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yam.com/greatnews/society/20140606/20140606339494.html
太極拳活化增加幹細胞 中醫大登國際期刊
大成報-2014年06月06日 下午17:33
【記者陳昭宗雲林報導】享譽國際的中醫針灸實証醫學宗師林昭庚教授偕國際知名的神經
外科權威林欣榮教授帶領的中國醫藥大學中西醫醫療團隊研究發現,太極拳運動可有效活
化及提升幹細胞數量有助於延命益壽之作用;新發表的論文獲選為最新一期的再生醫學國
際權威期刊「cell transplantation 細胞移植」的封面故事。
中醫大北港附設醫院院長林欣榮於2010年榮獲美國神經治療及再生學會最傑出獎,是開創
台灣將胚胎幹細胞成功移植在巴金森氏症患者身上的第一人;目前帶領的中西醫醫療團隊
獨步領先全球,其研究成果已獲得美國、英國、西班牙及中國大陸等國報導,更為美國科
學促進協會(AAAS)所推薦。
林欣榮院長闡述研究動機說,由於長期以來坊間流傳練習太極拳運動有助身體長壽的說法
,為證實此論述是否屬實,中國醫藥大學神經外科中西醫醫療團隊在經過3年多來系統化的
研究分析後,共同發表研究成果報告,證實3年以上的太極拳運動確實可以增加幹細胞數量
3至5倍,幹細胞數量越多即代表這個人越年輕,故也實證了太極拳確實可以讓人長壽。
中醫針灸實証醫學宗師林昭庚指出,中醫不僅是全世界醫學的趨勢潮流,世界衛生組織(
WHO)也將其歸類為是互補醫學的一環,而太極拳運動更是中醫傳統醫學養生最重要的功法
之一。經常練習太極拳可以增加心臟功能,有效促進大腦神經細胞功能的完善,均衡協調
興奮及抑制功能,是故對精神創傷與神經衰弱修復具有良好的療癒功能。
主持研究計劃的中醫部部長何宗融表示,為因應教育部推動教學卓越計畫,故團隊在中國
醫藥大學校園內推動「太極八法」讓初學者可以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學習太極拳。練習
太極拳運動必以鬆柔為基礎,以鬆而不懈和緊而不僵為原則,並強調虛靈頂勁、沉肩墜肘
、氣沉丹田、虛實分清、陰陽相濟、一動無有不動,如此的練習方法可以有效讓緊張忙碌
的現代人,充份獲得身心靈之保健,並不斷追求個體本身、個體與自然以及個體與社會的
三元協調,達到維持健康、提升氣質與提高生活品質之目標。
具備太極拳國家級教練的何宗融醫師透露,太極拳被證實可改善帕金森氏症、下背痛、平
衡、跌倒與免疫病情,且研究團隊的受試者有60名年輕人,分成練習太極拳、快走運動和
不做運動3組,結果發現練習太極拳的受試者,其對人體功能和結構非常重要的一種幹細胞
CD34+有所增加,有助細胞自我更新、分化和增殖造血幹細胞的「集群標記」。
中西醫醫療團隊韓鴻志教授說,經常練習太極拳,一來讓人體內氣得以流通,促進身體循
環。二來也有利於毛細血管內外的物質交換,提升人體組織對氧的利用率,減少尿酸沉積
,故能有減輕疲勞之功效,對慢性冠性病、高血壓、動脈硬化也都有顯著的保健作用。
團隊梁文敏教授認為,實務上因練習太極拳運動而讓身體受益的例子不勝枚舉,舉如頸椎
病、 頭暈、 頭痛、 高血壓、 胃潰瘍、心臟病、糖尿病、失眠、食欲不振和 周身酸痛等
病徵,皆能在練習太極拳運動一段時間後,不治而癒或是病情有了顯著改善。
圖說:太極拳國家級教練的何宗融醫師在中國醫藥大學校園內推動「太極八法」,讓初學者
可以用最淺顯易懂的方式來學習太極拳。(記者陳昭宗拍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