菁英是有群聚效益的
建中常有人在講是一流的學生 二流的設備 三流的師資
建中老師肯定是有一些廢物+怪胎 你能說老師教的沒特別好
但你不可否認說一群一流學生互相砥礪所造成的競爭力和進步
一群一流學生再一起 除了念書外 在各項思考方面會前衛許多
如社會運動來講 每次會上新聞的 幾乎都是這幾間名校
但非名校學生呢? 個人看到的都是在討論說神魔怎破、關心這個幹嘛 服貿過不過重要嗎?
反而會去關心社會議題的人並不多
另外一點就是人脈 菁英出去後幾乎都是中產階級之上 要找人幫忙要套關係也容易許多
當然前提是你自己本身要有一定的價值被人利用才有人脈可言
再回到正題
如果一個資質中上的人 丟到建中和其他學校相比 你認為三年後會一樣嗎?
如果環境不重要 我想也不會有孟母三遷這故事的出現了
※ 引述《ggggggg (史上最被高估的運動員)》之銘言:
: 不要以人廢言
: 其實他這篇講得沒什麼錯啊
: 台灣所謂的明星高中
: 其實並沒有比其他高中多什麼資源
: 老師也沒教的特別好
: 對學生自我認識和了解社會脈動
: 更是一點幫助都沒有
: 事實上還相當脫節
: (是說其他高中這方面也沒什麼幫助就是了)
: 除了讓家長爽一下之外
: 看不出有任何價值