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aerymani (伽利略與坂本龍馬)
2014-06-08 22:20:18※ 引述《tcpic (麻雀)》之銘言:
: ※ [本文轉錄自 PublicIssue 看板 #1Jb6JgW1 ]
: 更新 補上連署連結
: 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40608002149
: 作者: eas06u4 (馬列人勿干預我國內政) 看板: PublicIssue
: 標題: [連署] 反對警政署建立「高危險群資料庫」
: 時間: Sun Jun 8 21:28:07 2014
: 連署人/團體/單位:
: 台北市長參選人-馮光遠、顧立雄律師
: 曾任: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
: 馬偕醫院精神科-陳喬琪醫師
: 曾任: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
: 台大法律系-李茂生教授、
: 台灣教授協會-呂忠津會長、
: 馬偕醫院住院醫師-姜冠宇、
: 社運聯誼會負責人-蔡培琦、
: 台大法律研究所研究生-伍徹輿、
: 台大法律研究所研究生-蔡菁華、
: 中研院人文社會調查研究中心兼任助理-吳宜娟、
: 北醫傷防所專任研究助理-賴師儀、
: 澄社、
: 永社、
: 台灣教授協會、
: 北醫自覺行動社團、
: 北醫義鬥社、
: 社運聯誼會、
: 聯絡人 姜冠宇 0933709626 Email: angelimpulse@gmail.com
: 主旨:反對警政署建立「高危險群資料庫」
:
看到政府打算標籤化登記,造冊管理所謂的"高危險群"份子,這是要提出批判的。邏輯很簡
單 : 這樣一個資料庫化的動作,會讓原本狀況不好(憂鬱症、躁鬱症等)想尋求協助的人,
心生畏懼,不敢出面尋求輔導,造成未來更大的隱憂。
暗黑一點的想,事情很容易發展到 : 狀況不好的人不願出面尋求輔導,那我"主動協助"你
去就醫輔導總是對社會安穩是件好事吧。看到隔壁有個足不出戶的年輕人,整天玩GTA,這
是高危險群,我要趕快通報相關機關造冊管理。其思維就是
1.歐洲中世紀的獵殺女巫
2.納粹德國的檢舉危害社會的猶太人、吉普賽人、身心有殘疾的人
3.戒嚴台灣時期保密防諜
寫這樣的批評文章,總是會引來"只會批評搞破壞,不懂得要如何建設,不了解政府做這些
措施對社會安穩的作用"
為此,提出一個可能有效的方案,相關的輔導措施,其中的一項,試圖進入那深奧難解的槍
手/兇手的內心世界,解決問題的初步,應該是從了解與解析開始。
葛斯范桑的一系列電影,或許是一個可能的解答。
位列於國際知名導演的葛斯范桑(Gus Van Sant)比較為人所知的電影是"心靈捕手"(麥特戴
蒙、班艾佛列克)與自由大道(西恩潘)。但他二十餘年來對弱勢族群、邊緣青少年的關懷,
有著以下我認為很重要的幾部電影 :
1.Elephant 大象 2003坎城金棕櫚獎 背景 : 科倫拜高中校園等多起槍擊事件
大象的片名可能來自於一個西方的諺語,屋裡的大象。當屋裡出現一頭大象時,屋裡的人們
會認為要嘛這房屋是幻覺、要嘛這頭大象是幻覺,也就是出現了人們思考理解範疇之外的事
物。對台灣社會而言,北捷無差別殺人案正式那屋裡的大象出現了。
大象這部電影,探討的是校園槍擊案這個沉重的議題。
http://blurish.pixnet.net/blog/post/27191026 -《大象》elephant
葛斯范桑用非線性的敘事結構,試圖走入槍手的內心世界與日常生活,用冷冽、直逼的方式
,試圖進入焦躁不安,大異於成人思考的危險心靈。
2. Paranoid Park 迷幻公園 2007 坎城影展60週年特別紀念獎
雖然步調緩慢,但這是深層探討循規蹈矩的青少年無意間犯下罪行時,世界觀崩毀的過程。
冷靜、蒼白。
迷幻公園的維基百科
http://zh.wikipedia.org/wiki/%E8%BF%B7%E5%B9%BB%E5%85%AC%E5%9C%92_(%E9%9B%BB%E5%
