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補個卦,我今天在澳洲的藍山公園搭纜車的時候,工作人員問我從哪裡來,
我說台灣的時候,他就跟我講"哩賀",我一開始以為他講的不標準,是在講你好,
我就跟他說你好,對他微笑。結果他繼續跟我講"哩甲罷妹(你吃飽沒)",我才
恍然大悟,原來他是在說閩南語(在這裡我不講說是台語),我很驚訝地問我太太說,
他是在講台語嗎?她說是啊!!我就在想,為何他學的不是北京話,而是閩南語。
我心裡就有一種想法,這裡的華人應該很多福佬人,所以他學到的中文是閩南語。
這是我做這樣的推論,澳洲的華人因為他們官方語言是英文,因此他們的mother
tongue(母語)被保留下來了。而新加坡的華人,也因為官方語言是英文,所以mother
tongue也被保留下來了。但是台灣人跟大陸人,官方語言是北京話,為了工作以及
溝通,被迫使用北京話來作為口語溝通,這時由於北京話的使用跟自己原本所
使用的地方母語形成衝突時,也就是說北京話可完全取代口語溝通時,新一代的
人,為了工作為了求學,就把原來的母語給忘記了,最後只記得文字的部分。
這一點很難避免,反而是閩南語在我們覺得使用人口較少的地區,如新加坡,馬來西亞,
甚至是美國的華人社會被很好的保留下來了。因此,語言的存在無非是為了溝通以
及其存在的價值,如閱讀文獻,如少了這些用途,基本上真的只有滅亡的份了。
縱使現在許多文獻仍然用希伯來文記載,但是真的能夠使用希伯來文的人口,基本上
可以說是沒有了,只有極少數人為了研究及宗教的目的而去學習它。
但是對於台語還是閩南語來說,我想應該不至於走到這個地步,因為縱使在台灣用的人
少了,它在其他地區仍然會被保存的。
只是我在想,閩南語如此優美的語言,為何常常被不識貨的人看為下等的語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