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Eangel (E天使)
2014-05-25 17:23:26死刑目前大家是認為可以嚇阻那些去做壞事的人
但其實他死不死都無法去嚇阻有內心疾病的人
現在總是一堆人在爭論是否廢死的問題
很少聽到「為什麼他會有這種行為」就算聽到也是草草帶過
找個精神科醫生來判定他可能的「內心疾病」
其實我真的很想說,這樣真的低估了內心的問題
在心理裡面一定有個動機或需求 而去執行或是有些行為出現
而為什麼會有這個「動機」,「動機」是怎麼產生?
而「需求」的目的是什麼?因為想被判死刑?為什麼想被判死刑?為什麼想要死?
如果心態健康的人會想去做這種事情嗎?
當時發生這種不幸的問題,
自己內心就開始有股感覺,跟他家庭有很大的關係
近日看父母的態度其實..真的有些不意外
正因為長期忽略了問題,所以一次引爆..
台灣社會很妙
我們總是把「理性」放在「情感」的前面
例如我們小時候,回到家,
父母親總是會問:你今天是否有認真讀書會大於你今天過得如何?
當我們難過在哭泣時,
老一輩的人總會告訴我們:哭什麼哭?哭有用嗎?可以解決問題嗎?
你的內心情感需求其實被忽略
甚至自己也開始忽略自己的情感了
到最後當難過時也會用這種話語來遮住自己的難過..
但問題其實都還在 只是你將問題擺在內心一處好像看不到的地方
如果你的情感總是被壓住 你真的可以「理性」讓情感與自己相處嗎?
其實情感的表達是我們每個人必須的能量
情緒也是,別跟我說成熟的人會麻痺很多事物 麻痺 沒感覺 並不代表 不存在
只是遮住眼睛看不到 把內心關起來沒感覺
內心的健康跟身體一樣重要 千萬別去忽視
或許我們也應該想想 是否還有下一個「鄭捷」?
而如果有,那麼內心或是台灣整體的心理治療應該更被重視。
作者:
ZXCWS (兩分銅幣)
2014-05-25 17:27:00死刑 嚇阻只是其中一個目的 另一個是給受害家屬交代
作者:
sfavalon (avalon)
2014-05-25 17:28:00不然放出來住你家
很好 所以我們應該用社會局寄養家庭作法 將死刑犯分配到各個廢死團體家中 讓他們以道德的智慧薰陶 使犯罪者找回純真的自我 殺一人而擏天下 不如教化世人
作者:
ZXCWS (兩分銅幣)
2014-05-25 17:29:00就算不能嚇阻降低犯罪率 不代表死刑就該廢
作者:
dnek (哪啊哪啊的合氣道)
2014-05-25 17:30:00說的好,但跟判他死刑以還公道不衝突
作者:
OrzOGC (洞八達人.拖哨天王)
2014-05-25 17:32:00不能解決問題.但是還是要斃掉他
作者:
albert (嘛.....)
2014-05-25 17:35:00死刑本來就不是解決問題用的,怎麼會問能不能解決問題?
作者:
wayren (wayren)
2014-05-25 17:38:00不判他死刑就能節決問題嗎?
說得很簡單? how? 能研究出來,世界上哪有那麼多瘋子?
他也不算內心疾病 只是身處於太平盛世 不能亂殺人而已他若出生在亂世 只怕可以做到大將軍 萬人崇拜而且很多以前被認為是內心疾病的病 很多都被說是天生性別認同障礙 過動兒等 到現在還是找不到原因 歸給天生 而過動兒可以社會化 性別認同障礙卻不行
作者:
sleepyrat (sleepyrat)
2014-05-25 17:51:00研究透徹後再執行死刑
反社會是天生無法改還是可社會化 還很難講而不是說99.99%的人天生不會 那0.01%的人就不會天生凡事皆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