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轉錄自 Hsinchu 看板 #1JcplbJm ]
作者: kajm (kajm) 看板: Hsinchu
標題: Re: [新聞] 百年"新竹米粉"成歷史 改名「新竹炊粉」
時間: Sat Jun 14 01:58:58 2014
關於這新聞,其實是去年初的新聞的後續
小弟剛好跟米粉有點淵源,就來稍微解釋一下吧
一、米粉含量不足100%?
在去年新聞爆發之前,其實仍有幾家米粉業者仍堅持做100%米粉
但無論是產量還是販賣點都很少,所以一般市面較不易買到。
一般市面買到的米粉,大多都是摻有「玉米澱粉」的米粉
(有些標示純米米粉,也是有摻入玉米澱粉,也因此有這一連串事件)
那麼是什麼原因、什麼時候開始有玉米澱粉呢?
答案是:約二十年前就開始摻入玉米澱粉了!
那消費者跟政府知不知道這件事?坦白講,都知道!
有些業者其實雖然標「純米米粉」,但在成份欄上仍是照實寫:米、玉米澱粉
所以如果有仔細看包裝,這根本不是秘密。
甚至,在2002年前後,米粉摻有玉米澱粉這件事就上過一次新聞版面了。
不過當時的後續我就不是很清楚了。
至於為何要加入玉米澱粉?原因大致上有二個:
(1)成本問題
一般來說市面上的米粉可以分成三類
a.10%以下
b.30~60%
c.100%
以價格來說,10%以下至少$90、30~60%的約$180、100%的至少$270
(2)口感、賣相問題
新聞有提到米粉公會有講過很多次,純米米粉的口感跟賣相都較差
這件事在去年初新聞出來時,也有餐廳主廚解釋過
純米米粉的口感比較軟,味道上的確會有米味,但不明顯。
而賣相要看炒的技術,但一般來說非常可能炒到"碎掉"。
不誇張,碎的嚴重點可能要用湯勺來挖炒米粉……
(會碎成一小段一小段,很難用筷子夾進碗裡)
炒成這樣,餐廳或辦桌宴客時,怎麼可能端出來呢?
二、7月1日上路後,米粉到底會變成什麼?
先解釋一下,未來米粉會分成三類
跟上面講到的三類很接近,差異在50%!
新標示上路後,市面上會有下列三種米粉:
a.純米米粉 或 ○○米粉 (唯一100%可標)
b.○○調和米粉 (50%以上可標)
c.其它,如:新竹炊粉 (50%以下)
也就是說,政府的用意是,未來出現「米粉」二字,代表一定50%以上
低於50%,你要叫什麼都行,就是不能叫「米粉」
有人會說,那幹嘛不標示含米量就好,現在這樣反而毀掉新竹米粉的招牌?
答案是:……要標示含米量!!!
政府同時也有規定要在包裝正面標示顯眼的含米量……
所以,未來會出現以下的包裝:
(1) 新竹純米米粉 - 含米量100%
(2) 新竹調和米粉 - 含米量50%
(3) 新竹炊粉 - 含米量10%
以目前市場來說,新竹炊粉這一類是大宗
在市場上買到的低價位、散裝,那種大多數都是歸類於「新竹炊粉」類
三、反正沒米就不要叫米粉,大不了全部改做50%以上啊!
沒錯,業者也不是不能做到全50%以上,甚至全做100%都行。
問題是,從原本10%含米90元,變成100%含米270元,有多少人願意買?
根本原因就是純米米粉市場非常小,
過去加入玉米澱粉後,發現市場接受度很高,所以才一路賣到現在。
而且,在過去,米粉算是較高級的食品,是宴客才會端出來的食品,
怎麼會有人覺得100%的米拿去加工後,有辦法賣的比米還便宜呢?
看到這裡,我想應該會有人說所以在這之前米粉業者都是黑心、暴利在賺錢
我想分成兩個部份來澄清一下
先從實際面來說,在名產店買到的一大包米粉只賣90元左右,
那種一大包的大約是800g~1100g
(現在市面上1100g的大多都不只90元,為了因應物價一直上漲,
而其它業者原本大多也是做1100g,但是採取減少重量的方式去因應物價)
而米粉製作用的米跟我們一般吃的米不同,
是選用「在萊米」而非我們吃的「蓬萊米」。
既然不是大眾吃的蓬萊米,可想而知,在萊米很少人種,
所以很多人說以前純米就能便宜,現在為什麼不能?
這是原因之一,米價也是隨著日子在漲啊……
再來就是以感情面來說,小弟也是新竹人,
就我所看到的米粉業,其實一年比一年沒落,
大概10~20年前,新竹米粉算是日正當中,但是隨著飲食習慣改變,市場逐漸變小
然後其實新竹米粉算是傳統產業,業者都是苦幹實幹型,
通路很少,出了新竹要找到「正宗新竹米粉」真的很難!
這些業者就我看來,真的沒有黑心的可能。
也希望大家能多多支持「新竹米粉」啦~
未來因為這個事件,不敢碰有玉米澱粉的朋友,可以清楚買到純米米粉,
我想未來應該不至於有業者會標示純米卻不含米了。
(至少新竹米粉公會的這些業者不會)
(因為登入差8天才180天,無法PO在八卦板,如果可以希望有人幫忙轉過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