對事情一點幫助都沒有
: : 死刑並無法有效制止犯罪行為
: : 否則有死刑的國家 應該就沒有任何死刑相關的犯罪行為了 是不是?
: 所以呢? 因為死刑無法令犯罪消失 所以要改終身監禁
: 那當終身監禁也無法讓犯罪消失時 請問你們要不要重新改推死刑?
為什麼會只有這兩個選擇?
: 死刑的效用本來就不在"讓犯罪消失"
: 這種漏洞百出的詭辯 我上面那段話完全就可以讓你們不攻自破
: (更別提這種論述前後的標準就不一
: 你前述"有效制止犯罪行為" 並不等同"沒有任何死刑相關的犯罪行為"
: "有效制止" 我相信就算用最寬容的眼光來看 也不等同"完全制止"
: 這連文字遊戲都稱不上 單純就只是你們的一種認知錯誤)
: 反過來看 死刑犯都被判了死刑還會怕被執行
: 那麼這些死刑犯要是沒有死刑的嚇阻力 會不會更肆無忌憚?
: 要談個案我們就來談個案
: 男殺童嗆「不會判死」逼出槍決令
: http://www.appledaily.com.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21222/34722864/
: 本月初發生台南割喉殺童命案,兇手竟冷血嗆「殺1、2人不會判死刑」驚動社會
: 結果咧 真的沒判死
: 割喉免死刑!男童家屬痛哭力拚二審
: 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30801003942-260402
: 台南10歲男童遭割喉命案,凶嫌犯後嗆聲,殺1、2個人不會被判死刑,
: 一審判決出爐,果真逃過死刑,引發外界批判
: 法官的判決理由,是凶嫌受到生長環境影響,造成心理封閉,因此免除凶嫌死刑,
: 這對家屬來說,根本是替凶嫌開脫罪責的藉口,死者家屬難以接受,發誓要上訴到底。
: (這判決理由怎麼好像很眼熟? 哎呀怎麼跟上面我列的名古屋殺人事件一樣
: 都是生長環境偏差 很可憐 所以不能判死......好可憐喔 哭哭.......
: 好笑 為什麼有人家庭不健全可以考進台大 有人卻要淪為殺人犯?
: 請不要找理由推辭他們的自甘墮落!)
你這段舉例的論述不是很清楚喔
看不太懂你要表達什麼
你前面說:
「: 死刑的效用本來就不在"讓犯罪消失"
: 這種漏洞百出的詭辯 我上面那段話完全就可以讓你們不攻自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