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guido (該妒)》之銘言:
: 江揆批學運青年 「整天抱怨政府」
: TVBSTVBS – 2014年6月10日 上午10:21
: http://ppt.cc/o69F
: 行政院長江宜樺今天早上參加工商協進會早餐會,企業大老關心兩岸政策能否持續,左批
: 民進黨擋自經區,右批太陽花學運年輕人「整天抱怨政府」。
: 行政院長江宜樺:「我發現除了學運以外的年輕人,其實台灣各個角落都有許許多多跟各
: 位在年輕的時候,一樣充滿理想、幹勁,並且願意冒險、努力,既不會整天抱怨政府,也
: 不會只把自己的失敗歸諸別人的這樣的年輕人,我看到台灣的未來跟希望,在每一個地方
: 都清楚展現。」
: 太陽花學運當時讓府院身陷風暴,顯然江宜樺至今仍「念念不忘」。
我來用明朝的劍來斬民國流亡政府的官
大學生是社會上的知識份子,尤其是這次領頭的族群是知識份子中的知識份子。
知識份子出來關心國家大事,阻止惡官亂搞,結果被官方用官方的力量打壓抹黑,成何體統
送江一篇文,也送給大家
道德感與責任心(慈濟月刊)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這是明朝大儒顧憲成題在東林書院門前的一副對聯,表現了知識分子的道
德感與責任心。
自古以來,知識分子都是多愁善感,關懷民瘼的。一位有良知、有血性的
知識分子,是不會自外於家園與社會、國家與蒼生的。所以不管是浪跡天
涯的遊子,或游走域外的文人,都常常會抒發「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
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的離鄉之情。
家鄉,誰不愛﹔國家,誰不關心。沒有國,那有家﹔沒有家,那有個人。
一個以廣濟天下蒼生為己任的佛教徒,對家事、國事、天下事,那能不留
意?豈可不關心?
千百年來,古聖先賢早就有一套政治哲學與政治理想,禮運大同篇就是把
這套哲學與理想,做了最具體的描述:
「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
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
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
必為己。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
短短的一百多字,就把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與社會福利等,勾畫得一清
二楚,看起來似乎像個中國式的「理想國」,但這絕非是遙不可及的「烏
扥邦」。只要能夠「選賢與能,講信修睦」,只要能夠「不獨親其親,不
獨子其子」,只要能夠「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
也,不必為己」,就能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也能讓「
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如此,盜竊亂賊自然不作,各種陰謀狡詐自
然不興,「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大同理想境界,自然就能夠達成。
但這一切理想,都必須自「選賢與能」開始,讓賢才與能人能出而領導群
倫,社會國家才會有生機,理想的大同世界才會實現。
選舉,是民主國家的一項重要制度。透過選舉,好的人才,才能夠出頭,
但先決條件是大家要有「舉才若渴」的責任心,和「秉公選才」的道德感
,否則稍有偏差,就謬以千里,後患無窮了。
我們深深瞭解這個道理,所以慈濟並不是不關心政治,也並不是不關心選
舉。慈濟對選舉的基本態度是:關心,但不介入。忝為佛教團體的一分子
,當然期盼選舉過程的清白性、客觀性與超然性﹔也重視選擇結果的公正
性、落實性與理想性,任何不道德的選舉行為與不負責任的選舉過程,都
不是我們所願意看到的。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本知識份子的良知,本正信佛教徒的智慧,本一個現代國民的責任,都應
該為自己所投下的一票負責。在競選日趨白熱化的此刻,我們要再次強調
:不參與競選、不推薦競選與不助選的三項原則,所以競選期間任何與慈
濟有關的競選訴求,都和慈濟無關,相信所有社會大眾都能體會慈濟的超
然立場與關懷社會的苦心。
http://enquarterly.tzuchiculture.org.tw/monthly/312/312c1-1.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