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5A++飲恨北一女 家長不滿

作者: RoroyaZoro (最賤.問天譴)   2014-06-06 02:25:42
※ 引述《Pellaeon (秋風孤劍李鴻章)》之銘言:
: 你好 這個問題問我就對了 今年國中的升學制度剛好也是我的專業
: 一言以蔽之 低能兒
: 這是在說想出這個制度 並且使之上路的官員學者們
: 非指學生 學生永遠是白老鼠
: 開始介紹前 先講講以前怎麼弄升學的
: 到時候可以與當今制度做比較 各位可以盱衡一番
: 免得說我侮辱斯文 目無尊長 不理解大人們一番苦心
: 大家都知道 民國九十年以前 高中是採取聯考成績作為入學標準
: 考完一番兩瞪眼 沒有別的方法就是看成績
: 這好處便是公平 (僑生加分另當別論)
: 大體看來是無關乎你階級種族性別人格 反正就看成績
: 當時最有名的例子 大概就是以前的阿扁巴巴大俠
: 可惜他現在身陷囹圄 這告訴我們 不是政治世家或相關人物 還是少碰政治
: 跑題了 總之 聯考雖然有其公平 但還是弊大於利
: 這在一千年前宋朝的理學家們就發現了
: 考試考不出你的德性以及書本以外的能力
: 於是在排山倒海的民意下 廢除聯考 改取多元入學
: 也就是基測 甄試
: http://ppt.cc/EVDO
: 詳細可參考維基
: 本來好好的 我個人認為 這是很棒的入學方法 各種兼顧了
: 沒想到 不知道哪個低能兒 搞出了免試入學
: 何以低能 待我細細分說
: 孔子說 必也正名乎 荀子說 名定而實辨 韓非說 循名而責實
: 名實相符是很重要的 不符就是騙人了嘛
: 免試入學 按字面上的意思 就是不用考試 另找方法來坐入學根據
: 但實際上 免試入學 要不要考試呢
: 答案是 要 必考
: 為何說必考呢?
: 在基測那個年代 還有說 甄試 保送 的確是免試入學
: 但現在都沒有啦(但體保還有沒有我不確定 不敢斷言)
: 大家通通都要去考會考囉
: 再來 我們看一看現在的入學流程
: 五月底會考→六月一階免試→七月特色招生→八月二階免試
: 有沒有注意到 免試有一二階 但會只考一次
: 這是何等怪異的行徑 兩次都用一樣的成績來甄別 搞什麼?
: 這還不是最令人詬病的 最令人詬病的是免試的低能超額比序
: 超額比序要比的項目有三 可以參考維基:http://ppt.cc/SMi
: 如果看不懂 很正常 沒幾個學生家長老師能真正搞懂
: 簡單來說 現在考試有三個要比的
: 1.志願序 2.多元學習表現 3.會考
: 我們一一說來
: 1.志願序(30分)
: 以前我們填志願卡 都是建中北一中山成功這樣填下來
: 管他男女校 上不上的了 填就對了
: 現在呢?
: 假如鴻章跟國藩都要考成功高中
: 鴻章的志願順序是填1.成功2.松山3.和平.......
: 國藩的志願順序是填1.建中2.附中3.成功.......
: 所以 當他們一起在「成功高中」就讀資格判定時
: 鴻章在志願序的30就全拿了
: 而國藩就是30-1-1=28 因為他把成功填在第三志願 所以只能拿28分
: 何等低能的做法
: 這麼一來 就會造成高分低就 因為怕上不了 不敢往上填
: 只敢從保證會上的開始填起
: 2.多元學習表現(30分)
: 這沒啥問題 看的就是健教 體育 美術 音樂之類的 及格就滿分
: 還有服務時數要滿六小時之類的 除非老師要整你 不然這三十分都是全拿
: 3.會考(30分)
: 先不論考什麼 反正看起來跟基測差不多內容
: 他的分數分成
: A「精熟」 其中又分為A++ A+ A
: B「基礎」 其中又分為B++ B+ B
: C「待加強」 這就沒分了
: 老師咧 乍看之下還以為回到魏晉南北朝 要來九品中正制了
: 而只七個等級 當然一堆人同分啊 這時候就要比了
: 最直接的 是比誰A++比較多 所以會出現這種狀況
: 國藩五科是 A++ A A A B
: 鴻章五科是 A+ A+ A+ A+ A+
: 結果 最後是國藩上榜 而事實上 鴻章是比較優的
: 公平性蕩然無存
: 至於5A++的比較 可參考維基 總之比到最後都一樣 就超額錄取
: 至於其他不公平的點還有什麼呢?
