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恕刪
對於騜下七武海其他幾位不熟
但是其中前食藥局局長 康照洲 發表一下個人看法
康局長任內有三件大事 1.塑化劑 2.美牛 3.違法食品添加物(傳媒:毒澱粉)
從99年開始 康局長從台大毒理所借調過去接管TFDA
碰上了中國三聚氰胺奶粉事件 當然這是匪國事務 自己的國家自己救 跟我們無關
隨即而來就是100年爆發的塑化劑事件 被媒體稱為"台灣版的三聚氰胺事件"
我想請問當時查出使用DEHP的廠商 是這一年才開始使用的嗎?
當然不是阿 黑心廠商為了省成本 根本就行之有年了
但也歸功於那位熱心的技工 將當時GC/MS的異常數據往上呈報 才會使得上級往下追查
如果不是TFDA的成立 這些事或許還在藏匿中吧
是的 美牛事件打從一開始就是個政治議題
決定權絕對不在TFDA手上 他們能做的 就只能訂定每日容許劑量 用之前在學術單位
的專長 訂定出安全無虞的標準
但是嗜血的媒體和電視上所謂"毒理專家"可不這麼認為
拼命告訴大家 "這應該零檢出" "這應該連有都不能有" "過量會有心臟毒性" 等等等
但是事實是 要吃到萊克多巴胺過量前 應該先擔心你的膽固醇和你的胃含量
回到零檢出 要零檢出很簡單 就是把檢測機器的下限拉高 然後告訴大家這沒有瘦肉精
但是康局長在當時並沒有這樣 反而是一再的親上火線 試圖解釋我們所訂定的標準
比世界各國都還要嚴格 但是誰信呢 是多個名嘴多家有顏色媒體每天連環洗腦
告訴你 這吃了會有問題 甚至引用錯誤的實驗數據 告訴你 "這不能吃!有毒!"
還是 一個代表政府的官員 告訴你 "沒問題 放心吃" 來的有力量
在台灣的食品法以及毒理學 還在發展中
所以我們許多的法案 都是參考歐盟、日本、美國的標準來訂
相較於過去 在康局長任內訂定了許多食品藥物管理的法案
再來就是所謂違法食品添加物事件
也一樣 傳媒用了毒澱粉標題 相當聳動
因為廠商為了他們的產品口感Q度 使用了非法食品添加物 順丁烯二酸
直接結局 就是規定廠商必須公告你的產品是否含順丁烯二酸 所以我們才可以看到店家
都會貼張檢驗的結果
這一點影響力深達到夜市小吃 可見查很兇和執行力驚人
這裡我看直接切入被立委點名的吃案事件
消息來源是有人爆料2月食藥署就知道這個事件 卻在5月才發出聲明
誰爆料? 事實上是 當時在會議中有廠商提到所謂"配方" 是的 就叫配方
但是TFDA同仁覺得詭異 所以才開始調查 但是礙於人力不足 於三月初才建立起
一套檢測標準
在三月中就查到有許多產品內含有順丁烯二酸
但是待過公家機關的就知道 公文的傳送 就是這個部門多放一天 這裡多放一天
四月通知各地方衛生局查源頭 當然如果在這段期間內打草驚蛇 廠商換個配方就
在也沒這回事了
一樣是那句話 待過TFDA 看過人力配置 以及業務內容 就知道這有多快了
五月初發布問題名單 對許多公家機關來說 已經是非常快的處理效率了
尤其是從建立檢驗標準開始做起
所以結論就是 康局長任內 是揭發許多食安事件 而不是他搞出來的
不是在他任期內發生的事就是他的錯 問題源頭在於黑心商人
更沒有吃案事件 這樣的處理速度已經是連夜趕工所得到的結果
且在其任內訂定了許多食品藥物的法案 這都是之前所沒有顧慮到的
康局長是TFDA第一任局長 人手 資金 加上過去食安事件大家都輕忽了
除了偶而抽檢豆干H2O2外
就要追溯到95年的孔雀石綠事件
而康局長只是一一的抓出來 法案訂定 對台灣絕對是Z>B
PS 他也不是引咎下台 是台大規定借調4年 再不回教授位子就不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