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以後台灣不會再有鄭捷這種怪物出來
以下正題
鄭奸號稱為了殺人練體能 最後還是腰痠背痛 還說最後沒體力
犯案期間五分鐘
但是在古代戰爭 又要背盔甲 盾牌 重裝備 使用肢解對方的方式作戰
這樣應該非常耗體力吧 古代人的體格因為營養平均沒那麼好應該不會強壯到哪去
但是電影古代戰爭好像每個都精神飽滿的在鬥 這應該不太可能...
有沒有古代戰士體力消耗快不快的八卦?
作者:
WizZ (革命家的老二特別浪漫)
2014-05-25 00:36:00因為電影每個鏡頭中間會休息
作者:
sagarain (HNY 2010)
2014-05-25 00:36:00你消耗人家也消耗啊
作者:
tsairay (火の紅寶石)
2014-05-25 00:37:00古時候的天擇比較兇啊,體弱的很容易就掛掉了
作者: gemboy (沉默的雙子小孩) 2014-05-25 00:37:00
不是每位都重裝士兵好嗎
作者:
sagarain (HNY 2010)
2014-05-25 00:37:00所以才會有陣型馬批工具來定勝負啊
作者:
dans (Go for the eye)
2014-05-25 00:38:00馬拉松表示
古代人揮鋤頭可以揮一下午 體能每天都在鍛鍊現代人連揮竹劍兩個小時都不容易吧
作者:
psyclon (請Q我的名片)
2014-05-25 00:39:00古代戰爭要死十萬都很難,一堆只打會電動、沒常識的宅男
作者: gemboy (沉默的雙子小孩) 2014-05-25 00:39:00
你把體力跟身體素質搞混了 古代人體力一定比較好 但素質現
作者: gemboy (沉默的雙子小孩) 2014-05-25 00:40:00
代人好
作者:
sagarain (HNY 2010)
2014-05-25 00:40:00一個科技演化就可以抵過體能了 你說的情況是表示千人斬困難
作者:
showind (礦泉水空瓶)
2014-05-25 00:40:00冷兵器戰爭 恐怖的是打戰完的戰場 因為不會馬上死很多都是被留在現場慢慢哀號
很耗的 舉個例子 立陶宛跟十字軍的大會戰白兵混戰四4hr
作者: simonscott88 2014-05-25 00:44:00
瘦皮猴體力好?
別說穿盔甲了 試著拿個小棍子揮四小時不要停就知道多累
作者: gemboy (沉默的雙子小孩) 2014-05-25 00:44:00
現代人都是科技時代 連去巷口的超商懶得走路用騎車 提力當然比不上古代
作者: gemboy (沉默的雙子小孩) 2014-05-25 00:46:00
但是身體素職一定現代人高 光醫療就高過好幾級了
作者:
Gummywe (肛我)
2014-05-25 00:46:00要我就當弓兵 遠遠的就把人射爆了
這才叫做鍛鍊體能 每天跑兩千只能算維持體能而已層級根本差太多
作者: gemboy (沉默的雙子小孩) 2014-05-25 00:48:00
中國古代戰爭人數灌水超兇好嗎
作者:
Kakehiko (用localizer晾衣服)
2014-05-25 00:48:00吳起表示:
作者:
goshfju (Cola)
2014-05-25 00:51:00how do you turn this on
另外 古代戰爭 死亡數很多 只是因為戰爭規模差太多
作者:
kelybaby (防災小卡領了沒?)
2014-05-25 00:52:00光行軍就走死了,胖子的減肥班
歐洲幾百人就算是一支軍隊了 中原地區是以萬人為單位
鄭捷練體能方向練錯了,肌耐力不足,若練跑步是心肺耐力
他沒做重訓,爆發力和肌耐力都要練,就算平常練武的人跆拳道和柔道所需體能也不一樣
作者:
pojohn (矇著臉代表武功高)
2014-05-25 00:56:00鄭嫌練的肌肉不對,另外拿來殺人的刀 也不對..例如自行車選手去跑馬拉松 馬拉松選手去騎自行車 肌肉不對
作者:
hareluyac (牧-é‡åº¦å‚²å¬ŒæŽ§)
2014-05-25 01:36:00馬拉松的起源者跑了240km...現代人超馬一般也才100km
馬拉松那個跑死也夠威了 他基本上沒休息 就是跑去傳訊
作者:
psyclon (請Q我的名片)
2014-05-25 01:44:00馬拉松有240公里?唬爛總該有個極限吧?
作者: flyhattmann (茶哉) 2014-05-25 01:51:00
只有現代戰爭才有辦法造成大量死亡,古代屠城死亡才多
作者:
wtsph (Plz don't say u r 雷姬)
2014-05-25 03:12:00我只知道中國戰爭人數都是膨風的
作者:
ginwine (琴)
2014-05-25 10:40:00沒玩過D2嗎 古代人潮強der~
傳說是"一天跑240公里左右" 而他接連跑了三天(在雅典 斯巴達 馬拉松平原 三地來回傳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