: 拿基北區來說 松山高中以上的志願 在一階免試 只開放三千多個名額
: 翹你個小鋼盔 建北加一加就兩千人了 問號
: 自然很都人 會高分低就 不然沒把握嘛
: 再來特色招生 名額多了一些
: 特色招生就是像以前的聯考 只看成績 一分就是一分
: 最後比分數 北北基又不知為何 要跟人家不一樣 指考國英數
: 而特招要是沒招滿 那個名額就直接作廢了 沒有什麼候補之類的
: 於是 總名額 扣除一免上的 一免沒招滿的 特招上的
: 剩下全丟去八月的二階免試
: 因此 我的一點建議是
: 各位家裡若有國中生 請鼓勵他去考特招
: 一來 名額多於一階
: 二來 直接公平 全看實力 特招北北基還不考作文跟物化社會
: 還有一個多快兩個月時間 拼一拼足夠的
: 最後 一階沒上 或放棄 根本沒關係 因為二免你一定是大於等於你之前所填的學校
: 假如你一階PR97可以上松山 你二免一定是大於松山 再不濟也有松山可念
這個說法出現很久了,說真的我有一個疑問耶
雖然說放棄後不遞補,看起來好像會有人先佔位,然後再去給他拼特招
但不是有另一個但書說,若出現比到最後全都相同的人 會增額錄取
也就是說 必須先扣除增額錄取的才是二免放出來的名額
假設一間學校從頭到尾比下來 超額比序後 車尾剛好出現10個同燈同分的人
照規則來說 這10個即會增額錄取
所以如果一免放棄的人數小於10人 這所學校就沒有二免的名額了
如果要你所說的那種情形成立
最少要確定有一半以上的人放棄才行
但如果放棄潮不如預期 那這樣賭的人風險就大了
就連基金廣告都會打一行小字說有賺有賠了
這麼篤定地要別人放棄一免 好歹也該把風險列一列吧
: 若要說我對新制度的看法 只能說是B>ZZZZZZZZZZZZZZZ
: 複雜 麻煩 又難懂 一堆家長 學生看無
: 聯考或基測 為人所詬病的「一試定終身」及「考試領導教學」
: 一試定終身關鍵不在「一試」 而在「定終身」
: 很多國內外資格 測驗 入學也是靠一試 沒啥問題
: 假如聯考或基測落榜的後果不是「改變一生」聯考不會顯得那麼可怕
: 真正給人「定終身」的不是聯考 而是國家教育政策的失敗 以及技職教育的扭曲
: 考試領導教學講說聯考或基測扭曲了學校的教育目標 使得學校越來越像補習班
: 假如不是為了升學 誰會在乎聯考
: 強大的升學競爭壓力繼續存在 學校教育會繼續被扭曲
: 因此 有沒有聯考和學校教育正不正常其實不相干
: 「士大夫觀念」 「唯有讀書高」才是造成升學競爭的罪魁禍首
: 這在宋朝王安石就發現了 意圖改革
: 但在一個專制時代都無法推行與改變 所謂多元與民主的社會 恐怕更難撼動
: 現在的教育有關當局 老是看不到問題的根本
: 不是入學制度造成的壓力 而是「非升學不可」的觀念使然
: 再這樣搞下去 學生壓力永遠沒有解脫的一天
: 現在搞教改的 從李遠哲開始 沒有一個是他媽真正懂教育的
: 最低能的 不是做錯事不承認 而根本不認為自己哪裡有錯
: 套段老殘遊記的話
: 「贓官可恨,人人知之;清官尤可恨,人多不知。蓋贓官自
: 知有病,不敢公然為非;清官則自以為我不要錢,何所不
: 可,剛愎自用,小則殺人,大則誤國。」
: 不要以為你學歷高 為官清廉 就不會做錯事 可以亂搞
: 拜託 放過孩子們吧
: 一直說 現在這個世代 小孩如何如何卻沒想過
: 讓我們這些沒禮貌 沒競爭力的小孩養大的環境與教育方針 是誰訂出來的啊 幹
作者: antilibra   2014-06-06 02:42:00
好家在 我不用搞懂這麼複雜的玩意 ㄎㄎ
作者: goshfju (Cola)   2014-06-06 02:48:00
這到底是三小啦 完全看不懂教改到底在搞屁 別再害台灣好嗎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