3. last Days 超脫末日 2005
這是葛斯范桑為Nirvana主唱Kurt Cobain拍的半自傳電影。今年是Kurt Cobain飲彈自盡的
20年,現在再來回顧這個瘦弱靈魂用盡生命燃燒出最大光芒後,接著用著絕決的態度扣下獵
槍的板機。有著私交的Kurt Cobain、葛斯范桑與Sonic Youth樂團用著這部低沉、哀傷、緩
慢、但深入的電影,試圖進入Kurt Cobain生命中最後的數月時光。電影中,蒼白、瘦弱、
痛苦、瞌藥到半夢半醒間Cobain試圖用盡最後一絲力氣,狂亂的在每個樂器間彈撥、遊走,
,在靜謐的湖水旁靜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iIWozyuJUU#t=45m40s
以上三部葛斯范桑的電影,都是生命走到邊緣的人即將、正在、已經犯下大錯的逼視與詰問
,用的方式是盡量不帶任何觀點的冷調旁觀、試圖重建每個邊緣、危險心靈,在他們生命即
將衝出軌道的時空下,讓觀影者去思考是哪個環節,是哪個環節讓事情往悲劇的方向走。
4.Taste of Cherry 櫻桃的滋味 1997 坎城金棕櫚獎
第四部電影,在一連串葛斯范桑冷冽的電影後,也許需要是一個在創傷後可以重建的電影。
櫻桃的滋味是伊朗宗師級導演阿巴斯的作品,以一個知識分子尋求自殺,開車沿路尋找幫他
收屍的過程貫穿整部電影。步調是緩慢的,一層層的問與答逐漸深入生命的本質,而最後抑
鬱的主角遇到的老人,緩緩的與他談起每個人都曾有過將生命捨棄的概念,用自身的經歷,
談到用一棵櫻桃的滋味,讓被困住、卡住的生命如何像亞歷山大大帝斬斷混亂的纏結,跳脫
了出來。
這一部櫻桃的滋味,改變了許多人,尤其是狀況不好的人,生命在低潮的人對生命的看法。
http://life.fhl.net/Movies/issue/life/cherry.htm
匆促之間,看著屋內的大象,也只能從有限的觀影經驗中尋找出這四部或許可以試圖從創傷
中尋找答案的電影。
作者:
OrzOGC (洞八達人.拖哨天王)
2014-06-08 22:22:00外省支那豬就只會搞那一套...
作者:
rocfrank (roc_frank™)
2014-06-08 22:25:00依原po豐富的見識來看 所謂可歸類到"高危險群"是否是已有外在顯性行為可判讀呢? 加強通報機制不見得會阻卻潛在病幻 一如adsl的模式 怎麼不好呢? 況且這是用於犯罪預防上憲法對預防性犯罪可限制其部分的自由應無異議
作者: ducks 2014-06-08 22:29:00
那這個高危險群的名單是否會公布呢 還是只是內部名單??
作者:
NEWOLD (亂紅飛過鞦韆去)
2014-06-08 22:30:00高調
作者: ducks 2014-06-08 22:30:00
黑箱名單??
作者: a317015 (竹山下智久) 2014-06-08 22:30:00
這麼重要的東西居然沒人在高調?!
作者:
rocfrank (roc_frank™)
2014-06-08 22:32:00在歐美等自民主國家向鄭捷這種已經有"宣示"高危險犯罪時恐怕不是等鄭捷自投羅網而已 主動地破門而入抓人都有可能
作者:
kelybaby (防災小卡領了沒?)
2014-06-08 22:35:00落跑外勞都沒這麼努力抓了
作者:
rocfrank (roc_frank™)
2014-06-08 22:35:00如果這種通報(或說矯治預防)機制也泛政治化 那真無言了!
作者: ducks 2014-06-08 22:35:00
所以有宣示就會列入高危險名單 挖污
作者:
NEWOLD (亂紅飛過鞦韆去)
2014-06-08 22:36:00先從八卦版開始列名單 XDDDDD
作者: ducks 2014-06-08 22:36:00
請先定義高危險犯罪
作者:
cttw19 (Ian Lee)
2014-06-08 22:39:00以前警總的確都是直接破門而入抓暴民 叛亂份子
作者:
ioupoiu (他媽的噁心甲)
2014-06-08 23:01:00愛滋高危險群不用造冊列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