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sulanpa (...)》之銘言:
: 明華此次段考在5月14、15日舉行,引發爭議的是2年級社會科,該科共有50道考題,太陽
: 花題組有5題,題目引言是,「最近引起世界矚目的太陽花學運,展現了台灣年輕人的組
: 織動員能力,也表達了他們的憤怒,讓人不禁想起民國八年的五四運動」。
: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雖然太陽花學運贏得來自不同階層的許多民眾支持,但是也被某
: 些人批評為民粹主義。所謂民粹主義,泛指一般在民主政治上一種過度激情的民意,強調
: 人民的意識至高無上,為了要達成某一些共同目標,可以採取任何手段,視制度、律法、
: 規範於無物,常常以一些簡單動人的口號取代專業理性的思辨,請問:清末哪一事件是民
: 粹主義最典型的代表?(A)五四運動(B)東南互保(C)亞羅船事件(D)義和團事變。
: 一位二年級學生說,多數同學都答A,但標準答案是D,「這題幾乎所有人都答錯。」有人
: 跟老師反映,「老師竟還回說,『你們不要跟太陽花那些人一樣,沒搞清楚狀況只會亂』
: 。」
題目首先陳述對太陽花學運的正反觀點,然後要求學生評論批評太陽花學運為「民粹主義
」的人,口中的民粹主義究竟是什麼意思。
很顯然的,民粹主義不會是個「正面」的描述,因此如果答題者認為五四運動是個正面積
極的運動,根本不應該選A。選了A卻又認為老師故意要把太陽花學運和義和團做連結,
就表示答題者根本不理解「民粹主義」的意思,同時也不具備「站在反對者立場思考」的
能力。
另外,五四運動發生在1919年,而清朝滅亡是1912年。
會認為混淆的,頂多是引言提到了五四運動,而答題者心中又認為太陽花學運和五四運動
很像,所以也不管題目問什麼,就直接選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